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步入2.0时代。2.0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将从建设信息化环境向促进人的发展转变,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重点也由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即从 “重工具”向“重目的”回归。主要论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走向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2.0;信息技术教育;走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404
2018 年 4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这是继以前教育信息化文件之后,我国在国家层面又一次发布的综合性教育信息化规划文件。《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出台,正式拉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帷幕。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要准确把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走向,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解读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我们国家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号召,党中央提出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 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因此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自从进入了21 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提速。我们把党的十九大之前的时期称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 1.0 阶段, 之后的一段时期则是“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我国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侧重点、动力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在教育信息化起始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普及,以及学校的软 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备,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点建设,并且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在“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 台”项目建设及成功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 大平台得以全面推广与运用。在教育信息化1.0 时期,我国打下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是在教育信息化 1.0 阶段取得的坚实成果基础上的继承和不断深入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我国开始进入智能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学习信息化技术,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教育信息 化 2.0 时代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所处阶段的正确审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 1.0 时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2.0 时代将开启“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新的征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颁布了有关信息化技术学习发展的政策。我们积极落实政策,按照政策推动实施,做到八项行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近一段时期内 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行动,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从 1.0 时代向 2.0 时代的迈进指明了方向。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教育信息化 2.0”这一概念仍处在动态发展中,还远未成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挖掘,教育信息化在未来还有诸多可能。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的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2000年,我国将信息技术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在 2000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做了一些关于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的报告,要求青少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快学习信息化知识。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式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已有 19 余年,中小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助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信息技術教师队伍。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地位不够凸显
虽然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大多数的学校都盲目的为了提高升学率,将信息化的课程不断压缩和不重视,导致信息化技术很差劲。在这种大氛围下,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其成长的重要意义,以致挫伤了自身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重复化、机械化
在课堂中,教师往往按照提出本节 课的学习内容、演示操作步骤、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缺乏对活动的设计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最终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实 施的重复化、机械化,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课堂活力。
(三)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只重视操作训练,以应对基本的教学和考试任务,忽视教育 教学理论的学习,把信息技术课组织成计算机 技能课,背离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能力有限,对信息化不够熟悉。学校里的信息化技术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对信息化的了解也那么肤浅。
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走向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应该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
(一)教育的重点从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计算机教育阶段、计算机应用教育阶 段和信息技术教育阶段。教育部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意在指引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下,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重点应由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
(二)教材和课程将引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及编程内容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语音识别、图像 、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编程教育更是突出。国务院也提出了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三)学生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新变化
未来,学校借助智慧教室的环境构建,致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将成为主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2.0 ,需要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新技术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德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1(07):69-71.
[2]宋德如.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1(07):7-9.
[3]邹爽. 创客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2.0;信息技术教育;走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404
2018 年 4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这是继以前教育信息化文件之后,我国在国家层面又一次发布的综合性教育信息化规划文件。《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出台,正式拉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帷幕。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要准确把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走向,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解读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我们国家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号召,党中央提出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 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因此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自从进入了21 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提速。我们把党的十九大之前的时期称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 1.0 阶段, 之后的一段时期则是“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我国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侧重点、动力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在教育信息化起始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普及,以及学校的软 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备,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点建设,并且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在“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 台”项目建设及成功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 大平台得以全面推广与运用。在教育信息化1.0 时期,我国打下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是在教育信息化 1.0 阶段取得的坚实成果基础上的继承和不断深入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我国开始进入智能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学习信息化技术,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教育信息 化 2.0 时代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所处阶段的正确审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 1.0 时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2.0 时代将开启“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新的征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颁布了有关信息化技术学习发展的政策。我们积极落实政策,按照政策推动实施,做到八项行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近一段时期内 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行动,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从 1.0 时代向 2.0 时代的迈进指明了方向。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教育信息化 2.0”这一概念仍处在动态发展中,还远未成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挖掘,教育信息化在未来还有诸多可能。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的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2000年,我国将信息技术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在 2000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做了一些关于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的报告,要求青少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快学习信息化知识。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式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已有 19 余年,中小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助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信息技術教师队伍。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地位不够凸显
虽然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大多数的学校都盲目的为了提高升学率,将信息化的课程不断压缩和不重视,导致信息化技术很差劲。在这种大氛围下,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其成长的重要意义,以致挫伤了自身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重复化、机械化
在课堂中,教师往往按照提出本节 课的学习内容、演示操作步骤、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缺乏对活动的设计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最终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实 施的重复化、机械化,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课堂活力。
(三)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只重视操作训练,以应对基本的教学和考试任务,忽视教育 教学理论的学习,把信息技术课组织成计算机 技能课,背离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能力有限,对信息化不够熟悉。学校里的信息化技术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对信息化的了解也那么肤浅。
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走向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应该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
(一)教育的重点从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计算机教育阶段、计算机应用教育阶 段和信息技术教育阶段。教育部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意在指引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下,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重点应由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
(二)教材和课程将引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及编程内容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语音识别、图像 、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编程教育更是突出。国务院也提出了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三)学生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新变化
未来,学校借助智慧教室的环境构建,致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将成为主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2.0 ,需要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新技术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德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1(07):69-71.
[2]宋德如.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1(07):7-9.
[3]邹爽. 创客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