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帝王都,13王朝在此建都。历来有文人墨客借以诗词来寄托对古城的情感。以往只能通过课本和网络来了解这些历史遗迹,这次考古实习,穿梭在这些历史遗迹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扩大了历史视野,使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汉阳陵
所有历史遗迹中,汉阳陵是此次实习中最感兴趣一站,也是学习最多的一处,使本人对阙这一古代建筑有了系统的认识。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见图一、图二)。
根据汉阳陵博物馆介绍,考古学家经过三十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10000余座,一如当年天子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鋭、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可以说汉阳陵是中国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空前盛行的真实体现,也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初到此处,虽说阳陵没有乾陵那么壮观,但其规模的庞大也令人震撼。
如今,阳陵已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对其的保护也更加完善,对重要的遗址或文物进行了封闭式保护、修建保护建筑等。而且加强了环境绿化,此次考古实习正是3月中旬,小雨不断,绿化区已是一片嫩绿,松柏、国槐、银杏、白杨等树木围绕在周边。其地下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十分精美,是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整个保护大厅覆罩在10座外藏坑上,用封闭式结构的玻璃将文物与外界隔离,得以完整的保存。参观者可透过玻璃从不同角度欣赏大量文物遗存。展厅中成列了大量出土的陶狗、陶羊、陶鸡、塑衣式彩绘男立俑、塑衣式彩绘跽坐女俑等,造型生动,刻画传神。在参观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位老者给几位参观者讲解,相比起给我们讲解的工作人员,老者的讲解更令人深刻,我跟随听了几个展厅,老者讲解了一些随葬品,在汉朝是吃狗肉,所以那个历史时期的狗一般都养的很肥,在展厅中的陶狗的确很肥大,而且好多不同品种的,有狼狗、肉狗等,同样陶羊也很多。老者还讲解了汉服等汉朝的知识,之后和同学们讨论,原来老者是博物馆的老馆长,知识如此渊博。对于我这个虽学历史,却没实学的学生,很是敬仰,更是自愧不如老先生的一毫。除了展厅,南阙门遗址对我的吸引更多,在实习之前,对于汉阳陵的南阙门遗址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有这个遗址,对于阙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通过参观南阙门遗址保护展厅,对它们有了最初的了解。
二、南阙门遗址
1、保存现状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阳陵帝平面为方形,陵墓封土居中,四面有夯土墙围绕,夯墙中部各辟一门,筑有门阙。目前,帝陵陵园除南门阙外,东、西门阙地面各有两个高大的夯土台,二者形制、规模和南阙门基本一致。北门阙已被夷为平地,地面无遗迹可寻。汉阳陵博物馆对南阙门遗址通过修建保护建筑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遗址上修建保护建筑,该建筑本身与西汉阙门建筑相似。博物馆称该建筑为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见图三),它是一座仿古形式的建筑,分为三层,是钢结构建筑,整个遗址处于建筑之下。一层四周围墙处于遗址以外,在遗址周围形成一回字形通道,可以通观整个遗址;二层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小平台,人站在台上可以看到夯土台;站在二层能看到之前老师在考古学课上讲过一些考古名词的实物,例如:柱洞、灰坑等的真实面貌(见图四)。展厅的第三层当日未开放,根据工作人员所说,整个是一间面积较大的展室,展室南北两面各有两个门,门外有可供远眺的平台。有点遗憾未能登上去。通过该建筑既再现了汉代皇帝专用三出阙高台建筑的宏伟高大,又完整地将阙门遗址的全貌展示给后人;在一层的展厅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对南阙门遗址的发掘和保护过程的照片展示和文字介绍。因其知识量较大,未能记住多少,实习结束之后详细查阅了相关资料。
2、建筑形式
南阙门遗址的建筑形式是“阙”,据文献记载,“阙”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关于阙的定义,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崔豹《古今注》云: “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远观,故为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焉”。《水经注》引白虎通曰:“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从古人对阙的三种定义来看,阙最重要的用途乃是“别尊卑”,只有高等级的建筑前方可立阙。在《三辅黄图》对此也有记载:“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这里阙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这样阙便成了国家和天子的象征阙。在古代有“观”、“门观”、“象魏”、“绖皇”、“窒皇”、“皇”等别称。
汉朝时期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墓以及学校、井泉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加强建筑组群的庄重感。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高贵。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北京紫禁城午门左右两侧向前凸出的部分,是保存最为完整的阙的实物。根据阙依附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城阙、宫室阙、宅第阙和祠庙阙、陵墓阙等五种。南阙门遗址应属于陵墓阙。
据学者的研究,阙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必须有依附的主体建筑,且其规模和等级一般较高,但不能单独存在,否则不能称之为阙;其二,成双出现,左右对称,“中央阙然为道”,有供出入的通道;其三,位置多在主体建筑的前方,和门的关系密切,两侧或有垣墙相连,或独立存在;其四,建筑物较为高大、巍峨,有些可以登高远望。根据南阙门遗址的复原图,南阙门基本符合阙的以上特点,其依附的主体建筑是规模庞大的景帝陵;东西两座建筑群左右对称,且建筑形态相同;位于帝陵封土南侧110 米处,两侧与陵园南墙相连,中间有进出陵园的通道和大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东西跨度134 米,高达6米。
总之,通过参观汉阳陵的遗址保存,再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收获了不少,對阙的历史以及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价值有了系统的了解。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学生,除了学习历史史实外,还应亲身去历史遗迹走走,近距离去了解历史细节,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传承历史。此次西安考古实习之旅,深刻体会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我今后学习历史的动力。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帝王都,13王朝在此建都。历来有文人墨客借以诗词来寄托对古城的情感。以往只能通过课本和网络来了解这些历史遗迹,这次考古实习,穿梭在这些历史遗迹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扩大了历史视野,使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汉阳陵
