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魅力城市”无疑是运城人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这张招牌曾一度使许多运城人近乎痴迷。然而,什么是“魅力城市”呢?当年运城市被评上魅力城市时,不要说外地人对我们表示过怀疑,就连运城人自己可能都难圆其说,运城真的够得上一个魅力城市吗?我们和同时登上魅力城市名单的苏州是一个档次吗?作为一个魅力城市,运城的魅力何在呢?
当年运城获得魅力城市的根由就在于古老的根祖文化。这里有五千年的文明,这里有尧舜禹,这里有关公,这里有人类最早使用火的匼河文化。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古老的根祖文化成了现代运城人吃饭的金钵,拿上出去就可以到处“化斋”。一句话,我们还是靠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那点家底过日子,而现代运城人却又创造出什么文明呢?
运城人跟着尧舜禹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也背上了一个文化大区的美誉。这里文化根底深厚,人们文化素质较高。但现在进入运城市区,何处可以看到文化呢?处处相似的现代建筑,洋味十足的现代名字,除了南风广场的一组历史浮雕,除了楹联公园的关汉卿大戏台和几副楹联,除了火车站和大运高速路口的关公雕像,除了羞羞答答掩藏在华联商场门口公园的司马光的塑像,尚能闻到一点文化气息外,其余走进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不告诉你这是运城,你能说出这就是运城吗?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和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又有什么差异呢?
没有个性的千篇一律,无所顾忌的照抄照搬,毫无节制的贪大求洋,非常可笑地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通病,也是前几年十分流行的红眼病的后遗症。宽阔的马路,巨大的广场,标准化的高层楼房,一个中小城市在和那些巨无霸国际大都市比谁阔气,比谁气派,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装出一副大人的口气和大人们比高低、比富有、比作派一样,有时实在是可笑。沿着河东大街一路东行,一路的建筑名称新鲜而又刺激,什么金……什么大……什么花园,什么海岸,却唯独没有像“南风”这样文化特征明显的名称。
到运城来,感受的就是运城古老的文化,一个以文化著称的城市却缺失文化品位,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遗憾。
作为一个中小城市,运城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号准这根脉。在这个城市里,除了鲜花、绿草,还应该有通幽的曲径,遮风挡雨别具一格的小厅,湖光潋滟,山色空濛,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的文化遗迹;有一大批文化人生活在这里,各种鲜活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各类人才可以在这里生存,历史上的一个扬州因为“扬州八怪”而名扬天下,至今让人怀恋。但运城这里却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没有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文化人的无序生存。运城的读书人多,文化人多,这是几千年文化传统浸润的结果,是运城的一大骄傲。但目前的现状是,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文化人就像马路砖缝中的小草,遇水即生,遇旱即死,随遇而安,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没有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运城市成立至今多年还没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可怜的读书人除了买书就是把书店当作阅读的场所。据书店的管理人员讲,那些喜欢读书的老人和孩子经常带上马扎在书店占据一角,一读就是一天。不能从容地在图书馆阅读,没有一个读书的好去处,没有一个心灵的家园,这不能不说是读书人的又一大悲哀。
再看看最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只有十几个的工作人员仍然坚守着门可罗雀的博物馆大门,坚守着一片冷静和寂寞。坐落在红旗东街的河东博物馆,像一个可怜的弃儿被人遗忘。大门准时打开,准时关闭,来往行人只是随意地瞥上一眼,偶尔有一个什么书法展览,绘画展览,摄影展览和不时地应景展览,给这里带来一点很有限的生气,随之又是再一次冷落。博物馆大门口一块金字招牌: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只不过是一件摆设而已。据知情人说,博物馆不开门不行,这是工作;开了门也没人来,这是现实。走进大院,树木葱郁,环境幽雅,一片竹林,随风摇曳,院中假山上一丛丛的迎春花自由地开放,金黄色的花朵比馆内的文物更吸引人的眼球。而盐湖区博物馆更是逃之夭夭,远离市区,搬到了离城十几里之外的舜帝庙,似乎故意躲避着人们的视线。
博物馆被冷落的另一个表现是新场馆建设的无人关注。新博物馆的设计出台了六种方案,有关部门把它公布在南风广场和《黄河晨报》上,希望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希望他们也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然而令人再次失望的是,好像是并没有人对此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原因固然很多,但文化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冷漠,距离的遥远,文化与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联系却是根本的原因。文化人物质生活的寒酸不仅是暴发户们看不起,就连文化人自身都丧失了对文化的信心,谁还来关注另一个同样寒酸的同类。
除此之外,再看看运城市区的街道,空中纵横交织的电线,地下冒着臭气的污水口,走在上头咔嘣咔嘣乱响而且不时冒出一股黑水溅湿了裤子的地板砖,刚刚铺好的柏油马路又被拉开口子,旁边杂乱不堪的土堆,盲人道正中间一个黑乎乎的下水口,一根挺立的电杆,街角刺眼的垃圾和蝴蝶一样翩翩飞舞的塑料袋,都让我们感到环境很不舒适,和一个魅力城市的名称极不相符。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魅力四射的魅力城市运城呢?我们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当年运城获得魅力城市的根由就在于古老的根祖文化。这里有五千年的文明,这里有尧舜禹,这里有关公,这里有人类最早使用火的匼河文化。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古老的根祖文化成了现代运城人吃饭的金钵,拿上出去就可以到处“化斋”。一句话,我们还是靠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那点家底过日子,而现代运城人却又创造出什么文明呢?
