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音乐学院杨通八教授编写的作曲技术理论专著《和声分析教程》一书日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作入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是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是专门为音乐专业非作曲方向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编写的。全书共分十三章,逾三十万字,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和声分析的知识技能及常见问题。
该专著具有如下特点:
一、 目标群体明确,针对性强
根据目的而确定学习方法,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理念之一。目前,国内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作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这个群体而言,和声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门写作技术。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并辅以大量的实例分析,才能掌握它的真谛。但是,对更多的、非作曲专业的音乐学习者而言,他们学习和声则不是为了去从事音乐创作,而是为分析和理解音乐做准备。让这绝大部分的学习者,按照一小部分人的专业方向去学习和声,势必造成学习精力上巨大的浪费。同时,由于这些学生的和声学习受到学时、主观意愿、能力、实践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往往难以保障,这一弊端,在国内多年来的和声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暴露。革新之声,不绝于耳。《和声分析教程》一书正是专门为这部分非作曲专业的学生设计的,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力和需求,因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 弃写作,重分析,切入点独辟蹊径,时刻关注音乐作品本身
打开《和声分析教程》,我们很难看到一般和声教科书中比比皆是的四部和声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经典音乐文献。抛开四部和声写作,注重分析,把技术学习和音乐本体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时刻关注音乐作品本身,是本书最大的特点。《教程》采用了分章节专题式讲述的形式,完全从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专题中的某一和声现象,从曲例中接触、技术上揭示、理论上归纳、分析中验证,从而确保学习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认识所学知识。通读本书即可理解,四部和声写作练习并非学习和声的唯一津梁,分析完全也可以是学习和声的途径,对多数人来说,甚至是更实际、更有效的途径。
《和声分析教程》全书收录了六百条以上的谱例,基本做到了每一种常见的和声现象,都可以找到数条谱例与之对应。考虑到公共课学生的实际,分析曲例的选择尽量顾及和声现象,既典型又通俗易懂,还注意到了和声风格的历史变迁,其间,中国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认识本民族音乐作品的和声语言。大量的精彩和声片段,有助于学生对和声风格的认识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谱例难易程度上,充分考虑到不同程度学习者的应用需求,刻意做多层次的设置。简单的作品片段,基础较差、刚入门的学习者亦可从容面对,而程度深些的,则完全可以作为作曲专业学生和声学习的分析教材。
三、 理论系统全面,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
《和声分析教程》涵盖了传统和声范围内、音乐作品中可以见到的几乎所有的主要和声现象,并特别增加了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内容,使学习者的和声学知识更为全面。同时,《教程》充分考虑到课堂的实际需求,完全从教学实践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理论体系的确定、谱例的选辑到分析的范围、课程的进度乃至课后作业的规格,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从组织教学的角度来看,颇为方便实用。
作为一本教科书,《和声分析教程》从内容上来看,更多的是对传统和声知识的概括。但绝不意味着该著作只是对一般意义上和声写作经验的简单还原。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浓缩了近年来专业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溶入了对一系列专业问题的全新体验,对传统和声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并对长久以来困扰学科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兼之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诸多亮点,使该书从一本普通意义上的教材,升华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专业著作。
和声学是作曲技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百年来,一代代专家学者的研究、开拓,使得和声理论与其他理论相较,从各方面衡量,都堪称是最为成熟,最为体系化的。唯因如此,对该领域内任何一点的探索与创新,均具有相当的难度,同时,也就有了相当的意义。《和声分析教程》在对和声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之际,也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了全新的考量。例如:“和声语汇”的问题。
申克音乐分析理论体系认为:和声功能应从两方面入手,即结构功能与延长功能,并将结构和声进行归纳为四种基本形式。殊途同归,《和声分析教程》则在文中提出了“和声语汇”的概念,并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论述。书中“和声语汇”思路的提出借鉴了法国和声分析体系的最新成果,并与当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理论一脉相承,探究隐藏在和声语汇丰富多彩的外表背后稳定的内在结构,即书中称之为“基本语汇”的和声组合。进而揭示出:在整个和声体系中,一切复杂的、个性化的和声语言都是由基本语汇演化、派生而来。以“元结构”的“和声语汇”去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实践,用最简单的视角去处理纷繁复杂的表象。这一成果,为和声分析提供了新的思维,更新了方法论。
