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小叶性肺炎患者全程静脉输注同种抗生素与序贯疗法[1]应用同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进一步合理应用抗生素问题。方法 本次通过将76例需应用抗感染治疗的小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给予相当止咳、祛痰、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等。结果 常规疗法组有效率97.4%与序贯疗法组94.7%无差异(P>0.05);序贯疗法组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 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叶性肺炎,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序贯疗法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小叶性肺炎;序贯疗法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病灶多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病变起始于支气管,并向其周围所属肺泡蔓延;多见于小儿和年老体弱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听诊肺部可闻及散在的湿性啰音;小叶性肺炎多由细菌感染所致,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需抗感染治疗治疗。本研究主要探索序贯疗法对小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医疗成本等方面的优略及需注意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临床明确诊断为小叶性肺炎的患者用抗生素序贯疗法,观察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并进一步评价序贯疗法在小叶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1临床资料临床病例选择对象为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2012年78例临床患者症状、体征、X线表现等符合小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且WBC>10×109/L,需住院抗生素治疗患者。所选对象为无明确高危因素,无心力衰竭及休克等不稳定期的严重并发症,无相关药物过敏,无明确特殊病菌及耐药细菌感染,排除其他疾病者。男40例、女36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 45 ±3)岁。76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和常规疗法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症状、体温、体征、白细胞计数、X线表现等临床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 ,具有可比性。
2方法本次通过将76 例需使用抗感染治疗的小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在均给予相当的止咳、祛痰、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序贯疗法组38 例,以青霉素800u,分两次静脉滴注5日后进行剂型转换,转换时机主要依据了McCracken提出的临床标准[3]:①体温正常,至少24h;②与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已得到改善或控制;③不存在感染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④无细菌耐药的高危因素;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已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⑥无胃肠道吸收障碍,包括呕吐和腹泻等;⑦对换用的口服抗生素无过敏;改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青霉素V钾片)治疗至病愈;对照组38例,持续给予以青霉素800u,分两次静脉滴注,至病愈,两组总疗程为10-15天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副反应等,评价序贯疗法在小叶性肺炎治疗中的意义。
3评价指标:①评价疗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等变化情况判定。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阳性临床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显效: 病情明显缓解,症状基本消失, 4项中可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 症状减轻不明显;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改善或出现其他变化。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②评价住院时间。③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4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样本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性的判断标准为p<0.05。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序贯疗法组有效率94.7%,总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
表1 治疗结束时两组有效率的比较表表2疗程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n)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组别 n 疗程 住院时间
治愈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序貫疗法组 38 13±26±1
序贯疗法组 38 33 32094.7 对照组 38 12±212±2
对照组 38 35 21097.4
2.疗程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住院时间有极显著差别(P < 0. 01),但总疗程无差别。
3.副作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3讨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近年来引起多方的重视,小叶性肺炎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疾病并尽量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值得探讨的临床操作问题。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有序贯、转换、降阶梯等疗法。1987年Quintiliani[4]等人就提出了抗生素序贯疗法(sequentialantimicrobialtherapy,SAT)的概念。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是指同一抗菌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也包括同一级抗菌药物不同药物间的转换和从高一级抗菌药物转为低一级的抗菌药物的转换疗法( switch ther apy)治疗的方法;转换前提主要依据了McCracken提出的临床标准。降阶梯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经验性抢救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使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同种药物不同剂型的序贯疗法。研究过程中注意了以下问题:疗效第一,在合适的时间选适当的患者,选择适当的口服药物,注意口服抗生素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转换时间为静脉用药第5天后,且无发热、无其他并发症等。本研究显示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叶性肺炎,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是探索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一种途径,在临床应用中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治疗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 吴菊芳.抗生素序贯疗法、降阶梯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4(18):193-194
[2] 胡亚美.主编.朱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7-1178.
[3] McCracken GH. New era for orally adm inisteredantibio tics: use of sequential parenteral-oral antibiotic therapy for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Pediatr Infect D is J, 1987, 6: 951.
[4] Quintliani R,Cooper BW,Bricel,et al.Ecememicimpact of Srrearolining antibiotic Chnini Stration [J].Ann J Med,1987,82(suppl 4A):391.
