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观”字了得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常常被人们比作一篇文章的眼睛,故而扣住文题进行文本教学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思维。在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又进一步深入,将扣题教学细化为“扣词”教学,自以为抓住了题眼的靶心,其实不然。语文阅读教学中,“扣词”教学需谨慎,不能一词了之,需要多元关照,方能使题眼真正成为打开文本的“敲门砖”。《观潮》一课,题目可做文章,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扣住“观”字入手,按照“观人潮”“观江潮”“观余潮”展开教学设计,观摩之后,我的感受是:怎一个“观”字了得!
  一、且议“观人潮”,是为“江潮”
  《观潮》一课的教者,从“观”字入手,引导学生探寻先入作者眼帘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抓住了“人”,紧扣文章中的“人山人海”,提炼出“人潮”一词。“观人潮”是否妥当,我认为不妥。
  文章开头作者就用“天下奇观”一词形容钱塘江大潮,而不是“人潮”。“人潮”和“江潮”之间并非没有瓜葛,“人潮”是为“江潮”而来,正是这天下奇观,让无数人慕名而来,让人们“昂首”“等”“盼”。教者仅仅扣住“观”字实为不妥,应基于“观”和“潮”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辩议:《观潮》一文,有学生认为文章开头就扣住一个“观”字写“人潮”,你是否赞成这样的观点。基于这一辩题,将学生有意识地分为两大阵营,引导学生去辨析、议论。通过辨析,学生不难发现“观”是一种手段,写“潮”是目的。作者写第二段并非突出“人潮”,重点笔墨仍在写“江潮”,借代江潮依附的地理环境,“一个横卧”可见江潮具有生成奇观的地理条件;继而作者描写平静的江面,意在表现钱塘江大潮的静态美。“人潮”是侧面表现,借助人山人海的“人潮”,从侧面表现钱塘江大潮“奇观”名气之大,写“人潮”是为写“江潮”服务,故落脚点应在“潮”字。
  通过扣题辨析活动,学生精准把握本课写作的重点,而且在辨析过程中,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既感受其静态美,又与动态美形成比照。同时,学生也学会除了正面描写外,从侧面表现写作对象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见,扣词教学应观照题目整体,而非某一个词语。
  二、再议“观江潮”,实为“江潮”
  “观江潮”是文章重点内容,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实为“江潮”,作者在表现时主要以“观”为主,但又不仅仅依靠“观”的手段。因此,聚焦一个“观”字仍然存在偏差,作者所要表现的实为“江潮”。
  《观潮》主体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江潮”展开教学活动:文章三四两个自然段仅仅是写“观”潮吗?如果不是,作者是如何写的?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受到间接的启发,江潮不是一下子呈现在视野之中的,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受视觉的阻碍。作者在“观”之前,写了江潮之“声”,从听觉写江潮“隆隆的声响”,又借助一个比喻,将江潮声比作“闷雷”,真可谓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读者在“响声越来越大”中对江潮澎湃之势获得初步感受。主体部分,重点扣住“观”字绘其变化之形,从“白线”到“拉长”“变粗”“白浪”“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从形态上表现钱塘江大潮的澎湃之势,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的冲击,“观”字功不可没。然而,作者又不仅仅是依托“观”,绘其形,也借助听觉绘其势,“浩浩荡荡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带给学生听觉上的冲击。江潮之形、之势从视觉、听觉震撼人心。
  作者在表现钱塘江大潮时,重点不在观字,而在绘“江潮”之形、之势。不仅如此,作者还着意表现江潮多重之“变”:潮声之变。潮声从“隆隆”到“越来越响”,再到“山崩地裂”,声势惊人;潮头之变,从“白线”到“水墙”,再到“白色战马”;潮势之变,从“拉长”到“变粗”,再到“翻滚”“浩浩荡荡”,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对“江潮”的认识,绝不是一个“观”字能够言尽。
  因此,扣词教学不仅仅需要观照题目本身,更应与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使题目、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扣词中抓住文本阅读的重点,抓住关键信息。正确的扣词教学,应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观照,不能以一个题目或者词语一以盖之。
  三、复议“观余潮”,仍为“江潮”
  观余潮是文章的收尾之笔,作者渐次描写了潮水退去的情境,虽然描绘不如潮来时细致,但也充分表现出余潮的特点,使钱塘江大潮体现出两重审美效果。该部分作者借助视觉、借助“观”字来写,但又不仅仅依靠“观”字,也写了听觉“风号浪吼”,落脚点仍在“江潮”。这部分可以围绕“江潮”引领学生展开审美学习活动:结合全文,你感受到作者笔下钱塘江大潮怎样的美?
