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包括水稻纹枯病、水稻菌核秆腐病、稻飞虱、稻叶蝉、稻秆蝇等,以期促进水稻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形态特征;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40-01
水稻是双辽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水稻病虫危害严重,导致稻米品种下降、产量低、适口性差。因此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双辽市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进入7月以来,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据农业部门预测稻飞虱、叶蝉、稻秆蝇将有大发生的趋势,后期病害主要抓好纹枯病、水稻秆腐菌核病等病虫害的防控。
1 水稻主要病害
1.1 水稻纹枯病
1.1.1 危害特征。水稻纹枯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时,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时,病斑上产生1层白色粉霉层。
1.1.2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气温18~34 ℃可发生,以22~28 ℃最适。相对湿度达到70%即可发病,90%以上最适。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植株郁闭、徒长促进等因素都能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1.1.3 防治技术。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抗性高的资源较少。减少菌源。秋天收获时,销毁水稻病残体;春天耙地时打捞菌核,并带出田外深埋。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不早断水,防止早衰。二是药剂防治。掌握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750~1 140 mL/hm2、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 g/hm2、50%甲基立枯灵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用药液50 L/hm2喷施;用20%稻脚青,或10%稻宁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1 500 L/hm2喷施,或对水400~500 L/hm2泼施,或拌细土375 kg/hm2撒施。
1.2 水稻菌核秆腐病
1.2.1 危害症状。此病在苗期便可发生,拔节后病情扩展,叶鞘上表现出椭圆形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很像纹枯病,抽穗后茎秆变黑腐烂,乳熟期后病株迅速枯萎倒伏;在孕穗期发生则出现白穗减产[1-2]。
1.2.2 发病规律。水稻菌核秆腐病以菌核在稻田、稻草、稻茬中越冬,第2年随田间灌水漂浮于水面,环境适宜萌发产生菌丝进行侵染,还可通过叶鞘伤口,植株间互相摩擦和昆虫转株危害进行传播[3-4]。
1.2.3 防治技术。一是减少越冬菌源。菌核是下一年发病主要菌源,收获时尽量把田间稻草清除,春灌水后在下风头用筛子捞出菌核,拿出田间深埋。二是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各地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种发病轻的品种。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氮肥过迟或集中施入;合理灌溉,均可减轻为害。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 200 mL/hm2,或40%多菌灵悬浮剂1 500 mL/hm2,对水150~225 L/hm2喷雾。也可使用纹霉星、井冈霉素、富士1号等药剂。或选用新型特效药施丙钾混剂1 800 mL/hm2对水450 L/hm2,均匀喷雾至水稻植株的中下至茎基部。在水稻拔节末期至孕穗初期,施用2~3次。
2 水稻主要虫害
2.1 稻飞虱
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很少直接危害,但能传播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病毒病。
2.1.1 形态特征。飞虱成虫和若虫相似,头狭窄,腹末圆形,背部有灰白或灰褐色斑纹。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 mm,短翅型2.5~4.0 mm。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 mm,短翅型2.5~3.5 mm,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 mm,短翅型2.3~2.5 mm,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
2.1.2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受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小。灰飞虱可传播玉米、水稻的病毒病[5-6]。
2.1.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水稻抗病性。做到基肥施足,并适时追肥,防止过多施用氮肥,防徒长,适时排水晒田,提高水稻抗病抗虫性。三是清除稻田杂草,可消灭部分飞虱卵块,减轻危害。四是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 500~2 250 g/hm2,或40%乐果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50%杀螟硫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40%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 200~1 800 mL/hm2对水喷雾。
2.2 稻叶蝉
危害水稻的叶蝉有20多种,双辽市主要是大青叶蝉、二点叶蝉、六点黑尾叶蝉和稻叶蝉。
2.2.1 形态特征。大青叶蝉成虫体长9~10 mm,头黄色,头顶有1对多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三角形绿斑,前翅绿色,边缘黄色,尖端透明。二点叶蝉成虫体长3~4 mm,淡黄绿色,头顶有2个小黑圆点,其前方有2个黑横纹,小盾片基部有2个黑斑,中央有1个细沟。
2.2.2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使茎秆、叶片受害,呈现不规则的斑点,生长发育不良。
2.2.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三是防止过量使用氮肥,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康植株。四是化学防治。用90%敌百虫1 500~2 250 g/hm2,或40%乐果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50%杀螟硫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防治[7]。
2.3 稻秆蝇
2.3.1 形态特征。稻秆蝇成虫:体长2.2~3.0 mm,翅展5~6 mm,鲜黄色。头顶有1个钻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中间的1条较大。
2.3.2 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危害,为钻蛀性害虫,苗期受害危害心叶后,叶片出现若干个纵向裂痕。生长点受害,幼穗被害形成白穗或花白穗,影响产量。
2.3.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清除田边、沟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三是稻田不施用过多的氮肥,灌水不宜过深,以减少产卵的机会。四是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90%晶体敌百虫1 500~2 250 g/hm2对水喷雾。
3 参考文献
[1] 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朱有才,葛树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92-193.
[3] 吴文平,杨杰.遵义市优质水稻生态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3):8-9.
[4] 程亚樵.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党延君,谷延志.稻叶蝉与稻螟蛉的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6):48.
[6] 商彩霞.稻螟蛉与稻秆蝇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40.
