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汽车飞驰的柏油路旁,路边围墙的水泥刷上了青灰色,墙头瓦块模拟出了复古,明明是千年之久的建筑物,矗立的朱红高柱为什么却是如此鲜红?当前门大街的“当当车”重回到市民眼前时,又有多少人觉得欣喜?
都说上海是座没有记忆的城市,都说京城是座文明古都,可“古”字何来?
五六十年代,一场“破四旧”我们推了牌楼,拆了城墙;六七十年代四合院成了大杂院,八十年代大杂院也难留于世。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看看我们有了什么?八道柏油傲然刺穿老城!高楼华厦如雨后春笋,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试图望眼欲穿,视线通通会被玻璃窗反射回来。强光入眼,痛吗?
“一座城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和历史,年代久远的建筑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英国的古建筑保护机构“乔治亚集团”主任贝杰瑞如是说着。所以为了纪念一个面粉厂在工业革命时代所做的贡献,英国人宁愿多花4000万英镑将其保留下来;
在意大利,为了不影响市容景观,很多古迹或主要干道建筑在整修时,脚手架外部会罩着1:1原实物大小的影像幕布,一般不经意地远看是不会发现建筑正在整修,由此它的城市印象总是完美无瑕;
在巴黎,政府规定,“要拆除、重建旧城区的任何建筑物必须经市政府专门机构审查、批准,并设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如确因安全、抗震等原因需要拆除重建的,重建后建筑物临街的两个立面必须与原建筑物完全相同。”
在香港,永利街因为一部电影带来的影响,而让它侥幸免于拆除而独存于高楼大厦之间;
可是,
在重庆,运行了29年的嘉陵江缆车终于不得不挥别上万位老乘客,让位给新建的跨江大桥;
在镇江,作为漕运枢纽见证的13座宋元粮仓,因欲立新楼盘而转眼断送在挖掘机的钢铁巨爪下;
在济南,当地人民守护了八年的忠烈印记——武岳庙,依旧逃不出被拆除命运;
在甘肃天水,两千多年的明清古建筑在后起的仿古建筑群前,只残留下100座“原作”。
为向国民或世人宣扬大唐胜景,芙蓉园的遗址上建成了主题公园。可你又知不知道当年夜色中的芙蓉园,从未有过如此明亮的灯火。高高悬挂的红灯笼里发出的朦胧光亮与江头丝竹之声才是唐韵唐味;
杭州“宋城”花尽心思再现《清明上河图》之景,又以“抛绣球”活动欲叫人穿越时空。可你又知不知道若是《清明上河图》上如此多的人来访,恐怕牌楼都已被推倒。“抛绣球”的大家闺秀又如何会面对生人倚栏凭笑,小姐手中的并非是那玩物一般的绣球,而是一颗向往爱情的心;
在京城,我们不得不东拼西凑,到处搜刮老朋友的童年箱底,搬来过时太久的老家具,在“老北京”味十足的商业区,弄一家消费颇高的店,高姿态地扮演着低调的回忆……
于是你拿着精致的透明杯子,喝着略冒香气的“进口咖啡”,坐在磨得溜光的枣红色条凳上品味着老北京的小资生活。可你又知不知道即使是走路一摇三摆地拿着鸟笼的纨绔子弟也会习惯照面寒暄,更别提四合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坊邻居讲不尽地客套;你又知不知道西餐、咖啡、冷漠从来不是这里的味道。你也许迷茫在十字街头问了一位老北京,对方却冰冷地回答“不知道”。因为你也许没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今就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
这是陈凯歌“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里“百花深处”的一句台词,住在老胡同里的疯子冯先生叫工人们在一片废墟上搬家。
空荡荡的,怎么搬?
工人扔给另一个哥们打火机时,忘记了手里假意抱着的花瓶。
碎了,冯先生眼里“碎了就没有了”的花瓶真就碎了。
碎了,又何止是这一个子虚乌有的花瓶,你看黄昏时在这满是废墟的空地上,几代人的记忆,连同一座城市的灵魂,也一并碎了。
我们是否无法守护我们的记忆与城市灵魂?是否保护就要除旧推新?
