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立体教育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一说起学校教育,谈论比较多的是校本课程、师本理念、生本思想、人本主义等。这些都是对的,但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其实,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觉得,要树立大教育观,也就是“立体教育观”——魅力校长、卓越团队、阳光教师、快乐学生、和谐家庭、宽松社会。
  魅力校长。尽管有诸多争论,但我还是信奉被多年的经验教训证明了的那句话: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我当了26年兵,军队有一句格言:“一支由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打不过一支由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所谓“魅力校长”,是指非权力因素的巨大作用。尤其是条件较差、困难较大的薄弱学校,校长的权力是第二位的,魅力是第一位的。这种魅力,主要表现在爱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校长的形象是一面旗帜,校长的理念是一声号角。当校长的,要做“导游”,拿着“旗子”在前面引导;而不能做“监工”,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有了魅力校长,接着就会有魅力副校长、魅力主任、魅力段长、魅力班主任、魅力老师。这种魅力,会像一股无形、无穷的巨大力量,把学校这艘航船引向前进!
  卓越团队。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平时媒体中有征婚和招聘两类广告,其中征婚广告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善解人意”,招聘广告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团队精神”。学校这个团队就像一个乐队,学校建设就像是一部乐曲,主旋律是事业心、责任感,乐章是学年、学期、年级段、教研组,指挥是校领导,音符是每个教职工,独奏是个人所分担的本职工作,合奏是学校的集体活动,和弦是互相间的协作,每种乐器的音质是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音色是学校建设和个人工作的特色,高低音是不同分工的相互关系。一个学校又像一个登山队,要有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一个学校又像一艘航母,校长书记就是舰长,副校长副书记就是大副,中层和年级段长就是水手,广大教职工就是船员,学生就是乘客。有个成语叫同舟共济,不分船大船小,不论顺风逆风,不管浪高浪低,只要同舟共济,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如果给卓越团队定个基本标准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个标准应该是16字: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心协力!
  阳光教师。当教师的有一种“阳光效应”,就是说哪怕你能力稍差一点,只要心态好,笑得甜,教学效果就好,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必然经历四个阶段:学龄前“妈妈说的”、幼儿园“老师说的”、上小学“书上说的”、上中学“我说的”。要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我说的”阶段而且让他们说对、说清、说准、说好、说新、说美,对咱们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事业心、责任感、学历层次、业务水平、表达能力以外,我觉得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快乐学习有赖于快乐教学。我从学生家长那里听来的几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①一名家长问孩子:“今天为啥这样高兴?”,孩子回答:“老师高兴呗”。②一名家长问孩子:“你上初中后为啥不喜欢数学啦?”孩子回答:“因为我最讨厌X老师”(偏科实际上是偏老师)。③一学生对妈妈说:“郭老师很喜欢我”,妈妈问:“你怎么知道?”孩子说:“她一见到我就笑”。④一位老师在家里刚吵了架,上课时一脸阴云,看谁的时候目光都冷冷的,吓得学生们半天大气都不敢出。有个孩子绞尽脑汁猜想自已什么时候得罪了老师,主动站起来承认自己不该放屁放那么响。这几件小事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好心态是为师从教的无价资本;好心态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好心态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好心态是校园第一生产力。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和生活,事务杂、节奏快、困难多、压力大,教师容易引发负面心态。许多同事都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现实生活中,不是动力太小,而是磨擦力太大;不是缺汽油,而是缺机油;不是干得累,而是活得累。所以说影响学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研成果、影响奉献精神的主要因素是心态问题。当老师的要学会自找快乐。快乐是一种美德,快乐是一种才华,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微笑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如果我是校长,要招聘教师,我会对所有参加面试的对象提出一句设问: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聘用后每天会问:今天你笑了没有?不会笑就当不好教师,不会打心里笑就别想当名教师!和学生相处,和同事相处,和任何人相处,多想想多看看他们的优点,什么时候也不会有坏情绪,什么时候都有笑意,都能够笑得起来。平素常闻“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好梦成真”,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些恭维话。其实,人们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它,善待它。悲观的人,本有99件好事,遇见一件坏事可能会哭哭啼啼;乐观的人,在99件坏事之后,碰上一件好事也许就能笑逐颜开。要善于做“精神美容”和“心理整形”。既然有“自寻烦恼”的说法和现象,何不反其道而为之,来一个“自寻欢乐”呢?当然,笑意原不能单纯从自身寻得,最好是努力向火热的教育教学生活索要。只有教育教学生活,才是笑意的富矿。“没功夫叹息”“来不及生气”“闲愁最苦”“用事业提神”,这些哲人哲语,都是我们发掘笑意的指南和向导。只要你敞开心扉,全身心地去领略大自然的恩惠,去接受社会的慷慨,去品味教育事业的欢欣,去感受同事人间的温馨,笑意自然会爬上你的眉梢,永驻你的心底!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就是假装快乐,假装幸福,时间一长这快乐和幸福就成真的了。快乐一旦成了习惯,就没空找烦恼,没能力找烦恼。
  快乐学生。快乐生活才能快乐学习,快乐才能有效学习。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低,往往取决于学习体验快乐不快乐。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应该把任何“正事儿”都变成游戏,他们就喜欢做了。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都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把上学说成是苦差事:“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实际上,按照现在的观念,应该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觉得苦,是厌学的根源。有个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儿,和她姥姥一起上街抽奖券,她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得到100万元大奖,第一不上学;第二永远住到姥姥家!”把不上学当成远大理想,不值得中国的家长们、中国的教育家们深深地思考吗?现在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破坏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蛋。有几句不恰当的比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是“家长疯了,孩子傻了,老师累了,校长急了”。
  和谐家长。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提出,家庭不和谐,是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的最终原因。他提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家庭教育的思路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是“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八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确认,理解,陪伴,批评,制定规则”;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批评,强迫”;家庭教育的两个陷井是“有条件的爱,输不起的心态”。家庭和睦了,气顺了,就会善待学校,理解老师,支持教育,客观上也为学校和班级创造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教学环境提供了动力。可以这样说: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宽松社会。不知当讲不当讲,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来说,“应该纠风,不该刮风”!少数别有用心或者缺心眼儿的人,借纠风为名,编造一些消极顺口溜儿,把人民教师同那几类人混为一谈,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公正的。社会舆论和媒体应该多宣传一些先进教师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引导社会各界尊师重教,引导家长善待学校,引导学生尊师爱校。现在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可以说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在艰难中求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艰苦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学校像“挑着担子履薄冰”,校长像“绑着沙袋跳现代舞”,教工像“拉着重载上陡坡”。联想到许多好像特指教育工作者的成语: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孜孜不倦、殚精竭虑、皓首穷经、通宵达旦、惨淡经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废寝忘食、知难而进、苦心孤诣、尽心竭力,这些都是基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乡镇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有着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我呼吁社会各界要一如既往地把支持教育、关心学校、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理解万岁!
