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术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理护理,术后切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52例患者经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且护理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及时、准确的进行急救及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宫外孕 出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44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71-01
宫外孕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外,在妊娠中所在比例1%,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出血性休克主要由宫外孕破裂致使腹腔大量出血引起,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为此提高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水平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行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腹痛、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年龄在19至37岁之间,平均(26.5±2.1)岁,经产妇30例,初产妇22例。腹腔出血量在1200至2000毫升34例,2000至3000毫升18例。妊娠部位:输卵管壶腹部40例,峡部7例,间质部3例,伞部2例。休克程度:轻度15例,中度22例,重度15例。
1.2 急救与护理。
1.2.1 术前护理。①体位及吸氧。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将其头部抬高10至2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把下肢抬高15至20度,利于血液回流至心。另外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流量为每分钟4至6升,严格观察吸氧过程,保证有效吸氧,从而缓解脑组织缺氧症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瞳孔、皮肤等生命体征全面观察。②快速构建静脉通道。选择传粗大、易固定的静脉快速、准确的构建两条静脉通道。然后通过静脉通道先后注入晶体液、胶体液,维持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保护心重要器官。若患者病情严重(血管塌陷、严重休克)难以穿刺,则要马上通知麻醉师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把握最佳抢救时机[3]。③心理指导。患者伴有出血、腹痛等症状,易出现恐惧、害怕、过度担忧等心理,特别是担心日后不能生育,精神压力大。为此护理人员要轻声细语的安慰、鼓励患者,耐心的告知患者手术的原理及作用,重点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消除患者不安等心理,便于及时有效的抢救。④术前准备。宫外孕出血性休克病情危急,需尽快的进行手术,为此护理人员要训练有素的准备好导尿管、穿刺针等物品,便于及时的进行急救。同时术前行阿托品(0.5毫克)肌注,让患者镇静的同时减少麻醉药物副反应。另外准备好病房护理相关物品,在患者术后及时的开展护理工作。
1.2.2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麻醉未退前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头偏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每隔半个小时对患者的呼吸、脉搏及血压测量1次,病情相对稳定后调整为每小时1次。6小时后改为半坐卧位,让腹部肌肉松弛,缓解疼痛,同时方便患者呼吸,预防肺不张。②引流管护理。术后导尿管一般留置24至48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引流液体颜色、流量,导管是否变形、扭曲等,并做好记录。另外观察阴道出血症状,若出血量比月经量还多,则要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③切口疼痛护理。若疼痛轻微,在可承受范围内,鼓励患者尽量的忍受,通过暗示、听轻音乐、呼吸疗法等方式让患者心理平和,进而缓解疼痛。若疼痛严重,难以承受,则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另外术后抬高患者上身30度,避免肠胀气,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促进排气,改善疼痛症状。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④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内经由静脉通道输入必需营养液,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物,少食多餐,不能饮牛奶等饮品,避免肠胀气。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叮嘱其严格医嘱进食,如鱼肉,黑木耳,蔬菜水果等。叮嘱患者勤换内衣,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另外叮嘱患者术后2个月内不要有性行为,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急救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自觉症状、心理、社会生活能力、生理功能等多项内容,每一项下面分多个小点,分数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另外急救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分数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论
宫外孕出血性休克发病急、病情严重且变化快,为此把握最佳抢救时机,及时的进行临床救治十分重要。护理作为急救中一个重要环节,若护理准确到位,则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赢取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此相关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紧张有序,相互配合,做好术前(静脉通道建立、心理辅导、手术相关物品准备、吸氧)、术中(器械传递、无菌操作)及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切口疼痛护理及出院指导)急救及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敏.宫外孕出血性休克50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32):46-47
[2]杨小玲.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767-768
[3]黎秀珍,郝志文,郑任蓉.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16):102-103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术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理护理,术后切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52例患者经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且护理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及时、准确的进行急救及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宫外孕 出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44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71-01
宫外孕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外,在妊娠中所在比例1%,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出血性休克主要由宫外孕破裂致使腹腔大量出血引起,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为此提高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水平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行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腹痛、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年龄在19至37岁之间,平均(26.5±2.1)岁,经产妇30例,初产妇22例。腹腔出血量在1200至2000毫升34例,2000至3000毫升18例。妊娠部位:输卵管壶腹部40例,峡部7例,间质部3例,伞部2例。休克程度:轻度15例,中度22例,重度15例。
1.2 急救与护理。
1.2.1 术前护理。①体位及吸氧。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将其头部抬高10至2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把下肢抬高15至20度,利于血液回流至心。另外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流量为每分钟4至6升,严格观察吸氧过程,保证有效吸氧,从而缓解脑组织缺氧症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瞳孔、皮肤等生命体征全面观察。②快速构建静脉通道。选择传粗大、易固定的静脉快速、准确的构建两条静脉通道。然后通过静脉通道先后注入晶体液、胶体液,维持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保护心重要器官。若患者病情严重(血管塌陷、严重休克)难以穿刺,则要马上通知麻醉师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把握最佳抢救时机[3]。③心理指导。患者伴有出血、腹痛等症状,易出现恐惧、害怕、过度担忧等心理,特别是担心日后不能生育,精神压力大。为此护理人员要轻声细语的安慰、鼓励患者,耐心的告知患者手术的原理及作用,重点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消除患者不安等心理,便于及时有效的抢救。④术前准备。宫外孕出血性休克病情危急,需尽快的进行手术,为此护理人员要训练有素的准备好导尿管、穿刺针等物品,便于及时的进行急救。同时术前行阿托品(0.5毫克)肌注,让患者镇静的同时减少麻醉药物副反应。另外准备好病房护理相关物品,在患者术后及时的开展护理工作。
1.2.2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麻醉未退前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头偏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每隔半个小时对患者的呼吸、脉搏及血压测量1次,病情相对稳定后调整为每小时1次。6小时后改为半坐卧位,让腹部肌肉松弛,缓解疼痛,同时方便患者呼吸,预防肺不张。②引流管护理。术后导尿管一般留置24至48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引流液体颜色、流量,导管是否变形、扭曲等,并做好记录。另外观察阴道出血症状,若出血量比月经量还多,则要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③切口疼痛护理。若疼痛轻微,在可承受范围内,鼓励患者尽量的忍受,通过暗示、听轻音乐、呼吸疗法等方式让患者心理平和,进而缓解疼痛。若疼痛严重,难以承受,则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另外术后抬高患者上身30度,避免肠胀气,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促进排气,改善疼痛症状。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④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内经由静脉通道输入必需营养液,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物,少食多餐,不能饮牛奶等饮品,避免肠胀气。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叮嘱其严格医嘱进食,如鱼肉,黑木耳,蔬菜水果等。叮嘱患者勤换内衣,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另外叮嘱患者术后2个月内不要有性行为,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急救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自觉症状、心理、社会生活能力、生理功能等多项内容,每一项下面分多个小点,分数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另外急救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分数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论
宫外孕出血性休克发病急、病情严重且变化快,为此把握最佳抢救时机,及时的进行临床救治十分重要。护理作为急救中一个重要环节,若护理准确到位,则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赢取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此相关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紧张有序,相互配合,做好术前(静脉通道建立、心理辅导、手术相关物品准备、吸氧)、术中(器械传递、无菌操作)及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切口疼痛护理及出院指导)急救及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敏.宫外孕出血性休克50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32):46-47
[2]杨小玲.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767-768
[3]黎秀珍,郝志文,郑任蓉.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1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