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从实践的角度谈点心得,和大家交流。在我看来通过这几届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作品的遴选,反映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少儿书法教育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从部分参赛作品看,为什么学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造成的标准、观点、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孩子们的审美问题。孩子们对美的判断力各有不同。如果把书法和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的话,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必须要回答的。可恰恰有的家长目的不太明确,有的就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有的是希望孩子拿个奖状增加考学分数;还有的为了让孩子不调皮锻炼耐性。我曾做过一些调查,觉得这些想法的出发点和愿望都是好的,但效果未必很好。要让我们的老师在审美上有个宏观的判断和把握,有个原则上的标准。不然的话,教师和学生的悟性不同,教学方法不一,我们看到的作品就良莠不齐。
首先,要解决到底为什么学。第一点要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这点上老师是不能替代的。对孩子你只能启发、引导、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第二点就是观察能力,可以通过临摹,让孩子来观察把握;或让孩子观察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帮助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第三点是要诱导孩子的创造能力,不要说孩子们没有创造性。孩子的创造性要在把握了必要的技巧和方法的前提下,老师去启发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写去画。我发现,美术和书法比较,美术显得天真烂漫,孩子们的天性发挥得非常好。而书法几乎是成人化教育,我认为这不是个优点,可又是个矛盾,这就是倾向性的成人化教育。成人化教育有好的一面,因为我们的书法必须要经过临摹,临与摹这个方法已经被认定了是切实可行的,没其他更好的途径。一个经典你不临摹怎么把握,怎么把结构、字型记在心里呢。但成人化的教育就带来一个问题,让孩子按照经典的版本去写,按照老师的意见去写,缺乏创造性,甚至有老师代写的,这是引导孩子弄虚作假,要坚决禁止。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尤其是书法要临摹经典,我们熟悉的楷书就有颜、柳、欧、赵,但绝不仅仅如此。欧阳洵他所借鉴的是隋代的书法,隋代还有摩崖、造型、墓志,以及很多都不知名的民间书法家。所以就产生了学什么的问题。有的小学老师说在教孩子学柳体,我就给他提了个建议,如果作为普及课来学,我建议学欧体。因为欧体是打基础的,以前给皇帝写的奏折里面没有用柳体,也没有用颜体的,基本上都是欧体。因为欧体写出来非常的工整、美观,结构非常严谨。如果你想将钢笔和毛笔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只有欧体能够做到。例如,你写柳体,如果使用钢笔去写,它的横,短的很短,长的很长,字型很难把握,而且不受看。如果你把它放大了题个牌匾,用柳体写出来都是棍儿,若是用颜体,就会有很强的膨胀力,放大了不走形,气势不减。所以说写大字,我建议要写颜体,如果写小字写楷书,我建议用欧体;第二是颜体,写颜体孩子容易把它写肿;第三是柳体,同样的学习经历与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写一年的隶书好于写三年的楷书。我不反对孩子写篆书,也不反对写行草,但要有选择性。在基础较好,年龄稍大的同学中,适当提倡写一些行书。但在小学生中教写行草,不是一个成功的方式。我认为,对少儿这一块的书法教学,如果你只让他写行草书,他的修养和素质,基本功和创造能力,对型和结构的把握,很难做到位。所以我认为学什么的问题,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有选择,另外,还应当有趣味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坚持不了很久,要适应孩子们的兴趣,进行趣味性教学。除了方法之外,我们所选的碑帖,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我曾听过启功先生讲课,非常受启发和教育。启功先生写了一辈子字,也在搞教学,他认为书法就四个字“用笔、结构”,这就是他一生要追求的两点。“用笔”就像我们拿筷子吃饭一样,要按照流程把饭和菜吃到嘴里去,才算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执笔或用笔的问题,这是个基本功,基本功解决不了,其他的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另外一个就是“结构”,他认为这个结构,在汉字里面应该作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去研究。为什么?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无论什么颜色,什么布料,做工是否精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量体裁衣。否则,即使做工再精细,穿上不合体也不能穿。他的这个比喻很形象,浅显易懂。启功先生总结到:结构要比用笔重要,结构把握不准,你写一辈子都过不了关,没有其他办法。因为中国字有规律,每一个汉字都有不同的形象,千变万化,差一点儿都不行。同样一枝笔能写出不同的形态,说明人的创造性和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学中不要强求孩子写的字都跟古人的一模一样,和跟自己原来写的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普遍式的教学,我认为选择字体,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写完后,既打了基础又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我研究“二王”的字,有两个支脉,一种平淡,一种显觉。显觉一路只能借鉴,他不可能再生出很多新的东西了,只能在气势上,章法上借鉴他,在字型上没有办法改变。艺术个性极强的东西是不适合儿童学习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学。要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孩子从小受到审美的教育。我和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交流的时候,他就提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有一种遗憾,好像听不到学校有朗朗的读书声。孙家正说我理解中国的诗文,一定要通过朗读才能感觉到它的美,这是一个缺失;还有一个缺失就是现在很多人都不再用笔写字了,改用了电脑和手机,这很遗憾!要把用毛笔书写中国字提升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在政协会议上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提议希望恢复书法课。孩子们的审美和认识,是从细微到宏观。如果不从微观的角度给他们打下很好的基础,怎么可能在将来提升他们的审美高度,建立起整体的审美理念呢?所以说第三个怎么学的问题,简单说就三个字:学、思、行。一是学习,就是临摹、写生、多读书,“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在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内容的教育,要提示孩子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讲的都是这些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
