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地理 区域认知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在地理学科来说,强调人与地理位置的协调性,是地理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区域认知,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强调“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区域认知是一种策略和视角,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转变进程推进速度缓慢。高中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要求学校与教师加强地理教学观念的改变与创新。但是地理教学基本上是以“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学习强度大、密度高、压力大,单纯地通过地理习题练习来学习地理知识,这种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大大弱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区域认知作为核心素养重要的一部分,要着力提高高中生地理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创新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2)地理“区域认知”学习实践不足。高中地理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把握好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地理学科本身的实践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缺乏机会和平台来延续和升华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知识。
二、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要把握好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要求,及时转变和更新高中地理教学观念,以地理课程的改革要求为导向,摸清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学习的核心素养,强化地理知识能力和素养教育,要充分发挥高中地理教师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
(2)实施教学策略。区域认知素养养成的教学策略,首先从区域定位开始,在区域分析中逐步形成区域视角与区域意识。
三、区域认知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
无论是系统地理还是区域地理,地理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规律、地理特征的归纳与总结、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成因分析、地理评价。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落实到具体区域去认知,是区域认知素养达成的重要载体。
(1)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规律: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宏观分布规律与微观变化特征。宏观分布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微观变化特征指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分布方式和分布格局,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冲积平原分布特点等。
(2)地理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总是通过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如结构、形态、性质、分布等来体现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归纳与总结,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和资源几方面入手。人文地理特征,有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商业区与商业活动、工农业交通等产业活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理特征,要学会归纳与总结出普谝规律与特殊性,实现区域认知。
(3)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事物形成于一定区域,具有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特点,时空演变是指地理事物在一定区域中所表现的相互影响与联系,以及此种关系随时空的变化状况。
(4)地理成因分析:分析地理事物特征与规律的形成原因,都要落实在一定的区域及某一时间范围内,在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上综合分析其影响与作用程度,找出主导因素,揭示其因果联系。
(5)地理评价:人地协调观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重要价值观,是地理评价的重要角度,因此地理评价既要考虑地理事物的空间优化及区位选择的经济价值,更要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去评价各种地理事物的“利”与“害”,从而促进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6)从区域认知到区域重现的训练。区域认知的学习要从认识区域的分类开始,在给出的地理区域中,学生要能够将其细化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东北地区分为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地区地理区域分为三级区域:东北地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的形成,接着让学生寻找同类型区域。这就是区域重现的训练,学会的是方法而非知识。
(7)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习的尝试。地理课堂教学是区域认知素养养成的主阵地,以区域地理的时空分布为认知学习的
起点,进入区域认知的核心和关键的学习,即地理特征及成因分析,并學会区域地理评价,最终形成区域观,是区域认知的学习目标。区域认知的实践过程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活动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三、结语
要培养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要做好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性工作,构建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还需要培养和增强高中生对地理“区域认知”价值的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理区域认知中所包括的价值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