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培养高中生作文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能力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审美能力的强弱能直接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交际之中。对学生而言,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经过大脑层层的筛选与整合,将之应用于作文上,便有了纸上语言的跳跃与灵动,有了情感的传递。作文审美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文章主要探究了培养高中生作文审美能力的相关教学策略,以期能通过这些策略有效解决现阶段高中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作文;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因为我们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做的。而这原料是否合理和完好。倘若不经考察,或竟是属于负面的也未可知,那就尽管在法度、技术上用功夫,也不过虚耗心力,并不能满足写作的初愿。”因此,语文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在点滴中发现美,去欣赏各种具有艺术般的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为其行文打下良好基础。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形成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细致的观察,去体会、感受美的存在。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时,可指导学生通过图片与文字记录四季的点滴变化。春天,鸟语花香,树木郁郁葱葱;也可结合朱自清的《春》,让南方学子有深刻的感受;夏天,电闪雷鸣、骄阳似火,虫萤蛙声不绝于耳,大山学子再熟悉不过;秋天,金黄的水稻,农民脸上洋溢的丰收的喜悦,农家的孩子早已习以为常;冬天,南方的冬天冷刺入骨,但也挡不住他们内心对于雪的渴望。新闻的报道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对雪的描述早已俘获了这些学生的心。通过对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的记录与搜集为学生的写作开阔眼界,为学生感受美打下基础。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把握不住人的美,也就很难把握住自然的美。”学生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天都可能发生着不可预演的事,这本该是写作的最佳来源,而他们却视若无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如在课堂与老师交流时、在课间与同学嬉戏时、在超市商场购物挑选时……在各种场合,学生均可通过细心的观察,观察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所表现出的神态、动作、语言……通过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并感悟生活中的美。那在写作时,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与无奈了。
  二、在授课中培养学生体验美、感悟美的能力
  学生对有关家乡的故事、风土人情等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上课讲到家乡的景和事时,学生会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教材内容融入乡土文化,将乡土教材与教科书进行有机地整合,这样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事件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的诗歌时,如何让学生能形象地感受到诗歌中描绘的美景与感悟作者的情感呢?笔者列举了阳山的石坑崆景区的例子。神秘莫测的天南第一峰石坑崆,是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不正恰恰印证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雄壮吗?还有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层峦叠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达30多座,不正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相应吗?登上第一峰的山巅,难道体会不到杜甫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壮阔?对于这些人文景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如条件允许,还可到景区观光游览,使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雄奇壮美,由此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即便没有“下笔如有神”的洒脱,也不会有为之绞尽脑汁的烦忧。
  三、在习作鉴赏中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文鉴赏课是作文评讲的重要一环。然而,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如何去鉴赏一篇美文?这既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考查他们的审美能力。
  首先是立意美。立意是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既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在学生确定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想得多,想得深,挖得真,挖得透,那文章的思想性便越强,文章也越有深度。如在本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中,出题者要求学生阅读泰戈尔的诗《错觉》(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然后写下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大多数学生会从“寻找”入手,如“寻找欢乐”“寻找幸福”,却忽略幸福其实就在自己身边。该题的准确立意为“发现自己”“把握身边拥有”“肯定自己”等等。有些学生甚至给出了出彩的立意,如“不要只是羡慕别人,幸福、快乐就在自己身边”“盲目羡慕不如展现自己”……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写出人无我有的东西,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创造出美的意境。
  其次是语言美。毛泽东说:“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就是说,好的内容要靠优美语言的表达,如若语言缺少文采,干巴生涩,纵使内容再深刻,文章也算不上出彩。如何让语言优美生动起来呢?修辞手法仿若花园里的园丁,能让平淡无奇的盆景再现奇观。授课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句式,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产生与众不同的美。当然,学生若能充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修辞与句式有机结合,还能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人物更丰满。
  最后是感情真实。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并不是说学生在作文时所有的人物、事例都必须真实,但文章的情感一定要真实。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历来被人称赞,感动了万千国人,尤其是对父亲穿过月台去买橘子的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看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只有作者在文章倾注了真情,文章才具有真实感,读者才会为之动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必须充实,这样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四、在作文的互评中培养学生鉴赏美、评判美的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确,《红楼梦》也经历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持久战”才成为经典。鲁迅先生在谈写作时,也特别强调修改这一点。由此可见,学生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修改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互评互改。作文的互评互改,实际上是把原来的作文进行再一次的升格,使之更出众,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
  笔者在一次课题的汇报课《学生作文互评互改——议论文事实论据分析的修改与评价》中,就把作文互评互改作为课堂的主线,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大胆让学生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节课中,笔者先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于课前完成“以‘有志者事竟成’为论点,以‘论点+事实论据+论证分析+结论’为结构,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反对比法中的任意一种为其写一段话(200字之内)”这样一个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互评互改。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互评互改、沟通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锻炼了其胆量,又加强了他们对写作的畏难情绪的克服心理,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同样,在教学环节中,在作文的互改互评中也培养了学生鉴赏美、评判美的能力。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与创造美的双手。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授课中不断教给学生发现美与创造美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成功越过写作这座大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葉圣陶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杨安仑.美学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本文系清远市教育科研第十八批立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作文互评互改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8-99)的阶段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传播文化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经典诵读对学生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学生与经典文化对话,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布置课室以营造氛围,激发诵读兴趣”“适当安排时间,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效提高学生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体现新时代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如巧用图片再现情境,巧用影像展现情境,善用表演体会情境,妙用音乐渲染情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阅读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境”是指在教学的内容中创设出具体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好的阅读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为引领,让学生自主去阅读,不断扩大阅读量,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积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
期刊
摘 要: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呵护写作热情,挖掘例子,注重写作方法,重视有序表达和写作思维,注重有效评价,开拓上升空间,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乐写,会写,能写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作训练;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
期刊
摘 要:审美性阅读,首先,对于阅读感悟,一方面是学生与文本灵魂的对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感受到文本的生命灵性。另一方面,文本所传达的真善美,能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陶冶,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其次,对于阅读主动性行为,学生不是为解决文后提问而阅读,而是为获得真善美的熏陶而主动阅读。再者,对于学生的影响,知识性和审美性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点化并润泽学生成长。因此,开展审美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我国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以及了解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的,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就我国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在文
期刊
摘 要: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阅读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较为缺乏,甚至是空缺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笔者提出了保证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以及读书好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能培养小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能熏陶其思想情操。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是许多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文章探究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四个方面的策略,即多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多读,积累写作素材;多写,熟能生巧;多改,积累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怕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各科教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关键词:网络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人活着最重要的
期刊
摘 要:从三年级开始,部编教材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正式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看书浮光掠影,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此,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以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进行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部编教材;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