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世界,他们的世界是现在的我们所未知的,尽管我们一直在探索幼儿们的世界,可我们对他们却依然知之甚少。当家长或老师的,应该有更多特殊的本领。比如,了解幼儿,了解每一个幼儿,知道他或她在什么时候在想什么,怎么想的。再去判断做法时,我们就会从容得多,有把握得多,也会合适许多。或许作为家长,面对犯错误的幼儿,我们更多的要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关键词】幼儿心理;犯错
幼儿犯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比较娇惯,所以每当犯错时,老师只要稍微指出错误就会有个别幼儿嚎啕大哭,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我曾为此想了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1 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一般来说,幼儿的需要赢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需要。幼儿除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大人往往都会满足他们,心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如果幼儿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幼儿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故意封闭自我。那么,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呢?
1.1 情感需要:在情感方面,幼儿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幼儿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幼儿,这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这种情感需要是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1.2 独立需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们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年幼的幼儿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幼儿则喜欢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幼儿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1.3 自尊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这种需要也存在。幼儿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幼儿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幼儿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经常随意呵斥幼儿、打骂幼儿,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幼儿,揭露幼儿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幼儿的自尊。
1.4 平等需要:幼儿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而许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对幼儿要求这样,对自己要求那样。现在,有许多幼儿会在背后这样议论父母:“我的父母总是要求我做这做那,其实这些事情他们自己都做不到。”“是呀,父母总是说话不算话,明明答应我星期天去郊游的,因为他们自己想睡懒觉而不去了。”这些都表明,在大多数的幼儿心里,父母们没有做到平等这一点,于是,他们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1.5 成就需要: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幼儿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从主观上来说,幼儿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家里做个优秀的幼儿,处处获得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们又希望自己是个学习好、行为好、品行好的学生,能够当班干部,希望在班级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生。
2 批评要分析“事”、“情”
有些时候,幼儿犯了错误,需要适当地批评与惩罚,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批评幼儿。对于年幼的幼儿或者心思过于敏感、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而言,特别要讲究方法,以免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伤害。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区分幼儿的错误,大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乱丢垃圾、不讲整洁、欺侮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后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即幼儿能够自行纠正,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却是应该允许其犯错误的。比如幼儿故意摔一个瓷碗,以鉴定瓷器这种物质会不会破碎之类。
关于后一种错误,幼儿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他们犯此类错误的机会,非但剥夺了幼儿寻求生活中一些正确常识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
批评的后果:玲玲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妈妈见幼儿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幼儿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幼儿“尝试”的积极性。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欣赏的奇迹:素素的母亲,在发现女儿淘气地将自己刚洗完的衣服又放回水池里以后,只是惊喜地对女儿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能帮妈妈干活了。让妈妈教你洗衣服好吗?”结果,女儿兴致勃勃地学会了洗手帕,后来又学会了洗衣服。
评幼儿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幼儿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要趁热打铁。因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几天,加上幼儿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幼儿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3 注意原则性问题
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原则还要不要讲呢?
这时候家长如果依然强硬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仅收不到预想的结果,而且会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创伤,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因此,在幼儿情绪激动时,家长一定要先反省自己才对,一定要把自己处于幼儿的立场上想一想。蹲下身来,与幼儿平等地对话,顺着幼儿的思路去说,找到他抵触情绪的根结。有时候,幼儿并不是为了犯错而犯错,他也许是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引起大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已。
每当和幼儿的矛盾得到沟通之后,我心里总是很感动,原来小幼儿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做到尊重,解开心结,他们其实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幼儿:没有谁会不犯错误,所以永远不要害怕错误。只要勇敢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直到少犯错误,几乎甚至不犯错误,那么,成功就向你走来。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幼儿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严厉的语言。严肃的面孔,让教育如同冰刀霜剑,容易刺伤幼儿的心灵。家长不妨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关键词】幼儿心理;犯错
幼儿犯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比较娇惯,所以每当犯错时,老师只要稍微指出错误就会有个别幼儿嚎啕大哭,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我曾为此想了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1 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一般来说,幼儿的需要赢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需要。幼儿除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大人往往都会满足他们,心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如果幼儿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幼儿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故意封闭自我。那么,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呢?
1.1 情感需要:在情感方面,幼儿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幼儿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幼儿,这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这种情感需要是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1.2 独立需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们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年幼的幼儿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幼儿则喜欢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幼儿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1.3 自尊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这种需要也存在。幼儿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幼儿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幼儿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经常随意呵斥幼儿、打骂幼儿,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幼儿,揭露幼儿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幼儿的自尊。
1.4 平等需要:幼儿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而许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对幼儿要求这样,对自己要求那样。现在,有许多幼儿会在背后这样议论父母:“我的父母总是要求我做这做那,其实这些事情他们自己都做不到。”“是呀,父母总是说话不算话,明明答应我星期天去郊游的,因为他们自己想睡懒觉而不去了。”这些都表明,在大多数的幼儿心里,父母们没有做到平等这一点,于是,他们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1.5 成就需要: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幼儿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从主观上来说,幼儿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家里做个优秀的幼儿,处处获得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们又希望自己是个学习好、行为好、品行好的学生,能够当班干部,希望在班级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生。
2 批评要分析“事”、“情”
有些时候,幼儿犯了错误,需要适当地批评与惩罚,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批评幼儿。对于年幼的幼儿或者心思过于敏感、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而言,特别要讲究方法,以免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伤害。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区分幼儿的错误,大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乱丢垃圾、不讲整洁、欺侮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后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即幼儿能够自行纠正,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却是应该允许其犯错误的。比如幼儿故意摔一个瓷碗,以鉴定瓷器这种物质会不会破碎之类。
关于后一种错误,幼儿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他们犯此类错误的机会,非但剥夺了幼儿寻求生活中一些正确常识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
批评的后果:玲玲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妈妈见幼儿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幼儿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幼儿“尝试”的积极性。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欣赏的奇迹:素素的母亲,在发现女儿淘气地将自己刚洗完的衣服又放回水池里以后,只是惊喜地对女儿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能帮妈妈干活了。让妈妈教你洗衣服好吗?”结果,女儿兴致勃勃地学会了洗手帕,后来又学会了洗衣服。
评幼儿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幼儿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要趁热打铁。因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几天,加上幼儿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幼儿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3 注意原则性问题
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原则还要不要讲呢?
这时候家长如果依然强硬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仅收不到预想的结果,而且会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创伤,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因此,在幼儿情绪激动时,家长一定要先反省自己才对,一定要把自己处于幼儿的立场上想一想。蹲下身来,与幼儿平等地对话,顺着幼儿的思路去说,找到他抵触情绪的根结。有时候,幼儿并不是为了犯错而犯错,他也许是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引起大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已。
每当和幼儿的矛盾得到沟通之后,我心里总是很感动,原来小幼儿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做到尊重,解开心结,他们其实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幼儿:没有谁会不犯错误,所以永远不要害怕错误。只要勇敢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直到少犯错误,几乎甚至不犯错误,那么,成功就向你走来。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幼儿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严厉的语言。严肃的面孔,让教育如同冰刀霜剑,容易刺伤幼儿的心灵。家长不妨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