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媒介,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建立教育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能够促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多方位开放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高效继续教育信息化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系统的教学管理职能,在教育资源交流和保障、教学管理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有明显价值。本文浅要论述了继续教育的概念,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和初步成效,并就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继续教育中的成效和具体建设思路做出论述。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继续教育;信息时代
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项目编号:CJY一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其在教育产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在朝着普遍化、简捷化以及内容丰富化和教育终身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重点实践和考察范围;要求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体系。这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同时立足于继续教育自身的需求,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
一、继续教育的概述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对于继续教育的含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侧重点,也就存在不同的定义。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继续教育做出了界定,1988年在我国人事部的主持之下,将继续教育定义为“继续工程教育”,意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简称为继续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包含了管理人员、医学类人员、教学类人员、工程类人员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围的各类专业人员。其教育内容是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补缺型提高,重点是革新技术和理论,以及其他层次基础教育。
立足于现阶段的情况,继续教育的含义为,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从事管理、生产、研发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初步接触继续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就现阶段的数据来看,我国9亿劳动人口之中,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始终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说明我国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思想认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是我国对待教育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培训教育;看重全日制教育,轻视非全日制教育。高校并没有将继续教育摆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之下,继续教育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二,缺乏有效管理。由于继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继续教育在高校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高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但是由于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更没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言了。
第三,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形成系统的保障,而地方和校方也没有完善的法规和约束机制。最终继续教育的发展因缺乏法律保障而受到限制。
第四,缺乏与社会、市场的联动作用。继续教育的发展应当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定,而现在的高校在继续教育的问题,很少进行市场调研,对社会和市场的把握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这样也导致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推进一直受到阻碍。
第五,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继续教育事业一直得不到高校的重视,在资金拨付方面自然也是少之又少,然而脱离市场和社会的制定计划更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获取。这样也就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例如师资力量、基本设施和教材等。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大批量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应用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初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术文献中,然而在1993年9月,由于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提及而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而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科学教育观念,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促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一种创新型的教育形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概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使教育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变得更具自主性和延续性;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学习者共享。更实现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远程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在繼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型成果,是先进的生产模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为我过教育事业的革新提供一条“高速公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突破瓶颈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存在巨大的价值。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可以将信息通过网络和电信号,轻而易举的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任何地方。同时,网络巨大的承载力,可以上传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员下载。这里可以找到需要的图书、课程以及教学软件等供学员下载,免于奔波上学和错过课程等诸多不利因素,让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利用时间。
传统继续教育以学院为中心,制定的教学课程往往缺乏具体的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得不到体现,课程安排往往无法为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然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化继续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员的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学员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医院自由的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甚至是指导老师。所以,信息化教育的应用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虚拟化的学习背景下,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时间资源的配置,更促进了校方师资、场地和设施等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可以将节约下来用以购买设施的资金投入到配套的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当中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高效学习和高校资源配置,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三、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初步成效
(一)有利于继续教育理念的革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快捷,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及时。不仅仅是这些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开设课堂完全根据学员需求和自身发展所决定,不再由于以往场地的限制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包括师资在内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图书、实验室和课程等。这样也丰富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内涵。
(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继续教育的信息化作为一种创新型成果,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之上,改进原有的不足,扩展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课程软件的编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随练和课后检查等教学过程,提供了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样加强了学生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加上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快捷的教育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推进教育总体公平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影响了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可能。但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以让这一部分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逐步缩小差距,从而尽量消弭了教育的不公平。由于信息化技术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给传统教育资源无法普及的边远地区,为全国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信息化的应用,不但改变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教育限制,更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和规模的不足的窘迫局面,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总体公平。
(四)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
由于过去的继续教育缺乏对于社会和市场的调查,导致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了开班带来的收入,影响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应用于继续教育之后,校方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多寡来进行课程方面的调整,也可以采用打分系统来让学生对老师课程的优秀程度进行评定,提高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五)为继续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仍然处于准备阶段,法律对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保障和约束均不是很到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通讯机能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约束,让继续教育处于社会的视线之下,让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改进的建设思路
基于继续教育與传统高等教育的不同,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时间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化的继续教育以满足学习者个体性差异为主,针对学习者的自身情况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时间和方式等条件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以学习者为重心的前提下,制定多种学习情景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求学热情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坚持人本理念
在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完整性的同时,以学习者为重心,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来设计课程。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程序,让学习者在课程中感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而不是孤立的学习环境。建立完善的课后反馈机制,使学习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与此同时,这也方便教师对于学员学习情况的掌握,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策略。
(二)针对性课程教学
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制定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学员的需求,让学员更好得到接受知识,也要尽力帮助继续教育学员解决在现实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到自己所欲要资源。还有,需要积极跟进各专业的理论发展,重视资源的使用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
(三)加强合作共享
加强时间范围内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知识的储备,丰富课程的多样性选择。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导致自身的水平下降,更促进了彼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政府牵头或者高校联盟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培训机构、软件公司的合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共同提高。
(四)注重产权保护
信息化教育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其具有教育对象广、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强的特点。然而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尊重作者的劳动价值,于20世纪初创立了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简称CC 协议),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行为来给予不同用户不同的使用许可,避免了以往的极端选项。希望高校继续教育积极CC协议的开发利用,调动更多优秀教师资源来开发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加深,促进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均在不断提高。然而继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平台,更作为一个管理职能影响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所以,为了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需要重视各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源平台的搭建和共享,保护好知识产权,针对性的师资和资源,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高层次、高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姜立,陈士良,韩耀萱等.资源库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123-125.171
[3]刘奉越.国外对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7.
