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错解档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向量部分概念多、公式多、运算法则多,向量的运算与实数的运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向量的特征,抓住向量的本质.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们在向量学习中存在概念不清、错误类比、以偏概全、对公式(性质)记忆混淆等所导致的错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对概念理解不清而致错
  例1给出下列说法:①若AB=DC,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②若AB,CD满足|AB|>|CD|,且AB与CD同向,则AB>CD;③若a=b,b=c,则a=c;④若a∥b,b∥c,则a∥c;⑤在△ABC中,若AB·BC>0,则△ABC是钝角三角形.正确的序号是.
  错解:∵AB=DC,∴AB
  瘙 綊 DC.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①对;
  又∵|AB|>|CD|,∴AB>CD,故②对;
  根据平行的传递性知④对.
  因此,正确的序号是①②④.
  剖析:①判断错误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向量相等的概念,因为AB=DC时,A,B,C,D四点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②判断错误是因为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④判断错误是因为b=0时,a与c不一定平行.
  正解:两个向量相等,必须同向且等长,故③正确;AB·BC>0,则AB与BC的夹角为B的补角是锐角,所以B是钝角,故⑤正确.
  故填③⑤.
  特别提醒:要正确解答有关向量的辨析题,必须准确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及相关的运算法则,并注意区分与实数概念、运算法则的不同.
  二、忽视向量共线时的特殊情况
  例2已知向量a、b、c在同一平面内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并且|a|=1,|b|=2,|c|=3,求向量a+b+c的模.
  错解:由已知可知a、b、c都为非零向量.又它们两两所成的角相等,故所成的角为120°,而(a+b+c)2=12+22+32+2×1×2cos120°+2×1×3cos120°+2×2×3cos120°=3,所以|a+b+c|=3.
  剖析:向量a、b、c在同一平面内两两所成的角相等,有两种情况,即成120°的角或成0°的角,所以上述解答忽视了a、b、c共线同向的情况,所以要分类讨论.
  正解:①当a、b、c不共线时,解答同上.
  ②当a、b、c共线同向时,即a、b、c两两所成的角为0°时,|a+b+c|=|a|+|b|+|c|=1+2+3=6.
  综上所述向量a+b+c的模为3或6.
  特别提醒: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等向量,而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规定:0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三、不考虑向量夹角的范围及相应两个向量的方向而致错
  例3已知a=(k,6),b=(3,2),设a与b的夹角为θ,要使θ为锐角,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θ为锐角,
  ∴cosθ>0,
  ∴a·b=|a||b|cosθ>0,
  得3k+6·2>0,即k>-4.
  剖析:本题误以为两非零向量a与b的夹角为锐角的充要条件是a·b>0.事实上,两向量的夹角θ∈[0,π],当θ=0时,有cosθ=1>0,对于非零向量a与b仍有a·b>0.
  正解:由θ为锐角,得cosθ>0且cosθ≠1,
  ∴a·b=|a||b|cosθ>0,
  得3k+6·2>0,即k>一4.
  若a平行b则2k-6·3=0,
  即k=9,此时cosθ=1,与θ为锐角相矛盾,
  ∴k≠9.
  综上,k>-4且k≠9.
  特别提醒:要正确解答向量夹角问题,需注意三个方面:(1)明确向量夹角与其余弦值的符号关系;(2)把握两个向量的方向;(3)明确向量夹角的范围.
  四、混淆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乘法而致错
  例4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且向量a+3b与7a-5b垂直,向量a-4b与7a-2b垂直,求向量a与b的夹角.
  错解:由题意得(a+3b)·(7a-5b)=0,(a-4b)·(7a-2b)=0,
  即7a2+16a·b-15b2=0,7a2-30a·b+8b2=0,
  两式相减得46a·b-23b2=0,移项后两边再同时除以b,得2a=b.
  则a与b同向,故向量a与b的夹角为0.
  剖析:本题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实数)导致解题错误,如(3,2)·(1,0)=(3,1)·(1,0)时,(3,2)≠(3,1).
  正解:由前知b2=2a·b.
  代入7a2+16a·b-15b2=0得a2=2a·b,
  ∴a2=b2=2a·b,
  故cosθ=a·b|a|·|b|=12|a|2|a|2=12.
  ∴θ=60°.
  特别提醒: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的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解答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时要注意运算律或运算法则上的区别,不要受到实数的积形成的定势思维的影响,特别要注意:(1)向量等式两边不能同除;(2)|a|2=|b|2只能得出|a|=|b|,不能得出a=b或a=-b;(3)实数0与向量的积为向量0等.
  五、误用向量的加、减法而致错
  例5四边形ABCD是以向量AB=m,AD=n为边的平行四边形,O是其对角线的交点,M是BD上的一点,且DM=14DO,试用m,n表示AM.
  错解:∵DB=AD-AB=n-m.
  DM=14DO=18DB=18n-18m,   ∴AM=AD+DM=n+18n-18m=98n-18m.
  剖析:根据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两个向量相减,所得向量是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所得的向量.
  正解:∵DB=AB-AD=m-n,
  DM=14DO=18DB=18m-18n,
  ∴AM=AD+DM=78n+18m.
  特别提醒:运用向量加法与减法时要注意:(1)两个向量相减所得向量的方向;(2)进行加法时必须首尾相接,所得向量方向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3)注意向量加减法与实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和法则的区别.
  六、忽视向量的方向性
  例6如右图,A1,A2,…,A8是⊙O上的8个等分点,而在以A1,A2,…,A8及圆心O这9个点中任意两点为起点与终点的向量中,模等于半径的向量有多少个?模等于半径的2倍的向量有多少个?