“对古建筑决不能翻新仿造,那样就会失去保护的意义”,伦敦巴特莱特建筑规划学院院长米歇尔·考林斯教授在一次受访时这样说道,“在不更动外形的前提下,做好维修、加固工作,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内部设备也完全可以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改造。”
在目睹无数老宅院被触目惊心地翻修保护后,听完这一席话的我们是否该喜极而泣?是的,中国也大小出台了各种保护文化遗址的政策,但实际结果往往难以显示政策的效用性。
宋元粮仓被毁一事虽被中途叫停,但遗址仍难逃厄运,11座粮仓仅留4座。对此,开发商解释称:“省里只要求我们保护4座粮仓,而非全部的11座,我们从未违反过省文物局的‘意见’。”
武岳庙拆下的重要构件被编上号,拆除者声称,“我们这里已经把那些拆下来的砖石、木梁等武岳庙的重要构件都编了号,重建的时候会最大限度的再利用上去”。可是那些随意堆放在露天空地上的彩绘木梁和刻字石砖,一场雨后,还能残存多少前朝味道?
如今能够原生态保留的古建已经越来越少,即使逃过商业化的抹杀,他日也难保不被同一化“保护”。借古建筑以一续文化古味,从而刺激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固然无可厚非。但复原古貌的途径绝非只有推倒重建。英国政府为了保护中世纪的古宅,也并未将其设为博物馆,而是继续让居民居住,并且收取很少的费用,但作为交换条件,居住者必须保持古宅原貌。相比之下,对于古建筑、古文化的守护,我们的方式未免过于僵硬:穿过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建筑后,古香古色风格陈列馆的出现忽然变得十分突兀。
建筑依托环境,本身又构成环境,因此维护建筑并不应该局限于单体建筑本身。诚然形态或可复制,但遗失原有职能和外部环境的建筑早已葬送了原有的灵魂。游客面对鹤立鸡群的建筑躯壳不知所谓时,保护之意又何存?就如青年建筑师郭屹民所说,“我们更应重视城市特征的肌理,重视非物质层面的城市文脉”。一个仅靠复制外在来保护文化底蕴的国家,千年文明能留下的终将只有一声叹息……彻底改变现状的确不是朝夕之易事,但至少先唤醒看客式的冷漠。
都说上海是座没有记忆的城市,都说京城是座文明古都,可“古”字何来?
五六十年代,一场“破四旧”我们推了牌楼,拆了城墙;六七十年代四合院成了大杂院,八十年代大杂院也难留于世。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看看我们有了什么?八道柏油傲然刺穿老城!高楼华厦如雨后春笋,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试图望眼欲穿,视线通通会被玻璃窗反射回来。强光入眼,痛吗?
“一座城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和历史,年代久远的建筑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英国的古建筑保护机构“乔治亚集团”主任贝杰瑞如是说着。所以为了纪念一个面粉厂在工业革命时代所做的贡献,英国人宁愿多花4000万英镑将其保留下来;
在意大利,为了不影响市容景观,很多古迹或主要干道建筑在整修时,脚手架外部会罩着1:1原实物大小的影像幕布,一般不经意地远看是不会发现建筑正在整修,由此它的城市印象总是完美无瑕;
在巴黎,政府规定,“要拆除、重建旧城区的任何建筑物必须经市政府专门机构审查、批准,并设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如确因安全、抗震等原因需要拆除重建的,重建后建筑物临街的两个立面必须与原建筑物完全相同。”
在香港,永利街因为一部电影带来的影响,而让它侥幸免于拆除而独存于高楼大厦之间;
可是,
在重庆,运行了29年的嘉陵江缆车终于不得不挥别上万位老乘客,让位给新建的跨江大桥;
在镇江,作为漕运枢纽见证的13座宋元粮仓,因欲立新楼盘而转眼断送在挖掘机的钢铁巨爪下;
在济南,当地人民守护了八年的忠烈印记——武岳庙,依旧逃不出被拆除命运;
在甘肃天水,两千多年的明清古建筑在后起的仿古建筑群前,只残留下100座“原作”。
