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中随之带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和大量资源的消耗。本文通过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設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95-01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随之带来的是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大量的消耗等问题。如今,人们在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平衡问题,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变得很脆弱了,再向以前一样粗狂式发展,已经不可持续了。因此,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去思考得问题,从而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也作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1、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城市建设的势头正旺,大城市向更大城市扩容结链,中小城市“旧城改造”方兴未艾, “小城镇大战略”蓬勃发展,开发区风糜全国,大干快上、只争朝夕,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依靠开发商借鸡生蛋等等。在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管理上的不足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一系列破环环境行为,主要表现为:
1.1、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生活污染负荷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建设标准低,使用周期短,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造成二次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不断上升,用水量的80%成为生活污水排入水体,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也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1.2、随着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市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生活中存在的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油烟污染、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反映愈益强烈,环境保护管理、执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1.3、由于一些领导的环保意识不强,抱有“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造成城市污染负荷加重,部分重点企业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环境保护方面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措施对这些企业进行限制,也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来完善准入制度。
1.4、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在开发建设中忽略或减少生态环保投入,有时不惜破坏原有的生态人文环境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甚至在饮用水源地建设楼盘,这样对环境都会造成持久伤害。
2、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2.1、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制定专业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点,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要求对城市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明确定位工业区、生活区、行政商贸区、文化区、城郊农业、绿化水体生态区等。对原有不合理的布局要逐步搬迁到位。组织合理的交通网络,使城市人流集散、对内对外联络处于最简洁方便的状态,提高城市功能效率,将交通环境大气噪声污染干扰降低到最小程度。
2.2、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在城市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中,通过责任与义务的分化建立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追责力度。同时,按照环保法有关规定对污染企业坚决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形成考核与追究的完善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2.3、加强产业聚集、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才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区建设。要深化园区规划和设计,加强综合配套,优化产业布局,使园区内企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逐步实现区域企业、行业的匹配,对园区内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园区内企业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形成能量、物流再循环的互利共生网络,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先进工业集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知名品牌汇集地。
3、加强环境监督,建立配套监督机制
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和贯彻环境保护的计划。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分工合作,环保、水利、农业、住建等部门各负其职,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使生态保护监督职责。同时要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管网化,保护好饮用水源地,集中供热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保护环境会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政府要逐年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直接加强环境建设;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鼓励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吸引民营资金的投入;其三,对一些项目,比如新能源汽车、秸秆发电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补偿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5、强化宣传,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的新城市,必须要加强宣传城市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公开监督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人人心。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城市建设所希望达到的长远目标。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重要结果,其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城市建设将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必须要兼顾的重要举措。只有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2] 马慧.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问题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8,(20).
[3] 淮阴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所,淮阴区环保局,2008.6
作者简介:
薛传金(1977-),男,江苏淮安人,工程师,本科,现从事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建設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95-01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随之带来的是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大量的消耗等问题。如今,人们在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平衡问题,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变得很脆弱了,再向以前一样粗狂式发展,已经不可持续了。因此,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去思考得问题,从而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也作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1、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城市建设的势头正旺,大城市向更大城市扩容结链,中小城市“旧城改造”方兴未艾, “小城镇大战略”蓬勃发展,开发区风糜全国,大干快上、只争朝夕,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依靠开发商借鸡生蛋等等。在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管理上的不足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一系列破环环境行为,主要表现为:
1.1、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生活污染负荷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建设标准低,使用周期短,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造成二次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不断上升,用水量的80%成为生活污水排入水体,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也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1.2、随着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市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生活中存在的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油烟污染、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反映愈益强烈,环境保护管理、执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1.3、由于一些领导的环保意识不强,抱有“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造成城市污染负荷加重,部分重点企业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环境保护方面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措施对这些企业进行限制,也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来完善准入制度。
1.4、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在开发建设中忽略或减少生态环保投入,有时不惜破坏原有的生态人文环境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甚至在饮用水源地建设楼盘,这样对环境都会造成持久伤害。
2、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2.1、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制定专业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点,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要求对城市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明确定位工业区、生活区、行政商贸区、文化区、城郊农业、绿化水体生态区等。对原有不合理的布局要逐步搬迁到位。组织合理的交通网络,使城市人流集散、对内对外联络处于最简洁方便的状态,提高城市功能效率,将交通环境大气噪声污染干扰降低到最小程度。
2.2、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在城市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中,通过责任与义务的分化建立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追责力度。同时,按照环保法有关规定对污染企业坚决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形成考核与追究的完善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2.3、加强产业聚集、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才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区建设。要深化园区规划和设计,加强综合配套,优化产业布局,使园区内企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逐步实现区域企业、行业的匹配,对园区内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园区内企业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形成能量、物流再循环的互利共生网络,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先进工业集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知名品牌汇集地。
3、加强环境监督,建立配套监督机制
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和贯彻环境保护的计划。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分工合作,环保、水利、农业、住建等部门各负其职,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使生态保护监督职责。同时要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管网化,保护好饮用水源地,集中供热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保护环境会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政府要逐年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直接加强环境建设;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鼓励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吸引民营资金的投入;其三,对一些项目,比如新能源汽车、秸秆发电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补偿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5、强化宣传,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的新城市,必须要加强宣传城市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公开监督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人人心。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城市建设所希望达到的长远目标。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重要结果,其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城市建设将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必须要兼顾的重要举措。只有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2] 马慧.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问题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8,(20).
[3] 淮阴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所,淮阴区环保局,2008.6
作者简介:
薛传金(1977-),男,江苏淮安人,工程师,本科,现从事环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