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成为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植物配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是从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出发,对植物配置的规则进行阐述,探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色彩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功能,在园林布局的需求下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对其进行合理配置,通常配置的植物包括地被植物、草皮、花卉、灌木以及乔木等。
1、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两个方面。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对环境进行美化的过程,而园林植物配置是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进行绿化过程的核心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游憩层面,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功能。配置的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动气形成净化;能吸附部分尘埃和吸收一定程度的有毒有害气体,缓解空气污染程度;能对空气湿度和温度起到调节作用,改善小气候;能有效降低噪声,起到一定的防火、防风功能;有的园林植物还可分泌杀菌素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植物释放出的抗生素和负离子能促进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除此之外,园林植物的艺术性还能释放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
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宜原则、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全面兼顾、经济适用性原则、遵循美学原理。
适宜原则主要是指适地适树和与环境的协调性。适地适树是根据立地条件来选择植物,使特性与之适应。立地条件包括种植地的湿度、光照强度、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其后特征等。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适应性、花色、开花期、绿色器以及植株高度等。当前,许多城市在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上不丰富,主要是对绿化植物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轻易否定或是过分追求完美。
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明确园林绿化的主题,在主题范围内对树种进行对应配置。首先选取特定的花卉、灌木和乔木来形成独特风格,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接下来对其内涵进行扩大和延伸,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特征和植物风格。如牡丹园、玫瑰园和香山红叶,其主题都是突出植物来构建自身风格。地被植物的选取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品种选择,对于规则是布局,植株品种多选择耐修剪、整齐一致,对于自然式环境,植株品种倾向于花色多样、错落有致,以此来展现活泼自然的野趣。
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是在自然规律下进行,统筹规划过程要充分考虑城市性质、自然景观、地形特征、地貌特征以及园林周边环境。要做好历史文化景观和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使植物自然融于园林,园林自然融于城市,从城市建设中品味历史。
经济适用性原则是从节约用水的出发点来进行设计,做好植物配置的节水问题,打造节水型园林。例如草坪品种选择时要多考虑耐旱节水型,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对草坪的发展要适当控制,可采取冷暖季草混植,可选取扶芳藤、沙地柏等耐旱的地被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优先考虑如国槐、臭椿、银杏等耐旱品种。
遵循生态学原理。只要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才能构建出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要注重植物群落的多层次性,可通过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组合来形成层次分明的群落,物种丰富、错落有致的群落结构能应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色彩搭配来丰富层次感,做好植物高低、花色和叶色的配置。
遵循美学原理。作为园林的主体,植物美决定了园林的美,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重点关注植物色调的明暗偏色差异和色彩的多样性,在植物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最佳色彩稳定规律来实现科学配置。色彩应用中要注重协调色、邻补色以及对比色,以此来打造和谐统一、对比鲜明和色彩鲜明的园林景观。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地域特色不突出和植物配置模式单一。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在经济发展、李文文化、自然资源、其后以及规模上都有所不同,但在进行园林绿化中却别表现的大同小异,只是单纯的追求绿化和园林建筑的美感,千篇一律的景观无法展现地域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陡不断提升,关注点不再只停留在外感形象,更加注重于内在精神文化,而园林植物配置就是一个窗口来展示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古城到新城,植物可以记录下它的发展历史,也可以向人们展示、传播它独特的文化,像雕塑和建筑物一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在植物配置模式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园林倾向于绿化模式化,在城市园林绿化种植大面积草坪后通过模纹花坛或雕塑来点缀,无法形成城市的自身特色,植物材料的选用上也过多的应用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单一的色彩造成了人的视觉疲劳。
生态学理论指导是进行植物配置的基础。园林既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对环境的创造和改造。园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生态学思想,但是通常只是赋予表面,未能发挥其精髓,这就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对植物配置进行指导才能完全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园林绿化设计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从配置艺术性、经济适用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系统性来指导园林绿化发展,从意境、色彩、平面构图多方面来考虑树丛组合和物种选择,形成以乔木为主,花草、乔灌藤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军. 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中国园林,2013,(12):79-84.