为向国民或世人宣扬大唐胜景,芙蓉园的遗址上建成了主题公园。可你又知不知道当年夜色中的芙蓉园,从未有过如此明亮的灯火。高高悬挂的红灯笼里发出的朦胧光亮与江头丝竹之声才是唐韵唐味;
杭州“宋城”花尽心思再现《清明上河图》之景,又以“抛绣球”活动欲叫人穿越时空。可你又知不知道若是《清明上河图》上如此多的人来访,恐怕牌楼都已被推倒。“抛绣球”的大家闺秀又如何会面对生人倚栏凭笑,小姐手中的并非是那玩物一般的绣球,而是一颗向往爱情的心;
在京城,我们不得不东拼西凑,到处搜刮老朋友的童年箱底,搬来过时太久的老家具,在“老北京”味十足的商业区,弄一家消费颇高的店,高姿态地扮演着低调的回忆……
于是你拿着精致的透明杯子,喝着略冒香气的“进口咖啡”,坐在磨得溜光的枣红色条凳上品味着老北京的小资生活。可你又知不知道即使是走路一摇三摆地拿着鸟笼的纨绔子弟也会习惯照面寒暄,更别提四合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坊邻居讲不尽地客套;你又知不知道西餐、咖啡、冷漠从来不是这里的味道。你也许迷茫在十字街头问了一位老北京,对方却冰冷地回答“不知道”。因为你也许没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今就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
这是陈凯歌“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里“百花深处”的一句台词,住在老胡同里的疯子冯先生叫工人们在一片废墟上搬家。
空荡荡的,怎么搬?
工人扔给另一个哥们打火机时,忘记了手里假意抱着的花瓶。
碎了,冯先生眼里“碎了就没有了”的花瓶真就碎了。
碎了,又何止是这一个子虚乌有的花瓶,你看黄昏时在这满是废墟的空地上,几代人的记忆,连同一座城市的灵魂,也一并碎了。
我们是否无法守护我们的记忆与城市灵魂?是否保护就要除旧推新?
“对古建筑决不能翻新仿造,那样就会失去保护的意义”,伦敦巴特莱特建筑规划学院院长米歇尔·考林斯教授在一次受访时这样说道,“在不更动外形的前提下,做好维修、加固工作,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内部设备也完全可以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改造。”
在目睹无数老宅院被触目惊心地翻修保护后,听完这一席话的我们是否该喜极而泣?是的,中国也大小出台了各种保护文化遗址的政策,但实际结果往往难以显示政策的效用性。
宋元粮仓被毁一事虽被中途叫停,但遗址仍难逃厄运,11座粮仓仅留4座。对此,开发商解释称:“省里只要求我们保护4座粮仓,而非全部的11座,我们从未违反过省文物局的‘意见’。”
武岳庙拆下的重要构件被编上号,拆除者声称,“我们这里已经把那些拆下来的砖石、木梁等武岳庙的重要构件都编了号,重建的时候会最大限度的再利用上去”。可是那些随意堆放在露天空地上的彩绘木梁和刻字石砖,一场雨后,还能残存多少前朝味道?
如今能够原生态保留的古建已经越来越少,即使逃过商业化的抹杀,他日也难保不被同一化“保护”。借古建筑以一续文化古味,从而刺激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固然无可厚非。但复原古貌的途径绝非只有推倒重建。英国政府为了保护中世纪的古宅,也并未将其设为博物馆,而是继续让居民居住,并且收取很少的费用,但作为交换条件,居住者必须保持古宅原貌。相比之下,对于古建筑、古文化的守护,我们的方式未免过于僵硬:穿过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建筑后,古香古色风格陈列馆的出现忽然变得十分突兀。
建筑依托环境,本身又构成环境,因此维护建筑并不应该局限于单体建筑本身。诚然形态或可复制,但遗失原有职能和外部环境的建筑早已葬送了原有的灵魂。游客面对鹤立鸡群的建筑躯壳不知所谓时,保护之意又何存?就如青年建筑师郭屹民所说,“我们更应重视城市特征的肌理,重视非物质层面的城市文脉”。一个仅靠复制外在来保护文化底蕴的国家,千年文明能留下的终将只有一声叹息……彻底改变现状的确不是朝夕之易事,但至少先唤醒看客式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