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H2分子势能曲线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为实践教学案例,探讨脚本语言Python在“计算材料学”教学中的可能应用。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方式既需要兼顾基础理论内容,又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讲授各种计算软件的使用,无形中增大了学习难度。提出一种基于Python的计算材料学实验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材料计算和提问学习理论方法。Python语法简单、容易上手,且具备胶水语言的优势,可以无缝整合材料建模、理论计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全部过程,大大降低了教学复杂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Python;实践教学;材料模拟
[作者简介] 张亚超(1985—),男,河南叶县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材料学研究;郑 珊(199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药物分子筛选与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Python;实践教学;材料模拟
[作者简介] 张亚超(1985—),男,河南叶县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材料学研究;郑 珊(199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药物分子筛选与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