  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片面性审美的现象,过于关注大潮的澎湃之美,忽视其静态之美。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借助问题,学生不难梳理出时间的顺序,按照潮来前、潮来和退潮先后顺序描写。借助写作顺序再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之美:无论是潮来之时,还是潮來之前、潮水退去,都表现出大潮的美,分别是怎样的美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样,学生在感受钱塘江大潮之美时,就不会出现审美偏差,而是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未起之时与退潮之后的静态之美,潮来之时的汹涌澎湃之美,让学生了解到钱塘江大潮丰富的审美内涵。
  因此,扣词教学不应聚焦局部,而应观照文章整体立意,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关注文本立意。如此,扣词教学才能尽可能避免偏颇,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深度“悟江潮”,体悟“匠意”
  《观潮》一课教学,显然不是止于“观”,“观”字停留在信息输入环节,学生借助“观”字对“江潮”的认识还没有内化。教师应围绕“江潮”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对“江潮”进行整合,再从文本中走出来,与自我对话,阐发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认识,从而在自我对话过程中体悟蕴藏在文本中的“匠意”。
  在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之美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读完全文,你能不能运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钱塘江大潮?学生很容易找出“天下奇观”一词。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写一句或者一段抒情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总体评价、感受等。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促进学生自我对话,在对话文本、对话作者的过程中,形成对钱塘江大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在交流评价时,将阅读与练笔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抒情的语言让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得到充分的表达。
  总之,扣词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运用得当能够起到支点作用。然而,扣词教学应改变教学设计的狭隘性,将所扣之词与文章题目、文章内容和文本整体立意等有机关联起来,不能简单草率,方能引领学生渐入文本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古老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巨著,堪称欧洲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奥德赛》。  背景故事:  在希腊的密尔弥多涅斯国王、大英雄珀琉斯和海神西蒂斯结婚时,设宴邀请奥林帕斯众神,可独独忘掉了争吵女神厄里斯,厄里斯出于愤慨,在他们的婚礼上丢下了一个“引起争吵的金苹果”,上有“献给最美丽的女神”的字样。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芙洛蒂特都想争得这一殊荣,宙斯便让他们到
期刊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最富于灵气。在校园文学方兴未艾的今天,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下面就同学们如何去读现代诗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同学们有天然的感召力,因此诗歌容易被大家接受。引导学生欣赏诗,创造诗意的生
期刊
采摘集  Writers are well-known for their power of invention and imagination.  --Andersen, The Nightingale  作家以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闻名。  --安徒生,《夜莺》  《夜莺》是安徒生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作品。他把自然的生物与机械仿造品做了有趣的比较和批判。这句话不仅是恭维,而且还有嘲讽的意味。  Tea
期刊
如果人们不喜欢你,往往是由于你的过错。也许你太苛刻,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谁同你在一起都会感到阴云密布,可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都做了些什么,看到的却是办公室的人相约去酒吧小聚,唯独没有邀请你。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太爱抱怨你抱怨自己做了很多可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神经质地认为自己要感冒了,结果就真的感冒了(大多数惯于抱怨者同时还患有疑病症);你抱怨姐姐送给你的连衣裙小了三码,抱怨连衣
期刊
档案:科幻片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摄制  1982年彩色/宽银幕115分钟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梅莉莎·马西森  摄影:艾伦·达文  主演:亨利·托马斯(饰伊利奥特)  迪伊·华莱世(饰玛丽)  皮特·克伊特(饰基斯)  罗伯特·麦克诺儿顿(饰迈克尔)  获奖情况:1982年获美国影艺学院最佳视  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  和最佳原作音乐四项奥斯卡金像奖  故事  E.T.外星人
期刊
前几天在政治课上给自己作“心理测试”,得到一个令人叹气的结果——太直观,太过于注重自己的观点看法,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或许吧,我真是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用众人的口气说,就两个字:怪癖。  在大家开始对我用这个词的时候,我实在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拼出来的意思是“奇怪的”“习惯”。不解,我有奇怪的习惯?或许是因为在课堂上提出了不同于大家的见解吧,或许是因为在同学中不太爱出风头吧,或许是因为
期刊
这是我读初中时最后一学期的第一堂英语课。我们这些男孩子(我们学校没有女生)正翘首期待着新老师的到来。不多时,一位个头高大、相貌平常、约莫40岁的男人从教室门口走了进来。他腼腆地说:“下午好,先生们!”  他的声音里充满一种叫人意想不到的敬意,就好像他是在高等法院里发言,而不是面对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他把自己的名字--威尔马·斯通写在黑板上,之后在讲台的前沿坐下来,弓起一条长腿,用手抱住瘦瘦的膝盖。 
期刊
和诗歌、抒情散文相比,散文诗以其简短自由的特点更能充分展现心灵的律动,表达美的诗意。正如美国作家桑塔耶纳所说,它能“创造出更丰富、更美、更接近于人类本性的内在倾向,更忠实于心灵的最高希望的新的结构来”。在当代文学中,散文诗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独特地位。本期选取了中外两章写老师的散文诗,愿你在九月这个收获的季节感受芬芳的诗意。  ——编者  诲人不倦的主啊,请原谅我从事教育;原谅我僭用教师的称号,因为这
期刊
如何让散文教学有趣味?定点定篇,构建金三角模型是重要方法。金三角模型即焦点烛照式(一篇精深阅读)、两点对照式(两篇比较阅读)、散点激光式(多篇群文阅读)的综合。无论何种型、式,矛盾问题链的设计都是趣味阅读的关键。矛盾,指的是每个问题都可以在二元或三元中選择。矛盾问题链,指的是教学由彼此相关的、多元选择的、逐层深入的多个问题构成,形成综合的链式结构。  一、单篇精深阅读:焦点烛照式  《故都的秋》是
期刊
由于短篇小说受到篇幅的限制,作者在创作时往往只保留相对有限的空间,描写小说事件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言行细节。因此,对于短篇小说的阅读,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的语言文字上,而需要借助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多维角度下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下面以统编版六上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一短篇小说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进行文文解读的相关尝试。  【驱动问题一】指向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