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本文通过对提高体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拓展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选用的能力、提升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能力等三条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的初步探索,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能力;路径;选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49-03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一般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以直接感知為主的、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等五类。教学方法是属于怎么教的范畴,只有提升正确理解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教给谁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决定怎么教的正确方向,才有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可能性。体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独特性,也影响着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笔者多年从事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总结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三条路径。
一、抓原点:提高体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
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教材意义准确、透彻和精辟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读是教学基础的基础,是教学的“原点”。其实“文本”是在于告诉我们“怎么看”和“怎么想”,“怎么看”决定了“怎么办”;“怎么想”影响着“怎么做”。千重要万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就没法。其实教材属于“文本”,可见只有正确的解读文本之后实施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呢?
1.要有“前人”立场
“文本”是经过历史文化积淀而传承下来的,是“前人”智慧积累的结晶,具有学科本身的“原始或原点价值”。只有深入正确解读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准确设计教学方法。如人教社1981年3月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材对“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的第一句表述“当快速运球不能摆脱防守时,可运用急停,当对方也跟着急停时再急起超越对方”。这句话表明“运球急停急起”是突破技术,是在快速运球不能摆脱防守的情景下,可用急停急起节奏变化来超越对方。在这样的文本解读“前思考”下,设计教学方法就会把“运球急停急起”置身于篮球运动动态情境中进行练习设计,而不会只注重技术本身却忽视运用,或者甚至把急停和急起分开设计练习。
2.要有专业立场
教师已经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拥有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立场就是通过教师的转化,把外显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内在的知识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根据对学科专业知识正确的理解,对学科文本精确理解,设计教学方法。如“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表述中有一句是“运球急停时,可采用两步急停法,按拍球的上方,将球控制在体侧,同时降低重心,用腿和异侧臂护球”。只有教师精确把握两步急停就是跨步急停,以及跨步急停的动作要领。在设计“运球急停急起”教学方法时,会重点关注急停的动作准确性,而不会仅仅停留在提示学生降低重心的表层上。
3.要有学生立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和动作发展方面有一定规律性,也有较大差异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学会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只有站在学生立场,读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动作发展规律。做到内化吸收“前人”的思维方法、还原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稚化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如肩肘倒立动作方法是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其中翻臀、展髋、夹肘的术语很抽象化,小学生难以理解。一位老师在五年级教学中基于学生“认识时间”思维起点,设计了“十二点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叠表示翻臀,“六点钟”的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表示展髋,“上发条”表述夹肘。把学生认知和动作形象结合在一起去设计教学方法,完美展现了运用教学方法的兴趣性和有效性。
二、寻基点:拓展体育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学三要素是教师、教材内容、学生。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高效率传授给学生。说明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体育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其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追求有效教学。必须要明白教学方法与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教学方法与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三者关系的“基准点”,寻找选用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风格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有效“基准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找到正确的“基准点”,运用适宜方法,实施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结果。