其他文献
案例一  这是我两年前上的一节音乐课,课题是《影视音乐》。我先由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导入课  题,接着,给学生讲解影视音乐的概念,然后按照教材内容顺序,依次让学生欣赏影视音乐片段,边欣赏边总结,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唱影视歌曲。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住了重点,课中我也设计了一些活动,如演唱影视歌曲,但不知怎么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始终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讲到最后,我自己也觉得没劲! 
一、一个亟待纠正的长期存在的误解    在关于“基础与创新”问题的认识上一直存在_一种误解: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及能力不足;美国学生基础不牢,但创新精神和能力很强。如果我们泛泛而谈倒也无所谓,但如果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某种“理论”的出发点则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严格的“专业训练”,可持续的、规模性创新是不可能的(偶尔的“创新”倒有可能)。没有基础的
前一段时间,国家新闻出版局明确规定,禁止以《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小说和以《诛仙》为代表的玄幻小说出版。但是,现在看来,这类小说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相反还愈演愈烈,甚嚣尘上。看来学生喜欢阅读恐怖小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兴趣趋向问题,它正折射出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出现了某些病态。    一    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最近喜欢读一些惊悚的恐怖书,刚开始他还不在意,可是最近却发现孩子对恐怖书
事例一:  一次测验后,教数学的孙老师发现原本优秀的辛雨成绩下降了许多,就在课堂上说:“有的同学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上课的时候还做其他作业。” 辛雨没考好,心情不好,听孙老师这么一说,就没好气地顶了一句:“谁骄傲自大了?”孙老师听了非常生气,说:“辛雨,站起来,你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吧?”辛雨不站,说:“我的事情不要你管。”孙老师说:“辛雨,你这是什么态度?”辛雨说:“我就这态度,怎么了?”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中新的、特别是突发的情境,迅速地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学机智主要表现为幽默形象的表达能力、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高超的解惑能力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恰到好处地解决课堂上学生的突发事件,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中体验到了教师的至诚关爱,同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所以,教学机智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推动力,是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习击剑的人学习非常勤奋,练习十分刻苦,剑术长进很快。一天,他问教练:“如果我照这样的速度练下去,需要多少年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击剑手?”教练告诉他:“需要10年!”他想了想,又问教练:“如果我每天花费像现在这样两倍的时间练剑的话,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击剑手?”教练笑了笑答道:“需要20年!”他一脸的诧异,追问道:“那如果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把剩余的时间都用在学剑、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都比较长,只有古诗和部分短课文可以在一课时完成,大部分课文一般需要两节课乃至稍多的时间完成。但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合理分配课时,往往在公开教学时第一课时容量很大,求多、求全、求完整,想把课文所有的内容都学完,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如蜻蜓点水,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明显,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很多公开教学都超时,也影响了学生休息的权利;而日常教学第一课时的容量又比较小
六位学区工作伙伴共同收集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从他们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新教师代表们从我手中接过用订书器订在一起的一打纸。“这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老师在接受我们的调查时所说的情况。你们怎么理解?”我对他们说。  我们认为这些调查得来的资料包含着一系列扶持新教师的策略以及对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总结,接受调查的老师们还把对他们来讲很重要的事情按次序排了队。    重要的策略  
所谓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不断完善和拓展的,它是在一个迫切的新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个范式初步形成之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使之更加完善和丰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新的范式又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通过新的实践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这就叫范式转换。可见,课堂上是没有一承不变的学习范
如何走出“满堂问”的误区?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些话题,将课堂中的问题,想方设法变成我们师生交流的话题。    下班走在路上,不经意地问孩子:“今天语文课上举了几次手?”孩子兴高采烈地回答:“42次!老师问了42个问题,每一次我都举手了。”我愕然。这看起来好似一个笑话,但也反映出语文课堂的“满堂问”弊端: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教师连续发问,学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