[2]张军锋. 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
[3]史素珍. 西北地區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色彩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功能,在园林布局的需求下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对其进行合理配置,通常配置的植物包括地被植物、草皮、花卉、灌木以及乔木等。
1、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两个方面。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对环境进行美化的过程,而园林植物配置是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进行绿化过程的核心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游憩层面,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功能。配置的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动气形成净化;能吸附部分尘埃和吸收一定程度的有毒有害气体,缓解空气污染程度;能对空气湿度和温度起到调节作用,改善小气候;能有效降低噪声,起到一定的防火、防风功能;有的园林植物还可分泌杀菌素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植物释放出的抗生素和负离子能促进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除此之外,园林植物的艺术性还能释放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
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宜原则、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全面兼顾、经济适用性原则、遵循美学原理。
适宜原则主要是指适地适树和与环境的协调性。适地适树是根据立地条件来选择植物,使特性与之适应。立地条件包括种植地的湿度、光照强度、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其后特征等。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适应性、花色、开花期、绿色器以及植株高度等。当前,许多城市在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上不丰富,主要是对绿化植物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轻易否定或是过分追求完美。
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明确园林绿化的主题,在主题范围内对树种进行对应配置。首先选取特定的花卉、灌木和乔木来形成独特风格,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接下来对其内涵进行扩大和延伸,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特征和植物风格。如牡丹园、玫瑰园和香山红叶,其主题都是突出植物来构建自身风格。地被植物的选取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品种选择,对于规则是布局,植株品种多选择耐修剪、整齐一致,对于自然式环境,植株品种倾向于花色多样、错落有致,以此来展现活泼自然的野趣。
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是在自然规律下进行,统筹规划过程要充分考虑城市性质、自然景观、地形特征、地貌特征以及园林周边环境。要做好历史文化景观和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使植物自然融于园林,园林自然融于城市,从城市建设中品味历史。
经济适用性原则是从节约用水的出发点来进行设计,做好植物配置的节水问题,打造节水型园林。例如草坪品种选择时要多考虑耐旱节水型,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对草坪的发展要适当控制,可采取冷暖季草混植,可选取扶芳藤、沙地柏等耐旱的地被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优先考虑如国槐、臭椿、银杏等耐旱品种。
遵循生态学原理。只要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才能构建出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要注重植物群落的多层次性,可通过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组合来形成层次分明的群落,物种丰富、错落有致的群落结构能应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色彩搭配来丰富层次感,做好植物高低、花色和叶色的配置。
遵循美学原理。作为园林的主体,植物美决定了园林的美,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重点关注植物色调的明暗偏色差异和色彩的多样性,在植物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最佳色彩稳定规律来实现科学配置。色彩应用中要注重协调色、邻补色以及对比色,以此来打造和谐统一、对比鲜明和色彩鲜明的园林景观。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地域特色不突出和植物配置模式单一。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在经济发展、李文文化、自然资源、其后以及规模上都有所不同,但在进行园林绿化中却别表现的大同小异,只是单纯的追求绿化和园林建筑的美感,千篇一律的景观无法展现地域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陡不断提升,关注点不再只停留在外感形象,更加注重于内在精神文化,而园林植物配置就是一个窗口来展示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古城到新城,植物可以记录下它的发展历史,也可以向人们展示、传播它独特的文化,像雕塑和建筑物一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在植物配置模式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园林倾向于绿化模式化,在城市园林绿化种植大面积草坪后通过模纹花坛或雕塑来点缀,无法形成城市的自身特色,植物材料的选用上也过多的应用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单一的色彩造成了人的视觉疲劳。
生态学理论指导是进行植物配置的基础。园林既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对环境的创造和改造。园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生态学思想,但是通常只是赋予表面,未能发挥其精髓,这就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对植物配置进行指导才能完全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园林绿化设计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从配置艺术性、经济适用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系统性来指导园林绿化发展,从意境、色彩、平面构图多方面来考虑树丛组合和物种选择,形成以乔木为主,花草、乔灌藤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军. 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中国园林,2013,(12):79-84.
[2]张军锋. 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
[3]史素珍. 西北地區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