姓名:翟栋春,(1978年1月),
性别:男,民族:汉,甘肃省武威市(籍贯),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内科
关键词:小叶性肺炎;序贯疗法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病灶多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病变起始于支气管,并向其周围所属肺泡蔓延;多见于小儿和年老体弱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听诊肺部可闻及散在的湿性啰音;小叶性肺炎多由细菌感染所致,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需抗感染治疗治疗。本研究主要探索序贯疗法对小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医疗成本等方面的优略及需注意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临床明确诊断为小叶性肺炎的患者用抗生素序贯疗法,观察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并进一步评价序贯疗法在小叶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1临床资料临床病例选择对象为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2012年78例临床患者症状、体征、X线表现等符合小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且WBC>10×109/L,需住院抗生素治疗患者。所选对象为无明确高危因素,无心力衰竭及休克等不稳定期的严重并发症,无相关药物过敏,无明确特殊病菌及耐药细菌感染,排除其他疾病者。男40例、女36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 45 ±3)岁。76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和常规疗法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症状、体温、体征、白细胞计数、X线表现等临床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 ,具有可比性。
2方法本次通过将76 例需使用抗感染治疗的小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在均给予相当的止咳、祛痰、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序贯疗法组38 例,以青霉素800u,分两次静脉滴注5日后进行剂型转换,转换时机主要依据了McCracken提出的临床标准[3]:①体温正常,至少24h;②与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已得到改善或控制;③不存在感染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④无细菌耐药的高危因素;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已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⑥无胃肠道吸收障碍,包括呕吐和腹泻等;⑦对换用的口服抗生素无过敏;改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青霉素V钾片)治疗至病愈;对照组38例,持续给予以青霉素800u,分两次静脉滴注,至病愈,两组总疗程为10-15天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副反应等,评价序贯疗法在小叶性肺炎治疗中的意义。
3评价指标:①评价疗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等变化情况判定。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阳性临床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显效: 病情明显缓解,症状基本消失, 4项中可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 症状减轻不明显;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改善或出现其他变化。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②评价住院时间。③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4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样本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性的判断标准为p<0.05。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序贯疗法组有效率94.7%,总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
表1 治疗结束时两组有效率的比较表表2疗程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n)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组别 n 疗程 住院时间
治愈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序貫疗法组 38 13±26±1
序贯疗法组 38 33 32094.7 对照组 38 12±212±2
对照组 38 35 21097.4
2.疗程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住院时间有极显著差别(P < 0. 01),但总疗程无差别。
3.副作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3讨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近年来引起多方的重视,小叶性肺炎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疾病并尽量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值得探讨的临床操作问题。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有序贯、转换、降阶梯等疗法。1987年Quintiliani[4]等人就提出了抗生素序贯疗法(sequentialantimicrobialtherapy,SAT)的概念。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是指同一抗菌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也包括同一级抗菌药物不同药物间的转换和从高一级抗菌药物转为低一级的抗菌药物的转换疗法( switch ther apy)治疗的方法;转换前提主要依据了McCracken提出的临床标准。降阶梯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经验性抢救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使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同种药物不同剂型的序贯疗法。研究过程中注意了以下问题:疗效第一,在合适的时间选适当的患者,选择适当的口服药物,注意口服抗生素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转换时间为静脉用药第5天后,且无发热、无其他并发症等。本研究显示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叶性肺炎,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是探索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一种途径,在临床应用中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治疗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 吴菊芳.抗生素序贯疗法、降阶梯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4(18):193-194
[2] 胡亚美.主编.朱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7-1178.
[3] McCracken GH. New era for orally adm inisteredantibio tics: use of sequential parenteral-oral antibiotic therapy for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Pediatr Infect D is J, 1987, 6: 951.
[4] Quintliani R,Cooper BW,Bricel,et al.Ecememicimpact of Srrearolining antibiotic Chnini Stration [J].Ann J Med,1987,82(suppl 4A):391.
姓名:翟栋春,(1978年1月),
性别:男,民族:汉,甘肃省武威市(籍贯),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