1.根据教材内容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呈现出各种运动项目,每一项运动项目中就有许多的技术性动作,这样的技术构成了该项目的技术体系。要认清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技术性与选用教学方法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一,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选用教学方法。不同性质的体育教材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单杠、双杠、跳箱等器械体操项目可以选用分解教学法;游泳、轮滑等则必须选用分解教学法;短跑、耐久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就更加适宜选用完整教学法。又如在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中,可以使用“领会教学法”;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跨栏跑等一些比较枯燥项目可以选用“游戏教学法”。总之,应该在教材分析基础上,根据教材不同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选用教学方法。体育技术动作教学,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动作阶段的选用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应选用完整动作示范和分解动作示范相结合、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相结合、关键性示范和难点示范相结合、启发鼓励和示范相结合、示范和讲解相结合。在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应选用突出重点示范和讲解、纠正错误动作与示范相结合、纠正错误动作与辅助练习相结合;在巩固动作阶段应选用放大示范、特色对比示范、手势对比示范。 第三,根据运动技术的要求选用教学方法。体育教材内容中有大量的技术性动作需要对学生进行传授,从完整性理解,一个体育动作有多少个环节技术和衔接技术;从规范性理解,还包括每个环节技术和衔接技术的速度、用力大小和方向、路线、时间、节奏及最佳衔接时机等。如简单类技术性动作广播体操、简单的健美操和武术等,可以选用挂图、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复杂类技术动作如跳高、跳远、投掷等,可以选用讲解结合慢速示范、重复练习、变化条件练习、过渡练习等方法。同时还要突出技术性动作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讲解和示范时,必须要选用谈话、观察和归纳教学方法,提示学生重点观察动作的重难点。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需深刻、透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动作发展和动作技术基础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根据起点有针对性选用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根據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应该根据不同时期普遍性生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如二年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生理特征: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视力不稳定期;小肌肉发育逐步完善,未完全发育、肌肉力量较小;知觉发展不够充分,注意力大概能集中15分钟,喜欢在课堂上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开始有比较强的规矩意识,学习习惯开始自觉起来。根据以上的特征应该选用游戏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比赛激励法、模仿教学法、鼓励评价法、积极评价法、表扬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第二,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应该根据不同时期普遍性心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如六年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意志品质发展到更高水平,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小群体操作娴熟,小团体现象普遍;逐步形成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喜欢有挑战有规则的竞赛性活动;学生之间的差异已经显现。针对以上特征,教学中应该多选用榜样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自我练习法、合作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第三,根据学生动作学习的不同阶段选用教学方法。动作发展是一个跨越人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基本动作技能可分为位移技能,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屈伸、扭转;操作技能,如投掷、踢球等。以操作技能上手投掷动作技能发展为例,其动作发展过程有“砍”“扔掷”“同侧跨步”“异侧跨步”“熟练者”五个阶段,儿童年龄到了6岁半以后,才具备了双脚向对侧跨步及躯干扭转的能力。因此,进行上手投掷动作技能教学时,练习设计要从单一、简单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上下肢简单配合、躯干小幅度扭转、引臂上步、蹬转、上下肢熟练配合的一系列过程;练习法选用要以模仿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对比练习法、游戏练习法为主。
3.根据教师自身教学风格选用教学方法
有学者认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教学风格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而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根据教师自身优势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运用教学风格,以期提升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体育教师一般比较明显的具有表演型和导演型两类教学风格。
第一,表演型。此类体育教师一般形象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有幽默感,善于沟通、互动、讲故事,感染力强。表演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教学中多选用情景设置法、说服教学法、鼓励评价法、问答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表扬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第二,导演型。此类体育教师一般思维严密、逻辑性强,身体形象好、运用技能突出,表现比较严肃、不善于言辞等。导演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要扬长避短,教学中多选用示范教学法、辅助练习法、模仿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对比评价法、信息反馈教学法、展示评价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创燃点:提升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需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则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思考能力。制约创新思考能力的是人的惯性思维,人的惯性思维通常是擅长于分析和判断,关注“为什么”而不是关注“还有可能成为什么”,这就是垂直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创新思维需要水平思考。水平思考法,就是摆脱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思考方法,水平思考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的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何提出新观点,追求丰富性。所以,笔者认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要创设“燃点”,点燃水平思考的思维火花,创新运用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运用水平思考方式,创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呢?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在教学实践的素质练习设计中,常见练习方法的选用是单一的练习,有俯卧撑、跳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折返跑、爬行等。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就可以尝试“组合练习”方法。笔者就把不同方式“石头、剪刀、布”游戏同以上单一练习进行组合。例如,两人一组俯卧撑练习:两人撑地,做“石头、剪刀、布”游戏,输者做俯卧撑一次。同理,这样组合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练习中。