又如:长久以来,国内和声教学偏重于和声的“功能性”,而对和声的“色彩性”、交替、调式和声等内容言之寥寥。从而使得现有教学在历史角度和地域角度纵横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声分析教程》专门辟出章节,用大量的篇幅对上述知识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于现有某些教材的疏漏,作了有益的修正和补充。
此外,《和声分析教程》中对材料分析、语意分析、风格分析三个层次的定位;对仿正格进行、仿变格进行概念的提出;对终止、半终止的界定;对和声节奏意义的揭示……无不在细节方面体现出作者独到的见地,彰显出这部论著的学术价值。
该著作对于国内的和声教学而言,更大的意义旨在推行一种以和声分析为主的全新和声学习模式。
该书作者杨通八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音乐艺术院校和声共同课的教学改革问题。早在近二十年前,就曾在《和声公共课教学刍议》(《人民音乐》杂志1986年第三期)一文中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他以严谨的专业精神、敏锐的才思、广博的见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广泛采纳国内外和声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对和声共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探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从九十年代中期起,杨通八先生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和声共同课教学中使用《和声分析教程》的初稿,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的获得,这一课题日益受到相关方面的关注,1995年,该选题正式立项,被列为北京市教委音乐艺术院校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入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成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和声分析教程》从初稿到最后成书,历经十载,其间,数易其稿。作者将该著作的编写提升到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开设进行教学设计的高度上,在目前国内和声教学界对和声分析这一课题从来未曾有过任何一种公认的约定模式、相关参考资料严重匮乏的条件下,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修正,克服了大量的困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和声分析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学习标准、乃至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力求做到既尊重传统和声学和知识系统,又能把握分析课程自身的规律。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一名和声教师,笔者有幸在本教程成书期间,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教学实践环节的工作,先后在二十个左右的共同课教学班级应用该教程。从近十年的教学反馈上来看,采用本教程、以分析模式为主的班级和传统的以四部和声写作模式为主的班级相较,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明显:
该专著具有如下特点:
一、 目标群体明确,针对性强
根据目的而确定学习方法,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理念之一。目前,国内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作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这个群体而言,和声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门写作技术。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并辅以大量的实例分析,才能掌握它的真谛。但是,对更多的、非作曲专业的音乐学习者而言,他们学习和声则不是为了去从事音乐创作,而是为分析和理解音乐做准备。让这绝大部分的学习者,按照一小部分人的专业方向去学习和声,势必造成学习精力上巨大的浪费。同时,由于这些学生的和声学习受到学时、主观意愿、能力、实践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往往难以保障,这一弊端,在国内多年来的和声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暴露。革新之声,不绝于耳。《和声分析教程》一书正是专门为这部分非作曲专业的学生设计的,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力和需求,因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 弃写作,重分析,切入点独辟蹊径,时刻关注音乐作品本身
打开《和声分析教程》,我们很难看到一般和声教科书中比比皆是的四部和声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经典音乐文献。抛开四部和声写作,注重分析,把技术学习和音乐本体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时刻关注音乐作品本身,是本书最大的特点。《教程》采用了分章节专题式讲述的形式,完全从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专题中的某一和声现象,从曲例中接触、技术上揭示、理论上归纳、分析中验证,从而确保学习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认识所学知识。通读本书即可理解,四部和声写作练习并非学习和声的唯一津梁,分析完全也可以是学习和声的途径,对多数人来说,甚至是更实际、更有效的途径。
《和声分析教程》全书收录了六百条以上的谱例,基本做到了每一种常见的和声现象,都可以找到数条谱例与之对应。考虑到公共课学生的实际,分析曲例的选择尽量顾及和声现象,既典型又通俗易懂,还注意到了和声风格的历史变迁,其间,中国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认识本民族音乐作品的和声语言。大量的精彩和声片段,有助于学生对和声风格的认识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谱例难易程度上,充分考虑到不同程度学习者的应用需求,刻意做多层次的设置。简单的作品片段,基础较差、刚入门的学习者亦可从容面对,而程度深些的,则完全可以作为作曲专业学生和声学习的分析教材。