所有历史遗迹中,汉阳陵是此次实习中最感兴趣一站,也是学习最多的一处,使本人对阙这一古代建筑有了系统的认识。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见图一、图二)。
根据汉阳陵博物馆介绍,考古学家经过三十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10000余座,一如当年天子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鋭、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可以说汉阳陵是中国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空前盛行的真实体现,也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初到此处,虽说阳陵没有乾陵那么壮观,但其规模的庞大也令人震撼。
如今,阳陵已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对其的保护也更加完善,对重要的遗址或文物进行了封闭式保护、修建保护建筑等。而且加强了环境绿化,此次考古实习正是3月中旬,小雨不断,绿化区已是一片嫩绿,松柏、国槐、银杏、白杨等树木围绕在周边。其地下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十分精美,是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整个保护大厅覆罩在10座外藏坑上,用封闭式结构的玻璃将文物与外界隔离,得以完整的保存。参观者可透过玻璃从不同角度欣赏大量文物遗存。展厅中成列了大量出土的陶狗、陶羊、陶鸡、塑衣式彩绘男立俑、塑衣式彩绘跽坐女俑等,造型生动,刻画传神。在参观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位老者给几位参观者讲解,相比起给我们讲解的工作人员,老者的讲解更令人深刻,我跟随听了几个展厅,老者讲解了一些随葬品,在汉朝是吃狗肉,所以那个历史时期的狗一般都养的很肥,在展厅中的陶狗的确很肥大,而且好多不同品种的,有狼狗、肉狗等,同样陶羊也很多。老者还讲解了汉服等汉朝的知识,之后和同学们讨论,原来老者是博物馆的老馆长,知识如此渊博。对于我这个虽学历史,却没实学的学生,很是敬仰,更是自愧不如老先生的一毫。除了展厅,南阙门遗址对我的吸引更多,在实习之前,对于汉阳陵的南阙门遗址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有这个遗址,对于阙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通过参观南阙门遗址保护展厅,对它们有了最初的了解。
二、南阙门遗址
1、保存现状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阳陵帝平面为方形,陵墓封土居中,四面有夯土墙围绕,夯墙中部各辟一门,筑有门阙。目前,帝陵陵园除南门阙外,东、西门阙地面各有两个高大的夯土台,二者形制、规模和南阙门基本一致。北门阙已被夷为平地,地面无遗迹可寻。汉阳陵博物馆对南阙门遗址通过修建保护建筑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遗址上修建保护建筑,该建筑本身与西汉阙门建筑相似。博物馆称该建筑为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见图三),它是一座仿古形式的建筑,分为三层,是钢结构建筑,整个遗址处于建筑之下。一层四周围墙处于遗址以外,在遗址周围形成一回字形通道,可以通观整个遗址;二层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小平台,人站在台上可以看到夯土台;站在二层能看到之前老师在考古学课上讲过一些考古名词的实物,例如:柱洞、灰坑等的真实面貌(见图四)。展厅的第三层当日未开放,根据工作人员所说,整个是一间面积较大的展室,展室南北两面各有两个门,门外有可供远眺的平台。有点遗憾未能登上去。通过该建筑既再现了汉代皇帝专用三出阙高台建筑的宏伟高大,又完整地将阙门遗址的全貌展示给后人;在一层的展厅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对南阙门遗址的发掘和保护过程的照片展示和文字介绍。因其知识量较大,未能记住多少,实习结束之后详细查阅了相关资料。
2、建筑形式
南阙门遗址的建筑形式是“阙”,据文献记载,“阙”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关于阙的定义,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崔豹《古今注》云: “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远观,故为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焉”。《水经注》引白虎通曰:“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从古人对阙的三种定义来看,阙最重要的用途乃是“别尊卑”,只有高等级的建筑前方可立阙。在《三辅黄图》对此也有记载:“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这里阙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这样阙便成了国家和天子的象征阙。在古代有“观”、“门观”、“象魏”、“绖皇”、“窒皇”、“皇”等别称。
汉朝时期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墓以及学校、井泉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加强建筑组群的庄重感。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高贵。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北京紫禁城午门左右两侧向前凸出的部分,是保存最为完整的阙的实物。根据阙依附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城阙、宫室阙、宅第阙和祠庙阙、陵墓阙等五种。南阙门遗址应属于陵墓阙。
据学者的研究,阙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必须有依附的主体建筑,且其规模和等级一般较高,但不能单独存在,否则不能称之为阙;其二,成双出现,左右对称,“中央阙然为道”,有供出入的通道;其三,位置多在主体建筑的前方,和门的关系密切,两侧或有垣墙相连,或独立存在;其四,建筑物较为高大、巍峨,有些可以登高远望。根据南阙门遗址的复原图,南阙门基本符合阙的以上特点,其依附的主体建筑是规模庞大的景帝陵;东西两座建筑群左右对称,且建筑形态相同;位于帝陵封土南侧110 米处,两侧与陵园南墙相连,中间有进出陵园的通道和大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东西跨度134 米,高达6米。
总之,通过参观汉阳陵的遗址保存,再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收获了不少,對阙的历史以及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价值有了系统的了解。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学生,除了学习历史史实外,还应亲身去历史遗迹走走,近距离去了解历史细节,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传承历史。此次西安考古实习之旅,深刻体会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我今后学习历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