这样组合运用练习法,不但不会影响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效率。又如在持球交叉步突破教学中,热身慢跑时把“跳步急停”和“持球交叉步弓步压腿”的融入慢跑进行组合练习;在交持球叉步突破动作技术练习时,把“交持球叉步突破”跟“跳步急停接球”“持球虚晃或瞄篮”“变向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等动作技术进行多样组合。使组合练习符合篮球运动实战运用的情景,教学会变得更有效、有趣、有情境,学以致用、用之有效、效则行之。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时要体现层次性与丰富性。在教学中运用问答法时,经常会发现以下情景:教师在做完某个动作示范后问学生:“老师做得好不好呀?”学生回答:“好。”在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做练习的积极性高吗?”学生回答:“高。”教师挑选出学生做示范后,教师问:“他做得好吗?好,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学生回答“好”并鼓掌。这样的问答法运用显得单一、幼稚,没有层次性,对教学和发展学生思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运用问答法时,应根据学生不同教学情景和思维层次性,丰富提问形式,如提问1:谁来回答一下,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问2:如何才能提高命中率呢?提问3:老师的动作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做的动作?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提问4:如何在比赛中有效运用?以上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回忆、理解、应用、分析、比较、提炼、综合逐步提高的一个层次过程,才是有效的提问。
“知道方法的方法”是一个大难题。何况,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其体育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提升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体育教师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笔者认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一是提高体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这个“原点”,找到教材内容的原始价值、意义、作用和功能,理解了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才能找到怎么教即教学方法的发力点。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二是拓展体育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要寻找到跟教学方法运用紧密关系的学生、教师及教学方法本身的“基准点”,依照“基准点”,“因生施教、因师执教、因法巧用”多方位选用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三是提升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的水平思考法去思考教学方法选用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层次性与丰富性,创设出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总之,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路径,其过程需要等待。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没有捷径,唯有实践、实践、再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邵伟德,李启迪.中国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张振华.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汪康乐.体育教学方法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5]Greg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闫德明.如何形成教学风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能力;路径;选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49-03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一般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以直接感知為主的、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等五类。教学方法是属于怎么教的范畴,只有提升正确理解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教给谁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决定怎么教的正确方向,才有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可能性。体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独特性,也影响着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笔者多年从事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总结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三条路径。
一、抓原点:提高体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
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教材意义准确、透彻和精辟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读是教学基础的基础,是教学的“原点”。其实“文本”是在于告诉我们“怎么看”和“怎么想”,“怎么看”决定了“怎么办”;“怎么想”影响着“怎么做”。千重要万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就没法。其实教材属于“文本”,可见只有正确的解读文本之后实施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呢?
1.要有“前人”立场
“文本”是经过历史文化积淀而传承下来的,是“前人”智慧积累的结晶,具有学科本身的“原始或原点价值”。只有深入正确解读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准确设计教学方法。如人教社1981年3月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材对“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的第一句表述“当快速运球不能摆脱防守时,可运用急停,当对方也跟着急停时再急起超越对方”。这句话表明“运球急停急起”是突破技术,是在快速运球不能摆脱防守的情景下,可用急停急起节奏变化来超越对方。在这样的文本解读“前思考”下,设计教学方法就会把“运球急停急起”置身于篮球运动动态情境中进行练习设计,而不会只注重技术本身却忽视运用,或者甚至把急停和急起分开设计练习。
2.要有专业立场
教师已经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拥有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立场就是通过教师的转化,把外显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内在的知识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根据对学科专业知识正确的理解,对学科文本精确理解,设计教学方法。如“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表述中有一句是“运球急停时,可采用两步急停法,按拍球的上方,将球控制在体侧,同时降低重心,用腿和异侧臂护球”。只有教师精确把握两步急停就是跨步急停,以及跨步急停的动作要领。在设计“运球急停急起”教学方法时,会重点关注急停的动作准确性,而不会仅仅停留在提示学生降低重心的表层上。
