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痛或腰臀痛疾患,是以积累性损伤引起的急慢性肌筋膜腰痛的表现,2009年2月~2010年11月运用重手法刺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病程1~36个月。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第3腰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②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3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示有第3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治疗方法:医者将大拇指放置于患侧横突痛点上,用拇指按压横突周围确定清楚疼痛范围大小(条索状硬结),将另一手拇指放置于施术的大拇指上,屏住气息增强力量,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用力进行按、压、揉、捻、戳等动作,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在条索状硬结垂直方向弹拨1分钟,然后在横突周围(腰椎区域)法、揉法、拿法等以达到活血化瘀,散风通络,补益肝肾,解痉镇痛,松紧粘连,缩小或消除条索状硬结,解除神经卡压。这些手法手续十分钟左右,最后用压挤法自胸段至腰骶部,两侧用大拇指并列沿脊椎旁按压十次,用拇指纠正第三腰椎偏歪的脊柱,如果臀部患侧大腿疼痛,也用弹拨、法、拿法进行相应处理。以上手法完毕后,用牵引法牵拉双下肢,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再用斜拨法调整脊柱活动范围,从而使腰椎不稳,关节移位嵌顿腰椎曲线拉直,侧弯等腰椎失稳得到纠正,改善椎间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横突末端的动态平衡,从而起到调整腰椎内平衡的作用。隔日1次手法治疗,每次约20分钟,隔日1次,2周1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临床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②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③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相关计量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指标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本组治愈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重手法刺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重手法按、压、揉、捻、戳等手法作用于第3腰椎条索状硬结,并且垂直对条索状硬结进行垂直弹拨,这些手法运用能够迅速缩小或消除条索状硬结,松解粘连,解除神经卡压,从而起到解痉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腰痛症状,减轻或恢复腰部活动功能,压脊法及纠正偏歪棘突、斜搬法、牵引法的后续运用,有助于使腰椎不稳,关节移位嵌顿,腰椎曲线拉直、侧弯等腰椎失稳得以纠正,从而起到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能力,恢复横突末端的动态平衡,调整腰椎内平衡的作用。
总之,重手法刺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较小针刀疗法、手术疗法、理疗、封闭、针灸等具有明显优势,减少患者恐惧感,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医疗费用,减少创伤,避免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5.
2李绍军,刘柏龄.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经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
3李文超.自制小针刀结合拨火罐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正骨,2000,6(12).
4华绍平,王华咏,项婕.第3腰椎综合征的注射治疗评论.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7).
5陈芳浔,刘兵.中西医结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72例疗效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病程1~36个月。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第3腰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②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3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示有第3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治疗方法:医者将大拇指放置于患侧横突痛点上,用拇指按压横突周围确定清楚疼痛范围大小(条索状硬结),将另一手拇指放置于施术的大拇指上,屏住气息增强力量,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用力进行按、压、揉、捻、戳等动作,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在条索状硬结垂直方向弹拨1分钟,然后在横突周围(腰椎区域)法、揉法、拿法等以达到活血化瘀,散风通络,补益肝肾,解痉镇痛,松紧粘连,缩小或消除条索状硬结,解除神经卡压。这些手法手续十分钟左右,最后用压挤法自胸段至腰骶部,两侧用大拇指并列沿脊椎旁按压十次,用拇指纠正第三腰椎偏歪的脊柱,如果臀部患侧大腿疼痛,也用弹拨、法、拿法进行相应处理。以上手法完毕后,用牵引法牵拉双下肢,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再用斜拨法调整脊柱活动范围,从而使腰椎不稳,关节移位嵌顿腰椎曲线拉直,侧弯等腰椎失稳得到纠正,改善椎间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横突末端的动态平衡,从而起到调整腰椎内平衡的作用。隔日1次手法治疗,每次约20分钟,隔日1次,2周1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临床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②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③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相关计量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指标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本组治愈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重手法刺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重手法按、压、揉、捻、戳等手法作用于第3腰椎条索状硬结,并且垂直对条索状硬结进行垂直弹拨,这些手法运用能够迅速缩小或消除条索状硬结,松解粘连,解除神经卡压,从而起到解痉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腰痛症状,减轻或恢复腰部活动功能,压脊法及纠正偏歪棘突、斜搬法、牵引法的后续运用,有助于使腰椎不稳,关节移位嵌顿,腰椎曲线拉直、侧弯等腰椎失稳得以纠正,从而起到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能力,恢复横突末端的动态平衡,调整腰椎内平衡的作用。
总之,重手法刺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较小针刀疗法、手术疗法、理疗、封闭、针灸等具有明显优势,减少患者恐惧感,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医疗费用,减少创伤,避免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5.
2李绍军,刘柏龄.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经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
3李文超.自制小针刀结合拨火罐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正骨,2000,6(12).
4华绍平,王华咏,项婕.第3腰椎综合征的注射治疗评论.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7).
5陈芳浔,刘兵.中西医结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72例疗效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