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阅读 提升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依托文本阅读,加强改写、续写训练
   改写实质上是以原作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重在一个“改”字上。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变动,但绝不是另外写一篇文章。在形式上,改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把剧本改写成故事等;可以改变表达方式,如把记叙改变为描写,把说明改为记叙等;可以改变语言,如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改变结构,如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改为顺叙等;可以改变人称,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还可以改变中心人物等。实际上,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是一个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一次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续写是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完,或者给一篇已经写完的文章再续篇。续写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对培养想象、联想、分析等思维能力很有帮助。续写要求:要做到前后文观点一致,体裁一致,语言特点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续写课文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阅读教学时,让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孔乙己》《范进中举》等,学生写作兴致很浓,续写可谓精彩纷呈,不少学生大胆想象,既幽默又引人思考,想像力丰富,语言保持与原作一致,情节发展一线贯穿。
   二、依托文本阅读,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当前阅读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即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这个层面。然而对于课文内容,学生只要认真读几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这样的教学过后,学生头脑中只留下一个文章的梗概,没有对语言的品味与学习、理解与运用,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对写作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紧扣语言文字,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语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富有特色的典型词句和语段。有些文章用词生动准确,有些文章词句特别有表现力,有些文章句式结构整齐、蕴含深刻,有些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或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论述……从这些“抓手”切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因为有了语言训练为依托,写作教学也就“随风潜入”。
   三、依托文本阅读,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可为作文教学提供借鉴的模式和范例。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运用教材范文的多种技法,提高写作能力。如记叙文的开篇方法就可以从下列篇目中学习、借鉴和提高:开门见山——《散步》,交代动机——《背影》,描写环境——《芦花荡》,议论抒情——《藤野先生》等等。当然,其他写作方法的训练,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衔接过渡等同样也可以学习教材中范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与学习记叙文的写作。
   “生态写作教学”谢冰老师上的阅读写作课——“巧借议论为记叙文画龙点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老师援引鲁迅先生的名篇《一件小事》,先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把议论文字删除,留下空白,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填充适当的议论,让学生自主阅读,尝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并交流展示;接着师生共同研读文章,深度理解和感悟文中“我”和车夫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变化;再次,谢老师让学生在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再次议论或修改第一次写的议论性文字;最后,与原文比较,感悟我们自己的议论和作者的切近性和吻合度。从学生的文字看,他们的学习效果非常好,课堂习得有效。这堂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写作课,关注了学生的写作实践,强调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依托文本阅读,努力拓宽写作样式
   依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拓宽写作样式,积累写作素材。读写结合让阅读教材成为学生写作的诱发因素,也就是从这里出发,学生联系起自己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有了新的创想。
   读写结合本身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在这个名义下,写作资源积极开发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了课本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立足文本阅读,努力实现以学生成长为经,以写作技巧指导为纬,利用课堂阅读教学的适当时机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情境,精选角度,激发写作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语言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指的是人物的对话或独白,而个性化语言描写则是指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学识教养以及所处的环境。简单地说,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即“见其言,知其人”,这是个性化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成功的语言描写可以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同时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下面结合日常的教学探讨一下打造个性化语言的方
期刊
教育部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了配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目前我国已经有几家出版社编写了与《标准》配套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数学实验教材。我校于今年秋季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统一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组织编写的数学实验教科书,笔者通过认真研究学习《标准》,结合执教一学期的时间,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下初
期刊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美好传统。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父母给我们生命、生存的环境,呵护我们成长。感恩将使人生少一些遗憾、愧疚、忏悔。当感恩深入人心的时候,人们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就会到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
期刊
一、备课的关键   向课堂要质量,做好备课环节是关键。而对于一个初三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一、把握中考考点;二、掌握学生现状;三,熟悉教材。掌握了考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教学就游刃有余了。了解了学生情况,才可以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才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利用好教材,根据学生情况把中考考点有效的结合在新课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学习方面还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学习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趣·创乐
期刊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21世纪对中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
期刊
一、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接受教师教条式讲解,对中心思想做单一把握,对段落、层意的理解众人一辞,缺乏新意,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够让读者自己与作者本身建立起很好的交流渠道。新课标要求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文学作品研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
期刊
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我们不该漠视,更无法拒绝。用心倾听吧!你一定能感受到花的明艳。  ——题记   生命中发出的声音有些是听不见的,但有些却可以在心头滋长,渐而变得坚强。花开的声音就是这样,温柔中又不失芬芳,静静地在每个细节里绽放。   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阅生无数,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引导我走向成熟,立志做一位学生喜爱的老师。我平时留心于学生成长的点滴,关心其成长过程,多与学生谈心,耐心
期刊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从思维到思维到再思维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让学生
期刊
面对课堂上几十双清纯的眼睛,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老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其实,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