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提问”是学习的源头。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但是,有些“提问”的却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价值。虽然学生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更是学生互问互答,教师几乎不用操心。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致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笔者认为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很有必要:
1 提问的生活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政治教学提问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性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以此,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学生生活经历充盈,学生情感体验丰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经济生活》“财政的巨大作用”涉及到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师可以联系央行的多次加息和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自然而然地提出:为什么要加息和提高准本金率?是预防经济过热还是防止通货紧缩?是积极的还是稳健的政策?这些提问是与生活相关,问题一旦理解和解决,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事半功倍,对生活中的“政治”认识又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2 提问的灵活性
高中政治课具有灵活性特征。因此,在教学提问时要考虑适当灵活性,特别是在从一个教学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度的关键点,教师除了充分的预设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好学生会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处理方式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的提出问题。如果教师只注重教案,一味的按着自己的设计讲下去,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上完课以后,师生双方都会觉得这堂课没劲。例如:在讲解“政府的权威”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和政府打过交道吗?你的感觉如何?什么样的政府才能令你满意?怎样才能保证政府令你满意?问题的设计从和学生拉家常开始,引发学生的感受,然后落脚在重点上,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认识高度:从国家性质、自身权利、政府自身知识,深刻理解如何帮助政府打造一个权威的政府。
3 提问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发问,使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而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启发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中的“科学发展观”时,我提出以下的问题:同学们吃饭用的什么餐具?你饭后的餐具怎么处理的?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该同学的行为?你发现身边和社会中还有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一堂课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引发他们的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感应。
4 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会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劳动者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我以“农民工“为例设计以下题目:农民工就业的现状怎样?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怎样?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何意义?。这些问题即从整体上理顺了本课的知识,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渴望着寻找答案,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同学生共同探究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5 提问的新颖性
政治课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学生们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们此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老师会怎样来讲这一课?有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不能提出新颖性的问题,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了。 例如,讲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我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这样四个人,分别是书生、官员、地主、乞丐。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此四人戏剧性的吟出一首诗:“大雪纷纷落地(书生),此乃皇家瑞气(官员)。下它三年何妨(地主),放你娘的狗屁(乞丐)。”。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他们的不同身份,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提高了兴趣,明白了道理。
6 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上虽然气氛热闹非凡,但听到的是教师在肯定个别学生的“完美答案”,看到的是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手舞足蹈,似乎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细心观察,仍然是“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的局面。教学实际上没有实现真正互动,如果教师“乐此不疲”,必定使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受压抑,思维火花不再燃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互动中提出问题,做到“协奏不独奏”。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只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要在教学中实践互动,在互动中提出问题,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我在讲“文化的传承”时,提出了“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对哪些文化进行了传承?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一系列课堂互动的问题
综上可知,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提问”艺术,完成从“独奏者”到“协奏者”角色的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开发者。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提问的生活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政治教学提问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性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以此,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学生生活经历充盈,学生情感体验丰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经济生活》“财政的巨大作用”涉及到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师可以联系央行的多次加息和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自然而然地提出:为什么要加息和提高准本金率?是预防经济过热还是防止通货紧缩?是积极的还是稳健的政策?这些提问是与生活相关,问题一旦理解和解决,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事半功倍,对生活中的“政治”认识又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2 提问的灵活性
高中政治课具有灵活性特征。因此,在教学提问时要考虑适当灵活性,特别是在从一个教学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度的关键点,教师除了充分的预设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好学生会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处理方式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的提出问题。如果教师只注重教案,一味的按着自己的设计讲下去,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上完课以后,师生双方都会觉得这堂课没劲。例如:在讲解“政府的权威”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和政府打过交道吗?你的感觉如何?什么样的政府才能令你满意?怎样才能保证政府令你满意?问题的设计从和学生拉家常开始,引发学生的感受,然后落脚在重点上,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认识高度:从国家性质、自身权利、政府自身知识,深刻理解如何帮助政府打造一个权威的政府。
3 提问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发问,使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而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启发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中的“科学发展观”时,我提出以下的问题:同学们吃饭用的什么餐具?你饭后的餐具怎么处理的?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该同学的行为?你发现身边和社会中还有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一堂课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引发他们的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感应。
4 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会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劳动者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我以“农民工“为例设计以下题目:农民工就业的现状怎样?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怎样?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何意义?。这些问题即从整体上理顺了本课的知识,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渴望着寻找答案,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同学生共同探究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5 提问的新颖性
政治课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学生们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们此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老师会怎样来讲这一课?有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不能提出新颖性的问题,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了。 例如,讲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我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这样四个人,分别是书生、官员、地主、乞丐。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此四人戏剧性的吟出一首诗:“大雪纷纷落地(书生),此乃皇家瑞气(官员)。下它三年何妨(地主),放你娘的狗屁(乞丐)。”。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他们的不同身份,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提高了兴趣,明白了道理。
6 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上虽然气氛热闹非凡,但听到的是教师在肯定个别学生的“完美答案”,看到的是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手舞足蹈,似乎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细心观察,仍然是“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的局面。教学实际上没有实现真正互动,如果教师“乐此不疲”,必定使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受压抑,思维火花不再燃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互动中提出问题,做到“协奏不独奏”。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只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要在教学中实践互动,在互动中提出问题,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我在讲“文化的传承”时,提出了“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对哪些文化进行了传承?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一系列课堂互动的问题
综上可知,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提问”艺术,完成从“独奏者”到“协奏者”角色的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开发者。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