运城人跟着尧舜禹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也背上了一个文化大区的美誉。这里文化根底深厚,人们文化素质较高。但现在进入运城市区,何处可以看到文化呢?处处相似的现代建筑,洋味十足的现代名字,除了南风广场的一组历史浮雕,除了楹联公园的关汉卿大戏台和几副楹联,除了火车站和大运高速路口的关公雕像,除了羞羞答答掩藏在华联商场门口公园的司马光的塑像,尚能闻到一点文化气息外,其余走进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不告诉你这是运城,你能说出这就是运城吗?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和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又有什么差异呢?
没有个性的千篇一律,无所顾忌的照抄照搬,毫无节制的贪大求洋,非常可笑地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通病,也是前几年十分流行的红眼病的后遗症。宽阔的马路,巨大的广场,标准化的高层楼房,一个中小城市在和那些巨无霸国际大都市比谁阔气,比谁气派,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装出一副大人的口气和大人们比高低、比富有、比作派一样,有时实在是可笑。沿着河东大街一路东行,一路的建筑名称新鲜而又刺激,什么金……什么大……什么花园,什么海岸,却唯独没有像“南风”这样文化特征明显的名称。
到运城来,感受的就是运城古老的文化,一个以文化著称的城市却缺失文化品位,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遗憾。
作为一个中小城市,运城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号准这根脉。在这个城市里,除了鲜花、绿草,还应该有通幽的曲径,遮风挡雨别具一格的小厅,湖光潋滟,山色空濛,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的文化遗迹;有一大批文化人生活在这里,各种鲜活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各类人才可以在这里生存,历史上的一个扬州因为“扬州八怪”而名扬天下,至今让人怀恋。但运城这里却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没有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文化人的无序生存。运城的读书人多,文化人多,这是几千年文化传统浸润的结果,是运城的一大骄傲。但目前的现状是,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文化人就像马路砖缝中的小草,遇水即生,遇旱即死,随遇而安,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没有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运城市成立至今多年还没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可怜的读书人除了买书就是把书店当作阅读的场所。据书店的管理人员讲,那些喜欢读书的老人和孩子经常带上马扎在书店占据一角,一读就是一天。不能从容地在图书馆阅读,没有一个读书的好去处,没有一个心灵的家园,这不能不说是读书人的又一大悲哀。
再看看最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只有十几个的工作人员仍然坚守着门可罗雀的博物馆大门,坚守着一片冷静和寂寞。坐落在红旗东街的河东博物馆,像一个可怜的弃儿被人遗忘。大门准时打开,准时关闭,来往行人只是随意地瞥上一眼,偶尔有一个什么书法展览,绘画展览,摄影展览和不时地应景展览,给这里带来一点很有限的生气,随之又是再一次冷落。博物馆大门口一块金字招牌: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只不过是一件摆设而已。据知情人说,博物馆不开门不行,这是工作;开了门也没人来,这是现实。走进大院,树木葱郁,环境幽雅,一片竹林,随风摇曳,院中假山上一丛丛的迎春花自由地开放,金黄色的花朵比馆内的文物更吸引人的眼球。而盐湖区博物馆更是逃之夭夭,远离市区,搬到了离城十几里之外的舜帝庙,似乎故意躲避着人们的视线。
博物馆被冷落的另一个表现是新场馆建设的无人关注。新博物馆的设计出台了六种方案,有关部门把它公布在南风广场和《黄河晨报》上,希望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希望他们也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然而令人再次失望的是,好像是并没有人对此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原因固然很多,但文化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冷漠,距离的遥远,文化与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联系却是根本的原因。文化人物质生活的寒酸不仅是暴发户们看不起,就连文化人自身都丧失了对文化的信心,谁还来关注另一个同样寒酸的同类。
除此之外,再看看运城市区的街道,空中纵横交织的电线,地下冒着臭气的污水口,走在上头咔嘣咔嘣乱响而且不时冒出一股黑水溅湿了裤子的地板砖,刚刚铺好的柏油马路又被拉开口子,旁边杂乱不堪的土堆,盲人道正中间一个黑乎乎的下水口,一根挺立的电杆,街角刺眼的垃圾和蝴蝶一样翩翩飞舞的塑料袋,都让我们感到环境很不舒适,和一个魅力城市的名称极不相符。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魅力四射的魅力城市运城呢?我们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