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传统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创新集群的影响下,高校计算机专业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写好“奋进之笔”,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追求。本科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健全管理机制,上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综合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依旧突出。
一、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计算机专业是一种知识十分密集、技术十分集中的重要专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则能够让学生的创业创新更加顺畅,解决过去几年间严重的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计算机专业的改革能够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地存在,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是未来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各种操作方式很快就会被取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导向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能够改变过去学生发展方向单一的问题,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对计算机专业教育全流程进行逐一调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同时拥有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化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需求。
二、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多数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计算机这项技术的整体发展步伐,当前全球化影响促使计算机这项技术实现飞速发展,而且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进行较大改变,对于融入计算机教学中更是落后于当前时代发展,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如今,计算机专业中的课程内容缺少新颖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与知识层面全都存在着一定差距,难以与社会进行顺利融合。
(二)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学生虽然通过若干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形成了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实践能力,但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历练,创新意识尚未形成,同时缺乏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导致学生创新素养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三、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拓宽校企合作空间,搭建产教合作平台
与企业的产教融合是实施协同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科研实力不强的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从企业的主要业务角度看,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可分为技能培训型、生产型两种类型,其校企合作特点各有不同。其中与培训型企业的合作内容主要是由企业派有实战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对真实的项目进行复现,与生产型企业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熟悉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由于IT行业的特点,生产型企业规模偏小,且生产项目周期較长,需要较熟练的技术。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接收实习生的规模偏小,效果好的生产实训难以大规模开展。对于培训型企业来说,每次可接收实践训练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可以大规模开展。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思维定式,发表独到的见解。例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讲授“网页制作”课程时,可以选取学生熟知的网易、新浪等网站作为参考,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质疑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此外,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大数据信息拓展教学渠道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互联网构建相关教育平台,落实对学生的学术教育讲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渠道,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应该结合大数据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并将各种教学资源融入到互联网平台中,补充教材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方法,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了解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样能够更好促进学习成果,提高教学价值。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创新信心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创新信心和创新能力。首先,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别评价,可以采用小组评审、个人私信交流、多表扬少批评等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丰富考核评价内容,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并通过口头表述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最后,加强用人单位评价,院校建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数据库,跟踪、调查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以此为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改革思路。
(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及创新
计算机专业实践性非常强,针对学校而言,需要强化实践教学。但是,如今很多学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对应的教学内容非常多,但课时相对较少,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压力。为此,教学期间,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梳理以及取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强化学生教育。同时,计算机专业当中教师还可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从实践效果来看,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是一门实践类课程。按照“兴趣驱动、课堂内化、实践强化”的原则,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训练与实践,实施团队合作,参加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以赛代练,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先进人才的主阵地,计算机专业更是高精尖人才的摇篮,只有尽快扭转传统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进行创新创业导向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谢新华,李浪.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3):162-163+170.
[2]罗明生.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家庭科技,2020(10):37-39.
[3]何义林.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8):66-67.
[4]张书锋,尤澜涛.计算机教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初探[J].数码世界,2020(09):180-181.
[5]潘鹏飞,张豪.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0,49(06):68-69.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写好“奋进之笔”,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追求。本科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健全管理机制,上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综合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依旧突出。
一、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计算机专业是一种知识十分密集、技术十分集中的重要专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则能够让学生的创业创新更加顺畅,解决过去几年间严重的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计算机专业的改革能够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地存在,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是未来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各种操作方式很快就会被取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导向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能够改变过去学生发展方向单一的问题,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对计算机专业教育全流程进行逐一调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同时拥有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化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需求。
二、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多数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计算机这项技术的整体发展步伐,当前全球化影响促使计算机这项技术实现飞速发展,而且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进行较大改变,对于融入计算机教学中更是落后于当前时代发展,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如今,计算机专业中的课程内容缺少新颖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与知识层面全都存在着一定差距,难以与社会进行顺利融合。
(二)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学生虽然通过若干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形成了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实践能力,但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历练,创新意识尚未形成,同时缺乏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导致学生创新素养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三、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拓宽校企合作空间,搭建产教合作平台
与企业的产教融合是实施协同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科研实力不强的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从企业的主要业务角度看,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可分为技能培训型、生产型两种类型,其校企合作特点各有不同。其中与培训型企业的合作内容主要是由企业派有实战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对真实的项目进行复现,与生产型企业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熟悉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由于IT行业的特点,生产型企业规模偏小,且生产项目周期較长,需要较熟练的技术。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接收实习生的规模偏小,效果好的生产实训难以大规模开展。对于培训型企业来说,每次可接收实践训练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可以大规模开展。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思维定式,发表独到的见解。例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讲授“网页制作”课程时,可以选取学生熟知的网易、新浪等网站作为参考,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质疑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此外,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大数据信息拓展教学渠道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互联网构建相关教育平台,落实对学生的学术教育讲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渠道,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应该结合大数据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并将各种教学资源融入到互联网平台中,补充教材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方法,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了解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样能够更好促进学习成果,提高教学价值。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创新信心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创新信心和创新能力。首先,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别评价,可以采用小组评审、个人私信交流、多表扬少批评等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丰富考核评价内容,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并通过口头表述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最后,加强用人单位评价,院校建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数据库,跟踪、调查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以此为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改革思路。
(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及创新
计算机专业实践性非常强,针对学校而言,需要强化实践教学。但是,如今很多学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对应的教学内容非常多,但课时相对较少,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压力。为此,教学期间,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梳理以及取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强化学生教育。同时,计算机专业当中教师还可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从实践效果来看,计算机创新能力训练是一门实践类课程。按照“兴趣驱动、课堂内化、实践强化”的原则,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训练与实践,实施团队合作,参加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以赛代练,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先进人才的主阵地,计算机专业更是高精尖人才的摇篮,只有尽快扭转传统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进行创新创业导向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谢新华,李浪.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3):162-163+170.
[2]罗明生.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家庭科技,2020(10):37-39.
[3]何义林.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8):66-67.
[4]张书锋,尤澜涛.计算机教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初探[J].数码世界,2020(09):180-181.
[5]潘鹏飞,张豪.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0,49(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