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善数学教学,提高复习效率,要复习策略善于转化;例题讲解善于变化;解题思路善于优化;习题归类善于类化。教师要时时对自己的复习思想,理念,方法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复习课中要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积极主动的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效率 复习思想 理念 方法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02-01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教师简单罗列知识条目,而是与新课一样从学生主体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注意梯度和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和起点上都能参与进来,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绝对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复习策略——善于转化
让学生告诉你如何该如何复习,强化哪些内容——互动点播见重点。进入复习阶段,有时教师也很茫然。往往想好了复习思路,实际课堂中与学生的期望,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设计复习思路时,不防先停下来了解一下各层次学生的想法,深入到他们的思维中去,还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做练习资料,进行批改,从中发现学生所需和一些共性的错误,从而明确自己该讲什么,重点讲反复练。这样复习就提高了针对性,会显现较好的效果。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吸引学生的“连续剧”,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部长达三年的 “连续剧”,九年总复习阶段就是大结局阶段,按理说剧情应该是更加扣人心弦,但是面对日复一日的教学模式和做不完的题目,再听话的学生难免感到厌倦,部分学生放弃这乏味的“连续剧”,也不足为奇。于是,教师苦口婆心,结果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困境,不防选择典型的例题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不仅要把每一节课变成“连续剧”,还要把每一道习题变成“连续剧”。复习课的习题不在于多,在于少而精,一题多解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方面节省学生读题理解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习题的挖掘延伸,利于学生逐步深入,精细思考,领悟其中奥妙,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发现能力。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
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
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
五、教师要时时对自己的复习思想,理念,方法进行阶段性的反思
教师可以从复习结果的反馈中,反思自己近期的教学是否存在不足或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地方。自己的复习策略,复习方法是否恰当,合适。多问问自已,这节课的复习目的是否达到,多问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从复习课中有所收获和体会。
六、复习课中要注意遵循的几个原则
首先,要面向全体的原则。“双手十指,各有长短”,何况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所以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拓展题,在题型上,也要丰富多彩,可以有选择、判断,也要有计算、学生已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平移、轴对称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如何探究平移、轴对称性质的方法,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能力,他们能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虽然他们喜欢学习生动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但仍需教师引导其由感性旋转的认识到探索旋转的规律及性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复习。其次,要积极主动的原则。复习课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上面说,学生下面记,而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思考,交流,提出问题。听一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和思路。你会发现学生的智慧在闪烁着光芒。同时也把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使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从而正真达到了自我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效率 复习思想 理念 方法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02-01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教师简单罗列知识条目,而是与新课一样从学生主体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注意梯度和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和起点上都能参与进来,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绝对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复习策略——善于转化
让学生告诉你如何该如何复习,强化哪些内容——互动点播见重点。进入复习阶段,有时教师也很茫然。往往想好了复习思路,实际课堂中与学生的期望,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设计复习思路时,不防先停下来了解一下各层次学生的想法,深入到他们的思维中去,还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做练习资料,进行批改,从中发现学生所需和一些共性的错误,从而明确自己该讲什么,重点讲反复练。这样复习就提高了针对性,会显现较好的效果。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吸引学生的“连续剧”,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部长达三年的 “连续剧”,九年总复习阶段就是大结局阶段,按理说剧情应该是更加扣人心弦,但是面对日复一日的教学模式和做不完的题目,再听话的学生难免感到厌倦,部分学生放弃这乏味的“连续剧”,也不足为奇。于是,教师苦口婆心,结果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困境,不防选择典型的例题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不仅要把每一节课变成“连续剧”,还要把每一道习题变成“连续剧”。复习课的习题不在于多,在于少而精,一题多解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方面节省学生读题理解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习题的挖掘延伸,利于学生逐步深入,精细思考,领悟其中奥妙,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发现能力。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
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
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
五、教师要时时对自己的复习思想,理念,方法进行阶段性的反思
教师可以从复习结果的反馈中,反思自己近期的教学是否存在不足或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地方。自己的复习策略,复习方法是否恰当,合适。多问问自已,这节课的复习目的是否达到,多问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从复习课中有所收获和体会。
六、复习课中要注意遵循的几个原则
首先,要面向全体的原则。“双手十指,各有长短”,何况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所以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拓展题,在题型上,也要丰富多彩,可以有选择、判断,也要有计算、学生已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平移、轴对称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如何探究平移、轴对称性质的方法,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能力,他们能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虽然他们喜欢学习生动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但仍需教师引导其由感性旋转的认识到探索旋转的规律及性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复习。其次,要积极主动的原则。复习课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上面说,学生下面记,而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思考,交流,提出问题。听一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和思路。你会发现学生的智慧在闪烁着光芒。同时也把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使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从而正真达到了自我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