[7] 许彦林,孙艳,姜秀芝.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3):19.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形态特征;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40-01
水稻是双辽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水稻病虫危害严重,导致稻米品种下降、产量低、适口性差。因此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双辽市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进入7月以来,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据农业部门预测稻飞虱、叶蝉、稻秆蝇将有大发生的趋势,后期病害主要抓好纹枯病、水稻秆腐菌核病等病虫害的防控。
1 水稻主要病害
1.1 水稻纹枯病
1.1.1 危害特征。水稻纹枯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时,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时,病斑上产生1层白色粉霉层。
1.1.2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气温18~34 ℃可发生,以22~28 ℃最适。相对湿度达到70%即可发病,90%以上最适。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植株郁闭、徒长促进等因素都能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1.1.3 防治技术。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抗性高的资源较少。减少菌源。秋天收获时,销毁水稻病残体;春天耙地时打捞菌核,并带出田外深埋。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不早断水,防止早衰。二是药剂防治。掌握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750~1 140 mL/hm2、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 g/hm2、50%甲基立枯灵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用药液50 L/hm2喷施;用20%稻脚青,或10%稻宁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1 500 L/hm2喷施,或对水400~500 L/hm2泼施,或拌细土375 kg/hm2撒施。
1.2 水稻菌核秆腐病
1.2.1 危害症状。此病在苗期便可发生,拔节后病情扩展,叶鞘上表现出椭圆形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很像纹枯病,抽穗后茎秆变黑腐烂,乳熟期后病株迅速枯萎倒伏;在孕穗期发生则出现白穗减产[1-2]。
1.2.2 发病规律。水稻菌核秆腐病以菌核在稻田、稻草、稻茬中越冬,第2年随田间灌水漂浮于水面,环境适宜萌发产生菌丝进行侵染,还可通过叶鞘伤口,植株间互相摩擦和昆虫转株危害进行传播[3-4]。
1.2.3 防治技术。一是减少越冬菌源。菌核是下一年发病主要菌源,收获时尽量把田间稻草清除,春灌水后在下风头用筛子捞出菌核,拿出田间深埋。二是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各地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种发病轻的品种。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氮肥过迟或集中施入;合理灌溉,均可减轻为害。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 200 mL/hm2,或40%多菌灵悬浮剂1 500 mL/hm2,对水150~225 L/hm2喷雾。也可使用纹霉星、井冈霉素、富士1号等药剂。或选用新型特效药施丙钾混剂1 800 mL/hm2对水450 L/hm2,均匀喷雾至水稻植株的中下至茎基部。在水稻拔节末期至孕穗初期,施用2~3次。
2 水稻主要虫害
2.1 稻飞虱
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很少直接危害,但能传播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病毒病。
2.1.1 形态特征。飞虱成虫和若虫相似,头狭窄,腹末圆形,背部有灰白或灰褐色斑纹。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 mm,短翅型2.5~4.0 mm。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 mm,短翅型2.5~3.5 mm,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 mm,短翅型2.3~2.5 mm,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
2.1.2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受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小。灰飞虱可传播玉米、水稻的病毒病[5-6]。
2.1.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水稻抗病性。做到基肥施足,并适时追肥,防止过多施用氮肥,防徒长,适时排水晒田,提高水稻抗病抗虫性。三是清除稻田杂草,可消灭部分飞虱卵块,减轻危害。四是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 500~2 250 g/hm2,或40%乐果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50%杀螟硫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40%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 200~1 800 mL/hm2对水喷雾。
2.2 稻叶蝉
危害水稻的叶蝉有20多种,双辽市主要是大青叶蝉、二点叶蝉、六点黑尾叶蝉和稻叶蝉。
2.2.1 形态特征。大青叶蝉成虫体长9~10 mm,头黄色,头顶有1对多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三角形绿斑,前翅绿色,边缘黄色,尖端透明。二点叶蝉成虫体长3~4 mm,淡黄绿色,头顶有2个小黑圆点,其前方有2个黑横纹,小盾片基部有2个黑斑,中央有1个细沟。
2.2.2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使茎秆、叶片受害,呈现不规则的斑点,生长发育不良。
2.2.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三是防止过量使用氮肥,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康植株。四是化学防治。用90%敌百虫1 500~2 250 g/hm2,或40%乐果乳油1 125~1 500 mL/hm2,或50%杀螟硫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防治[7]。
2.3 稻秆蝇
2.3.1 形态特征。稻秆蝇成虫:体长2.2~3.0 mm,翅展5~6 mm,鲜黄色。头顶有1个钻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中间的1条较大。
2.3.2 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危害,为钻蛀性害虫,苗期受害危害心叶后,叶片出现若干个纵向裂痕。生长点受害,幼穗被害形成白穗或花白穗,影响产量。
2.3.3 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虫品种。二是清除田边、沟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三是稻田不施用过多的氮肥,灌水不宜过深,以减少产卵的机会。四是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90%晶体敌百虫1 500~2 250 g/hm2对水喷雾。
3 参考文献
[1] 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朱有才,葛树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92-193.
[3] 吴文平,杨杰.遵义市优质水稻生态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3):8-9.
[4] 程亚樵.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党延君,谷延志.稻叶蝉与稻螟蛉的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6):48.
[6] 商彩霞.稻螟蛉与稻秆蝇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40.
[7] 许彦林,孙艳,姜秀芝.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