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历史性转折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财富。
一、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所铸就的精神财富,表现为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西柏坡精神作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革命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在力量对比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仍处于劣势,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人民解放军则占了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我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同时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80万,并以压倒一切的气势,经过66天的艰苦战斗,取得了胜利。在每个战役每个阶段中,都体现着人民解放军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排除万难、勇敢战斗的英雄壮举。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的建设在理论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毛泽东在1948年9月正式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之后,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根据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选择了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和支持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形成;而对外则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的创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严格遵守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在1947年10月10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指出,为了消灭一切敌人,“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毛泽东再三强调,在执行政策和策略的问题上,“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第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提高了党的军队战斗力。1948年1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健全报告制度的规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以及《关于健全党委制》等一系列党内制度建设文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深刻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全党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三、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不断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发生举世瞩目巨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深层次的矛盾,充满着挑战。要完善和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发扬西柏坡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克服思想上的僵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敢为人先,进一步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安邦兴国、人民小康的唯一途径。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西柏坡精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抓住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科学判断发展大势,解决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应对各种风险,赢得各种挑战。
第三,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现在,党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而弘扬西柏坡精神,可以提高党员抵制剥削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使其永远保持勤俭节约、奋斗拼搏的精神,筑起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理性长城,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西柏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在当前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凝聚人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总之,发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是促进当今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所包含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精神,是党保持清醒思考、科学决策的精神因子,是中国人民用以促进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所铸就的精神财富,表现为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西柏坡精神作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革命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在力量对比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仍处于劣势,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人民解放军则占了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我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同时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80万,并以压倒一切的气势,经过66天的艰苦战斗,取得了胜利。在每个战役每个阶段中,都体现着人民解放军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排除万难、勇敢战斗的英雄壮举。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的建设在理论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毛泽东在1948年9月正式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之后,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根据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选择了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和支持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形成;而对外则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的创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严格遵守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在1947年10月10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指出,为了消灭一切敌人,“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毛泽东再三强调,在执行政策和策略的问题上,“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第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提高了党的军队战斗力。1948年1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健全报告制度的规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以及《关于健全党委制》等一系列党内制度建设文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深刻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全党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三、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不断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发生举世瞩目巨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深层次的矛盾,充满着挑战。要完善和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发扬西柏坡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克服思想上的僵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敢为人先,进一步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安邦兴国、人民小康的唯一途径。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西柏坡精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抓住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科学判断发展大势,解决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应对各种风险,赢得各种挑战。
第三,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现在,党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而弘扬西柏坡精神,可以提高党员抵制剥削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使其永远保持勤俭节约、奋斗拼搏的精神,筑起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理性长城,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西柏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在当前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凝聚人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总之,发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是促进当今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所包含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精神,是党保持清醒思考、科学决策的精神因子,是中国人民用以促进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