责任编辑:吴 燕
我认为少儿书法教育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从部分参赛作品看,为什么学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造成的标准、观点、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孩子们的审美问题。孩子们对美的判断力各有不同。如果把书法和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的话,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必须要回答的。可恰恰有的家长目的不太明确,有的就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有的是希望孩子拿个奖状增加考学分数;还有的为了让孩子不调皮锻炼耐性。我曾做过一些调查,觉得这些想法的出发点和愿望都是好的,但效果未必很好。要让我们的老师在审美上有个宏观的判断和把握,有个原则上的标准。不然的话,教师和学生的悟性不同,教学方法不一,我们看到的作品就良莠不齐。
首先,要解决到底为什么学。第一点要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这点上老师是不能替代的。对孩子你只能启发、引导、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第二点就是观察能力,可以通过临摹,让孩子来观察把握;或让孩子观察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帮助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第三点是要诱导孩子的创造能力,不要说孩子们没有创造性。孩子的创造性要在把握了必要的技巧和方法的前提下,老师去启发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写去画。我发现,美术和书法比较,美术显得天真烂漫,孩子们的天性发挥得非常好。而书法几乎是成人化教育,我认为这不是个优点,可又是个矛盾,这就是倾向性的成人化教育。成人化教育有好的一面,因为我们的书法必须要经过临摹,临与摹这个方法已经被认定了是切实可行的,没其他更好的途径。一个经典你不临摹怎么把握,怎么把结构、字型记在心里呢。但成人化的教育就带来一个问题,让孩子按照经典的版本去写,按照老师的意见去写,缺乏创造性,甚至有老师代写的,这是引导孩子弄虚作假,要坚决禁止。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尤其是书法要临摹经典,我们熟悉的楷书就有颜、柳、欧、赵,但绝不仅仅如此。欧阳洵他所借鉴的是隋代的书法,隋代还有摩崖、造型、墓志,以及很多都不知名的民间书法家。所以就产生了学什么的问题。有的小学老师说在教孩子学柳体,我就给他提了个建议,如果作为普及课来学,我建议学欧体。因为欧体是打基础的,以前给皇帝写的奏折里面没有用柳体,也没有用颜体的,基本上都是欧体。因为欧体写出来非常的工整、美观,结构非常严谨。如果你想将钢笔和毛笔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只有欧体能够做到。例如,你写柳体,如果使用钢笔去写,它的横,短的很短,长的很长,字型很难把握,而且不受看。如果你把它放大了题个牌匾,用柳体写出来都是棍儿,若是用颜体,就会有很强的膨胀力,放大了不走形,气势不减。所以说写大字,我建议要写颜体,如果写小字写楷书,我建议用欧体;第二是颜体,写颜体孩子容易把它写肿;第三是柳体,同样的学习经历与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写一年的隶书好于写三年的楷书。我不反对孩子写篆书,也不反对写行草,但要有选择性。在基础较好,年龄稍大的同学中,适当提倡写一些行书。但在小学生中教写行草,不是一个成功的方式。我认为,对少儿这一块的书法教学,如果你只让他写行草书,他的修养和素质,基本功和创造能力,对型和结构的把握,很难做到位。所以我认为学什么的问题,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有选择,另外,还应当有趣味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坚持不了很久,要适应孩子们的兴趣,进行趣味性教学。除了方法之外,我们所选的碑帖,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我曾听过启功先生讲课,非常受启发和教育。启功先生写了一辈子字,也在搞教学,他认为书法就四个字“用笔、结构”,这就是他一生要追求的两点。“用笔”就像我们拿筷子吃饭一样,要按照流程把饭和菜吃到嘴里去,才算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执笔或用笔的问题,这是个基本功,基本功解决不了,其他的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另外一个就是“结构”,他认为这个结构,在汉字里面应该作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去研究。为什么?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无论什么颜色,什么布料,做工是否精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量体裁衣。否则,即使做工再精细,穿上不合体也不能穿。他的这个比喻很形象,浅显易懂。启功先生总结到:结构要比用笔重要,结构把握不准,你写一辈子都过不了关,没有其他办法。因为中国字有规律,每一个汉字都有不同的形象,千变万化,差一点儿都不行。同样一枝笔能写出不同的形态,说明人的创造性和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学中不要强求孩子写的字都跟古人的一模一样,和跟自己原来写的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普遍式的教学,我认为选择字体,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写完后,既打了基础又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我研究“二王”的字,有两个支脉,一种平淡,一种显觉。显觉一路只能借鉴,他不可能再生出很多新的东西了,只能在气势上,章法上借鉴他,在字型上没有办法改变。艺术个性极强的东西是不适合儿童学习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学。要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孩子从小受到审美的教育。我和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交流的时候,他就提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有一种遗憾,好像听不到学校有朗朗的读书声。孙家正说我理解中国的诗文,一定要通过朗读才能感觉到它的美,这是一个缺失;还有一个缺失就是现在很多人都不再用笔写字了,改用了电脑和手机,这很遗憾!要把用毛笔书写中国字提升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在政协会议上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提议希望恢复书法课。孩子们的审美和认识,是从细微到宏观。如果不从微观的角度给他们打下很好的基础,怎么可能在将来提升他们的审美高度,建立起整体的审美理念呢?所以说第三个怎么学的问题,简单说就三个字:学、思、行。一是学习,就是临摹、写生、多读书,“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在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内容的教育,要提示孩子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讲的都是这些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
责任编辑:吴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