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对“90后”大学生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讲授中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性 整体性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2005年推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原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之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受众较以前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今,“90后”大学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念最为多样化的时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显得独立自信、个性张扬、灵活务实。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诸如QQ、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互通信息、表达观点,新媒体的快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当前青年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也更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1]。这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和回应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要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务实的特点,在“原理”课课堂中,注重透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之兴趣
熟悉“原理”课教学实际的人都清楚:在“05方案”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课并不最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因此,魅力“原理”课课堂首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笔者的体会而言,教师可从两个世纪之交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切入,从近些年来的“马克思热”中让学生从全球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早在1989年,面对危机重重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弗朗西斯·福山曾满怀信心地要给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画上一个句号,声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以“历史的终结”这一极其大胆的论断而轰动一时。而数十年后,人们不仅惊奇地发现历史并没有终结,而且一再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价值。从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千年思想家”评选到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论》一书作为最佳圣诞节礼物在国外脱销,西方国家的公众、学者和寝食难安的财长们都成为马克思的粉丝,这些学生平日甚少关注的有趣新闻都能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教师进一步选取恰当的事例展示马克思主义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后,“90后”的大学生将在雄辩的事实面前意识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拥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根源,也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多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依然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依然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所在。跳脱陈旧狭隘的思维束缚,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真知科学理论之内涵
有人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让“90后”学生科学地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切实感受到真理性,从而体验到“原理”课堂魅力的基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当代历史及国人命运产生了深刻而现实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对“90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在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国民教育中都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而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由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的原因,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熟知”而不“真知”。提到马克思主义,学生头脑中会有些零散的印象,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是片面的。因此,“原理”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上,不能满足于对物质、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零碎论述,而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从整体上展开对原理的阐释,让学生在“真懂”的基础上理性认同。
马克思自己曾明确表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间是有严密的逻辑联系的,其本身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哲学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然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正如列宁所言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这是我们讲授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原理”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要在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相互贯通中、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向学生解释基本概念和规律,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之间、规律之间、原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也要避免强调体系的完整性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着边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内在生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性认同和价值共鸣。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启发学生体验科学理论之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马克思的名言直白地道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现实需要而诞生的,是在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长期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这种与生俱来的实践性,与社会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富有魅力的“原理”课课堂就必须是面向现实世界,面向实践,面向人自身的。
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非常广泛,国际形势、经济走势、道德危机、生态环境、科技伦理等都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试图面对和解析这一切时,尤其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作用正在于它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增强“原理”课堂魅力的关键点。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开设“原理”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而是在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具体地解读个人成长、社会现实、国际形势等“90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直面现实、探索和解决问题中让相对务实的“90后”大学生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价值。“90后”大学生相信自我,富有主见,课堂中应多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同学辩论、师生互动体会思维碰撞出的美妙火花,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之于自我成长、社会变革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培.协同性、针对性、感受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5.
[3]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性 整体性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2005年推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原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之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受众较以前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今,“90后”大学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念最为多样化的时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显得独立自信、个性张扬、灵活务实。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诸如QQ、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互通信息、表达观点,新媒体的快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当前青年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也更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1]。这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和回应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要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务实的特点,在“原理”课课堂中,注重透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之兴趣
熟悉“原理”课教学实际的人都清楚:在“05方案”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课并不最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因此,魅力“原理”课课堂首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笔者的体会而言,教师可从两个世纪之交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切入,从近些年来的“马克思热”中让学生从全球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早在1989年,面对危机重重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弗朗西斯·福山曾满怀信心地要给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画上一个句号,声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以“历史的终结”这一极其大胆的论断而轰动一时。而数十年后,人们不仅惊奇地发现历史并没有终结,而且一再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价值。从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千年思想家”评选到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论》一书作为最佳圣诞节礼物在国外脱销,西方国家的公众、学者和寝食难安的财长们都成为马克思的粉丝,这些学生平日甚少关注的有趣新闻都能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教师进一步选取恰当的事例展示马克思主义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后,“90后”的大学生将在雄辩的事实面前意识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拥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根源,也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多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依然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依然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所在。跳脱陈旧狭隘的思维束缚,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真知科学理论之内涵
有人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让“90后”学生科学地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切实感受到真理性,从而体验到“原理”课堂魅力的基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当代历史及国人命运产生了深刻而现实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对“90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在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国民教育中都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而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由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的原因,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熟知”而不“真知”。提到马克思主义,学生头脑中会有些零散的印象,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是片面的。因此,“原理”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上,不能满足于对物质、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零碎论述,而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从整体上展开对原理的阐释,让学生在“真懂”的基础上理性认同。
马克思自己曾明确表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间是有严密的逻辑联系的,其本身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哲学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然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正如列宁所言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这是我们讲授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原理”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要在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相互贯通中、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向学生解释基本概念和规律,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之间、规律之间、原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也要避免强调体系的完整性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着边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内在生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性认同和价值共鸣。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启发学生体验科学理论之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马克思的名言直白地道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现实需要而诞生的,是在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长期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这种与生俱来的实践性,与社会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富有魅力的“原理”课课堂就必须是面向现实世界,面向实践,面向人自身的。
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非常广泛,国际形势、经济走势、道德危机、生态环境、科技伦理等都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试图面对和解析这一切时,尤其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作用正在于它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增强“原理”课堂魅力的关键点。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开设“原理”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而是在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具体地解读个人成长、社会现实、国际形势等“90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直面现实、探索和解决问题中让相对务实的“90后”大学生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价值。“90后”大学生相信自我,富有主见,课堂中应多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同学辩论、师生互动体会思维碰撞出的美妙火花,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之于自我成长、社会变革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培.协同性、针对性、感受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5.
[3]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