三、 理论系统全面,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
《和声分析教程》涵盖了传统和声范围内、音乐作品中可以见到的几乎所有的主要和声现象,并特别增加了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内容,使学习者的和声学知识更为全面。同时,《教程》充分考虑到课堂的实际需求,完全从教学实践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理论体系的确定、谱例的选辑到分析的范围、课程的进度乃至课后作业的规格,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从组织教学的角度来看,颇为方便实用。
作为一本教科书,《和声分析教程》从内容上来看,更多的是对传统和声知识的概括。但绝不意味着该著作只是对一般意义上和声写作经验的简单还原。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浓缩了近年来专业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溶入了对一系列专业问题的全新体验,对传统和声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并对长久以来困扰学科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兼之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诸多亮点,使该书从一本普通意义上的教材,升华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专业著作。
和声学是作曲技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百年来,一代代专家学者的研究、开拓,使得和声理论与其他理论相较,从各方面衡量,都堪称是最为成熟,最为体系化的。唯因如此,对该领域内任何一点的探索与创新,均具有相当的难度,同时,也就有了相当的意义。《和声分析教程》在对和声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之际,也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了全新的考量。例如:“和声语汇”的问题。
申克音乐分析理论体系认为:和声功能应从两方面入手,即结构功能与延长功能,并将结构和声进行归纳为四种基本形式。殊途同归,《和声分析教程》则在文中提出了“和声语汇”的概念,并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论述。书中“和声语汇”思路的提出借鉴了法国和声分析体系的最新成果,并与当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理论一脉相承,探究隐藏在和声语汇丰富多彩的外表背后稳定的内在结构,即书中称之为“基本语汇”的和声组合。进而揭示出:在整个和声体系中,一切复杂的、个性化的和声语言都是由基本语汇演化、派生而来。以“元结构”的“和声语汇”去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实践,用最简单的视角去处理纷繁复杂的表象。这一成果,为和声分析提供了新的思维,更新了方法论。
又如:长久以来,国内和声教学偏重于和声的“功能性”,而对和声的“色彩性”、交替、调式和声等内容言之寥寥。从而使得现有教学在历史角度和地域角度纵横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声分析教程》专门辟出章节,用大量的篇幅对上述知识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于现有某些教材的疏漏,作了有益的修正和补充。
此外,《和声分析教程》中对材料分析、语意分析、风格分析三个层次的定位;对仿正格进行、仿变格进行概念的提出;对终止、半终止的界定;对和声节奏意义的揭示……无不在细节方面体现出作者独到的见地,彰显出这部论著的学术价值。
该著作对于国内的和声教学而言,更大的意义旨在推行一种以和声分析为主的全新和声学习模式。
该书作者杨通八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音乐艺术院校和声共同课的教学改革问题。早在近二十年前,就曾在《和声公共课教学刍议》(《人民音乐》杂志1986年第三期)一文中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他以严谨的专业精神、敏锐的才思、广博的见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广泛采纳国内外和声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对和声共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探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从九十年代中期起,杨通八先生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和声共同课教学中使用《和声分析教程》的初稿,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的获得,这一课题日益受到相关方面的关注,1995年,该选题正式立项,被列为北京市教委音乐艺术院校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入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成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和声分析教程》从初稿到最后成书,历经十载,其间,数易其稿。作者将该著作的编写提升到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开设进行教学设计的高度上,在目前国内和声教学界对和声分析这一课题从来未曾有过任何一种公认的约定模式、相关参考资料严重匮乏的条件下,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修正,克服了大量的困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和声分析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学习标准、乃至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力求做到既尊重传统和声学和知识系统,又能把握分析课程自身的规律。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一名和声教师,笔者有幸在本教程成书期间,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教学实践环节的工作,先后在二十个左右的共同课教学班级应用该教程。从近十年的教学反馈上来看,采用本教程、以分析模式为主的班级和传统的以四部和声写作模式为主的班级相较,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