3.要有学生立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和动作发展方面有一定规律性,也有较大差异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学会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只有站在学生立场,读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动作发展规律。做到内化吸收“前人”的思维方法、还原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稚化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如肩肘倒立动作方法是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其中翻臀、展髋、夹肘的术语很抽象化,小学生难以理解。一位老师在五年级教学中基于学生“认识时间”思维起点,设计了“十二点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叠表示翻臀,“六点钟”的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表示展髋,“上发条”表述夹肘。把学生认知和动作形象结合在一起去设计教学方法,完美展现了运用教学方法的兴趣性和有效性。
二、寻基点:拓展体育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学三要素是教师、教材内容、学生。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高效率传授给学生。说明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体育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其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追求有效教学。必须要明白教学方法与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教学方法与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三者关系的“基准点”,寻找选用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风格教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有效“基准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找到正确的“基准点”,运用适宜方法,实施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结果。
1.根据教材内容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呈现出各种运动项目,每一项运动项目中就有许多的技术性动作,这样的技术构成了该项目的技术体系。要认清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技术性与选用教学方法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一,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选用教学方法。不同性质的体育教材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单杠、双杠、跳箱等器械体操项目可以选用分解教学法;游泳、轮滑等则必须选用分解教学法;短跑、耐久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就更加适宜选用完整教学法。又如在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中,可以使用“领会教学法”;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跨栏跑等一些比较枯燥项目可以选用“游戏教学法”。总之,应该在教材分析基础上,根据教材不同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选用教学方法。体育技术动作教学,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动作阶段的选用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应选用完整动作示范和分解动作示范相结合、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相结合、关键性示范和难点示范相结合、启发鼓励和示范相结合、示范和讲解相结合。在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应选用突出重点示范和讲解、纠正错误动作与示范相结合、纠正错误动作与辅助练习相结合;在巩固动作阶段应选用放大示范、特色对比示范、手势对比示范。 第三,根据运动技术的要求选用教学方法。体育教材内容中有大量的技术性动作需要对学生进行传授,从完整性理解,一个体育动作有多少个环节技术和衔接技术;从规范性理解,还包括每个环节技术和衔接技术的速度、用力大小和方向、路线、时间、节奏及最佳衔接时机等。如简单类技术性动作广播体操、简单的健美操和武术等,可以选用挂图、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复杂类技术动作如跳高、跳远、投掷等,可以选用讲解结合慢速示范、重复练习、变化条件练习、过渡练习等方法。同时还要突出技术性动作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讲解和示范时,必须要选用谈话、观察和归纳教学方法,提示学生重点观察动作的重难点。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需深刻、透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动作发展和动作技术基础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根据起点有针对性选用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根據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应该根据不同时期普遍性生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如二年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生理特征: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视力不稳定期;小肌肉发育逐步完善,未完全发育、肌肉力量较小;知觉发展不够充分,注意力大概能集中15分钟,喜欢在课堂上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开始有比较强的规矩意识,学习习惯开始自觉起来。根据以上的特征应该选用游戏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比赛激励法、模仿教学法、鼓励评价法、积极评价法、表扬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第二,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应该根据不同时期普遍性心理特点选用教学方法。如六年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意志品质发展到更高水平,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小群体操作娴熟,小团体现象普遍;逐步形成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喜欢有挑战有规则的竞赛性活动;学生之间的差异已经显现。针对以上特征,教学中应该多选用榜样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自我练习法、合作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第三,根据学生动作学习的不同阶段选用教学方法。动作发展是一个跨越人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基本动作技能可分为位移技能,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屈伸、扭转;操作技能,如投掷、踢球等。以操作技能上手投掷动作技能发展为例,其动作发展过程有“砍”“扔掷”“同侧跨步”“异侧跨步”“熟练者”五个阶段,儿童年龄到了6岁半以后,才具备了双脚向对侧跨步及躯干扭转的能力。因此,进行上手投掷动作技能教学时,练习设计要从单一、简单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上下肢简单配合、躯干小幅度扭转、引臂上步、蹬转、上下肢熟练配合的一系列过程;练习法选用要以模仿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对比练习法、游戏练习法为主。