  错解:(1)由已知可得:八边形A1A2…A8是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均与⊙O的半径不相等,所以模等于半径的向量只能是OAi,因此模等于半径的向量共有8个;
  (2)以A1,A2,…,A8为顶点的⊙O的内接正方形有两个,一是正方形A1A3A5A7,另一个是正方形A2A4A6A8,在题目所述的向量中,只有这两个正方形的边的长度为半径的2倍,所以模等于半径2倍的向量共有4×2=8个.
  剖析:本题考查了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计算两向量的个数时,容易漏掉每条边相对应两个向量这一点.(1)由已知可得:八边形A1A2…A8是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均与⊙O的半径不相等,所以模等于半径的向量只能是OAi与AiO两类.(i=1,2,…,8)
  (2)⊙O内接正方形的边长是半径的2倍,所以应考虑与圆心O成90°的圆心角的两端的点的向量个数.
  正解:(1)模等于半径的向量只有两类,一类是OAi(i=1,2,…,8)共8个;另一类是AiO(i=1,2,…,8)也有8个,两类合计16个.
  (2)以A1,A2,…,A8为顶点的⊙O的内接正方形有两个,一是正方形A1A3A5A7,另一个是正方形A2A4A6A8,在题目所述的向量中,只有这两个正方形的边(看成是有向线段,每一边对应两个向量)的长度为半径的2倍,所以模等于半径的2倍的向量共有4×2×2=16个.
  特别提醒:向量与实数的不同就在于:向量具有方向性,常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七、忽视向量三角形法则的适用范围
  例7若|AB|=8,|AC|=5,则|BC|的取值范围是.
  错解:∵|BC|=|AC-AB|,
  而根据AC=AB+BC,应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得A,B,C构成三角形.
  |AB|-|AC|<|BC|<|AC|+|AB|,
  ∴3<|BC|<13.
  剖析:A,B,C三点不一定构成三角形,应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求和.不一定三点构成三角形,三点共线也可以用三角形法则,本题应注意三点共线的情况.
  正解:由以上分析知:3≤|BC|≤13.
  特别提醒:要分清向量是向量,模是模.A,B,C三点不构成三角形,也可以应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求和.
  八、忽视向量夹角范围致误
  例8已知向量a=(2cosα,2sinα),α∈(π2,π),b=(0,-1),则a与b的夹角为()
  A. 3π2-αB. α+π2
  C. α-π2D. α
  错解:∵a·b=|a||b|cos
  ∴cos=a·b|a||b|=-2sinα2=sin(-α)=cos(π2+α).故选B.
  剖析:∵∈[0,π],而α∈(π2,π),∴α+π2∈(π,3π2).
  故α+π2不可能是a与b的夹角.
  正解:∵a·b=|a||b|cos
  ∴cos=a·b|a||b|=-2sinα2=sin(-α)=cos(3π2-α).
  又∵α∈(π2,π),∴3π2-α∈(π2,π),
  ∴a与b的夹角为3π2-α.故选A.
  特别提醒:两向量之间夹角范围是[0°,180°],其中,0°表示两向量同向,180°表示两向量反向.
其他文献
近两年高考命题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完成了由话题或命题作文向新材料作文的悄然“变脸”,在文体上命题人虽然强调文体不限(或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是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因其富含思想含量及思辨色彩,大多数更适合选择议论文体来作文。而议论文的结尾是延伸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展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之一,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精心设计一个让阅卷老师点赞的结尾十分重要,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因此考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部分考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到气氛庄严的考场,他们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怎样调
期刊
一  大学生手写简历400字中错24个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让人们对于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倍感珍惜。近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蔡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简历而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在她的400字手写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而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么多错别字。”毕业于重庆主城一所二本大学的小蔡,
期刊
我们知道,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那么“分类讨论”是如何引发的呢?让我们来“探源”.  一、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  友情提示:一般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动引发的讨论
期刊
自2008年江苏省实施新课标高考以来,函数综合题都是以压轴题的形式考查的,试题难度较大,命题角度新颖,需要考生把生疏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导数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交汇综合,最值得关注.本文列举几例,供同学们备考之用.  一、利用导数解决方程根的问题  本类问题主要包括:①确定零点,图象交点及方程解的个数问题;②应用零点、图象交点及方程解的存在情况,求
期刊
导数内容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它是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值域与最值)的有力工具,在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中应用广泛,但如果对导数概念、运算、性质理解不深刻,就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本文结合具体例子对几种常见的错误予以剖析.  故图象是孤立的点,而可导的前提必须图象连续,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对概念本质的理解,防止出现混淆的错误.  同学们出现这
期刊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在数学解题时,如能从某一有利的角度去观察数学对象,往往更能看出问题所蕴含的特定背景,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产生联想,使问题能简捷明快地获得解决.  一、联想立几,灵活解题
期刊
一、单项填空(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The old temple the 19th century is being rebuilt.  A. being dated back toB. to being dated from  C. dating back toD. going back in time to  2. The girl forward to buying a
期刊
言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那些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有意义的,向人们揭示一定道理的言语,或流传于世的谚语、格言等等。  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四川卷“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福建卷“面对空谷”;2013年浙江卷三位名人对“童真”的解读,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为什么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上海
期刊
一、填空题  1.抛物线y=mx2的准线方程为y=2,则m的值为 .  2.若函数f(x)=a-x+x+a2-2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3.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 .  4.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5.已知向量a的模为2,向量e为单位向量,e⊥(a-e),则向量a与e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