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创新及发展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关系,讨论了现代林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新型林业技术,并且分析了林业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源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起到的推动作用,希望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现代林业;林业发展;技术创新
  林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在保证生态环境不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获得各类社会发展需要使用的林产品。我国一直都秉持着以林为生的思想,并且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种改变使林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将成为现代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林业技术发展现状
  1.1 创新资金缺少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其他地区并没专项的研发资金,或者资金投入不足。这种现象导致林业技术研发缺少专业人才与资金无法进行创新,而无法创新又导致林业经济效益无法提升,企业缺少资金进行改革,这种问题已经是林业技术创新过程面对的重点问题之一。
  1.2 技术创新意识淡薄
  现代林业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进步也推动了林业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对技术创新的意识十分淡薄,许多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经营模式,并没有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使林业发展速度不断下降。
  1.3 技术创新能力差
  近几年林业技术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存在底子差、创意少等问题,使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上存在很多不足。我国的技术改革往往都依赖于技术引进,缺少二次创新或自主研发能力,在国际市场处于被动位置。一些国际新型技术,往往都有一套系统的技术体系,单纯引进一种技术,缺少对技术的认知,就会与我国林业实际发展状态出现偏差,影响新型技术的实际效果。这种问题,都是受到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问题,单纯的使用别国技术,并不能使林业技术创新更加长远的发展。
  2 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2.1 加强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林业发展模式与传统林业发展模式存在很大差别,林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业发展,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先创新后收获的新模式,使创新机制更加完善,为林业技术改革提供推动力。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作为基础,树立“科学技术将成为新林业发展方向”的观念,使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推广建设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园林系、环境资源系、经济管理系等学科,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后备力量。
  2.2 改变传统观念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基本就是个人思想,必须了解到思想意识对行动的影响,只有从根本意识上进行改变,才能提高对新技术发展的渴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实践。因为理念上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推广,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辅助,对宣传和普及林业技术提供帮助。例如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在基层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加深人们对林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政府划分部分区域设置为林业示范园,园内种植一些本地特有的优良改造品种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通过试验示范方式,可以使林业发展得到有效提高,帮助林农决定种植目标。
  2.3 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为了提高技术转化为成果的效率,需要建立系统的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沟通交流功能。技术推广体系必须以市场发展方向为导向,坚持以林业社会化为核心进行技术推广,同时不断加强推广体系的建设,将林农与林企完美结合起来。在市县级使用的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加入各类林业技术,帮助林农直接了解最新的林业咨询与制度改革消息,保证林业产业处于发展最前沿。
  2.4 提高资源利用率
  现代林业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进行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战略眼光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在我国西北地区使用的生态恢复技术,通过建立单一种群代替早期与中期的植物种类,通过再生力强的植物,使局部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3 现代林业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且根据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为基础,确立林业技术创新在林业企业中的地位,发挥出市场在科技资源调控中的作用,激发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力量与市场创新有机结合。由于林业的科技体系要落后于经济体系,所以必须注意林业技术创新的许多要求林业企业无法满足,所以,为了满足林业科技发展需求,需要将传统林业企业转变为技术创新型林业企业,提高林业企业专项技术的开发水平。通过优化后的科研力量,摆脱单纯依靠引进设备与技术的模式,转向提高企业自身创新水平的方向,提高林业技术转化的速度,使林业技术发展更加完善。
  4 结语
  改革林业技术是十分艰苦的长期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许多困难,甚至投入资金与技术改革后,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收获成果。建立健全的林业产业体系,积极推动林业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林业发展观念,培养出更多的林业后备人才,努力建设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了使现代林业得到质的发展,工作人员必须有充足的耐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工作核心,持之以恒的走完林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的道路。
其他文献
近10多年来,玉米双斑萤叶甲在忻州偏重、大发生频率在加大。经系统观察,其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农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气象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等都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高
摘 要:本文从确定栽培季节、小孔栽培菌种制作要点、栽培管理及采收晾晒等方面入手,介绍了黑木耳小孔栽培技术的优点。  关键词:黑木耳;小孔栽培;菌种;管理  黑木耳小孔栽培技术是黑木耳栽培袋不同开口方式产量与商品性比较试验取得的成果。经比较6种不同开口方式和4种不同开口密度,小孔(钉子眼)开口、每袋开孔96个,产出的黑木耳具有耳根小、单片、出耳整齐、出耳茬数多、采摘时省工、晾晒时干得快等特点,质量上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是忻州市最东端的一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和全省“两区”开发项目县,是全省畜牧业重点县。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重点推动下,繁峙正在向山西省的养猪大县方向迈进。  1 养猪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繁峙养猪业历史悠久,当地由于气候原因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民的种植收入较少,过去农民就以养猪为副业增加收入补贴家里。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在畜
摘 要:樟子松分布广,适应性强,是造林的主要树种;红松则分布范围小,对林地条件要求严格,但其结实量大,种实饱满,含油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本着樟子松与红松两树种优势互补和大力繁育红松坚果林的目的,本文针对樟子松幼林嫁接红松坚果林技术措施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樟子松幼林;嫁接红松;培育技术  近年来,红松“果材”兼用林和坚果林的营建在东北三省发展迅速,不少地方把发展红松坚果林作
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对玉米具有增加粒数、减少秃尖、提高粒重的效果,增产、增收。在平均穗粒数上比较处理1分别比处理2、处理3多3.6粒、19.3粒;在秃尖上比较处理1分别比处理2、处
摘 要:城市林业作为 世纪的新兴学科,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 世纪,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服务系统之一的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地域范围、主导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建设;发展趋势  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林业针
1 母猪不发情  (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长到8-10月龄,会首次发情,如不发情常见如下原因:1、生殖器官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应尽早淘汰。2、母猪太肥,应限料或增加粗饲料比例,添加青绿饲料,也可在日粮中添加3%氯化钙连喂数天,有减肥效果。3、母猪太瘦,营养不良,应加大日粮中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4、体况良好的后备母猪不发情,可给母猪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并用公猪诱情。
摘 要:当前我国营林工作正处在重要的时期,营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提高营林工作对于我国林业的持续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针对在林业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做出分析,论述了营林工作的意义,探讨了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相关策略和途径,从而为營林工作的实践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提高;营林工作;成效分析  新时期全国营林工作,要紧紧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和战略布局,调整营造林工作的指导思想,改进营造林方式,建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林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国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度有所提高。在文章中主要对营林工作的意义和内容作了简要论述,并就当前我国营林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作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我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营林工作;问题;可持续发展  营林造林工作是为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补充和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并且促进我国林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实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