3.根据教师自身教学风格选用教学方法
有学者认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教学风格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而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根据教师自身优势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运用教学风格,以期提升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体育教师一般比较明显的具有表演型和导演型两类教学风格。
第一,表演型。此类体育教师一般形象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有幽默感,善于沟通、互动、讲故事,感染力强。表演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教学中多选用情景设置法、说服教学法、鼓励评价法、问答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表扬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第二,导演型。此类体育教师一般思维严密、逻辑性强,身体形象好、运用技能突出,表现比较严肃、不善于言辞等。导演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要扬长避短,教学中多选用示范教学法、辅助练习法、模仿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对比评价法、信息反馈教学法、展示评价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创燃点:提升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需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则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思考能力。制约创新思考能力的是人的惯性思维,人的惯性思维通常是擅长于分析和判断,关注“为什么”而不是关注“还有可能成为什么”,这就是垂直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创新思维需要水平思考。水平思考法,就是摆脱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思考方法,水平思考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的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何提出新观点,追求丰富性。所以,笔者认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要创设“燃点”,点燃水平思考的思维火花,创新运用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运用水平思考方式,创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呢?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在教学实践的素质练习设计中,常见练习方法的选用是单一的练习,有俯卧撑、跳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折返跑、爬行等。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就可以尝试“组合练习”方法。笔者就把不同方式“石头、剪刀、布”游戏同以上单一练习进行组合。例如,两人一组俯卧撑练习:两人撑地,做“石头、剪刀、布”游戏,输者做俯卧撑一次。同理,这样组合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练习中。这样组合运用练习法,不但不会影响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效率。又如在持球交叉步突破教学中,热身慢跑时把“跳步急停”和“持球交叉步弓步压腿”的融入慢跑进行组合练习;在交持球叉步突破动作技术练习时,把“交持球叉步突破”跟“跳步急停接球”“持球虚晃或瞄篮”“变向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等动作技术进行多样组合。使组合练习符合篮球运动实战运用的情景,教学会变得更有效、有趣、有情境,学以致用、用之有效、效则行之。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时要体现层次性与丰富性。在教学中运用问答法时,经常会发现以下情景:教师在做完某个动作示范后问学生:“老师做得好不好呀?”学生回答:“好。”在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做练习的积极性高吗?”学生回答:“高。”教师挑选出学生做示范后,教师问:“他做得好吗?好,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学生回答“好”并鼓掌。这样的问答法运用显得单一、幼稚,没有层次性,对教学和发展学生思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运用问答法时,应根据学生不同教学情景和思维层次性,丰富提问形式,如提问1:谁来回答一下,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问2:如何才能提高命中率呢?提问3:老师的动作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做的动作?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提问4:如何在比赛中有效运用?以上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回忆、理解、应用、分析、比较、提炼、综合逐步提高的一个层次过程,才是有效的提问。
“知道方法的方法”是一个大难题。何况,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其体育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提升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体育教师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笔者认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一是提高体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这个“原点”,找到教材内容的原始价值、意义、作用和功能,理解了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才能找到怎么教即教学方法的发力点。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二是拓展体育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要寻找到跟教学方法运用紧密关系的学生、教师及教学方法本身的“基准点”,依照“基准点”,“因生施教、因师执教、因法巧用”多方位选用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之三是提升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的水平思考法去思考教学方法选用的实用性与可能性、层次性与丰富性,创设出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总之,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路径,其过程需要等待。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路径没有捷径,唯有实践、实践、再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邵伟德,李启迪.中国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张振华.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汪康乐.体育教学方法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5]Greg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闫德明.如何形成教学风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