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新技术,初步评价支架及球囊联合Hydrocoil(水凝胶水解式微弹簧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颅内支架及球囊联合Hydrocoil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获得血管造影随访患者的疗效观察来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得到完全栓塞,6例术后半年获DSA随访,见动脉瘤无复发,但仍
【机 构】
:
264000,烟台,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264000,烟台,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264000,烟台,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264000,烟台,青岛大学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新技术,初步评价支架及球囊联合Hydrocoil(水凝胶水解式微弹簧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颅内支架及球囊联合Hydrocoil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获得血管造影随访患者的疗效观察来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得到完全栓塞,6例术后半年获DSA随访,见动脉瘤无复发,但仍需长期观察.结论支架及球囊联合Hydrocoil技术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和评价改良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周围区域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性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6例位于松果体周围区域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和采用改良枕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情况,其中病灶位于丘脑后部2例,中脑3例,第三脑室内1例.结果 病灶均全切除,术后无死亡,其中5例神经功能改善,1例加重.平均随访11个月,病变无复发.结论 在准确判渎MRI所显示病变的前提下,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偏头痛患者没有明显脑器质损害,不影响认知功能。
目的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探讨脑膜瘤恶性变机制.方法 挑选79例脑膜瘤样本制备组织成芯片,与MYC、MDM2、ARNT2、AR、ER、PR、KJ-67、P53、survivin、CD34和VEGF共计11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整个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芯片且性激素受体应用乳腺癌芯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SAS9.0软件处理数据,筛选不同病理级别间的差异表达抗原.结果 成功制备了组织芯片.免疫组化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瘫痪患者尿激酶溶栓后肝素持续静脉注射预防再瘫痪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6例溶栓成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溶栓后即用肝素1000 U/h持续静脉注射,监测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调节肝索用量.保持aPTT在正常值1.5~2.0倍之间,连用5 d.对照组18例溶栓后24 h 口服阿司匹林0.1 g,1次/d.对两组7 d内发生再瘫痪及脑出血的例数,第14天
近年来高渗盐(hypertonicsaline,HS)用于神经科临床和实验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由于各种引起脑水肿(brainedema,BE)和颅内压(ICP)升高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有所不同,应用HS病人的预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在BE病人的处理上可能存在着不当[1].本文就近年来HS在神经科临床和动物实验中的研究予以综述。
目的 探讨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脑室内给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入我院的10例脑室出血患者CT确诊后,进行(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置管,4~6 h后经弓l流管缓慢注入rt-PA 4~8 mg,12~24 h重复1次,每24~48小时复查CT了解脑室内血肿清除情况,直至头颅CT扫描显示脑室内高密度影像消失.于脑室出血后30 d时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阐述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中治疗浓度和剂量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的安全性. 方法 对57只Sprague-Dawlcy雄性大鼠按随机配伍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9);胶原酶手术急性损伤组(n=9)、亚急性损伤组(m=10)和慢性损伤组(n=7);生理盐水手术急性损伤组(n=7)、亚急性损伤组(n=8)和慢性损伤组(n=7).手术暴露大鼠左侧腰5背根神经节,分别在胶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神经胶质瘤的定向迁移能力及其在脑内的分布规律. 方法 从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出BMSCs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MSCs表面抗原并将其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证明BMSCs性质.立体定向接种C6胶质瘤细胞于Wistar大鼠脑内基底节区以建立鼠腩胶质瘤模型,7 d后将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BMSCs接种入鼠脑对侧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游离血红蛋白(FHb)对体外培养大鼠嗅鞘细胞(OECs)存活的影响. 方法 采用成年大鼠(2.5月)嗅球培养OECs,培养第8天用S-100免疫组化鉴定纯度后,将培养的OECs根据加入的FHb浓度分为1,10,50,100 μmol/L组及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浓度FHb下OECs形态学变化;培养24 h后采用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FHb组细胞活力;并用碘化丙啶(PI)和Ho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