[4]杨京英,熊友达(2011).信息社会世界峰会《ICT 核心指标报告》———《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系列报告之三[J].中国信息界,(10):67 -72.
[5]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 2) :3-12.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继续教育;信息时代
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项目编号:CJY一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其在教育产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在朝着普遍化、简捷化以及内容丰富化和教育终身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重点实践和考察范围;要求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体系。这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同时立足于继续教育自身的需求,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
一、继续教育的概述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对于继续教育的含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侧重点,也就存在不同的定义。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继续教育做出了界定,1988年在我国人事部的主持之下,将继续教育定义为“继续工程教育”,意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简称为继续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包含了管理人员、医学类人员、教学类人员、工程类人员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围的各类专业人员。其教育内容是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补缺型提高,重点是革新技术和理论,以及其他层次基础教育。
立足于现阶段的情况,继续教育的含义为,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从事管理、生产、研发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初步接触继续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就现阶段的数据来看,我国9亿劳动人口之中,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始终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说明我国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思想认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是我国对待教育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培训教育;看重全日制教育,轻视非全日制教育。高校并没有将继续教育摆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之下,继续教育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二,缺乏有效管理。由于继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继续教育在高校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高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但是由于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更没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言了。
第三,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形成系统的保障,而地方和校方也没有完善的法规和约束机制。最终继续教育的发展因缺乏法律保障而受到限制。
第四,缺乏与社会、市场的联动作用。继续教育的发展应当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定,而现在的高校在继续教育的问题,很少进行市场调研,对社会和市场的把握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这样也导致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推进一直受到阻碍。
第五,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继续教育事业一直得不到高校的重视,在资金拨付方面自然也是少之又少,然而脱离市场和社会的制定计划更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获取。这样也就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例如师资力量、基本设施和教材等。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大批量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应用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初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术文献中,然而在1993年9月,由于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提及而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而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科学教育观念,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促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一种创新型的教育形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概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使教育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变得更具自主性和延续性;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学习者共享。更实现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远程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在繼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型成果,是先进的生产模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为我过教育事业的革新提供一条“高速公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突破瓶颈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存在巨大的价值。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可以将信息通过网络和电信号,轻而易举的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任何地方。同时,网络巨大的承载力,可以上传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员下载。这里可以找到需要的图书、课程以及教学软件等供学员下载,免于奔波上学和错过课程等诸多不利因素,让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利用时间。
传统继续教育以学院为中心,制定的教学课程往往缺乏具体的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得不到体现,课程安排往往无法为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然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化继续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员的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学员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医院自由的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甚至是指导老师。所以,信息化教育的应用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虚拟化的学习背景下,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时间资源的配置,更促进了校方师资、场地和设施等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可以将节约下来用以购买设施的资金投入到配套的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当中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高效学习和高校资源配置,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三、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初步成效
(一)有利于继续教育理念的革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快捷,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及时。不仅仅是这些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开设课堂完全根据学员需求和自身发展所决定,不再由于以往场地的限制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包括师资在内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图书、实验室和课程等。这样也丰富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内涵。
(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继续教育的信息化作为一种创新型成果,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之上,改进原有的不足,扩展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课程软件的编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随练和课后检查等教学过程,提供了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样加强了学生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加上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快捷的教育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推进教育总体公平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影响了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可能。但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以让这一部分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逐步缩小差距,从而尽量消弭了教育的不公平。由于信息化技术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给传统教育资源无法普及的边远地区,为全国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信息化的应用,不但改变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教育限制,更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和规模的不足的窘迫局面,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总体公平。
(四)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
由于过去的继续教育缺乏对于社会和市场的调查,导致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了开班带来的收入,影响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应用于继续教育之后,校方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多寡来进行课程方面的调整,也可以采用打分系统来让学生对老师课程的优秀程度进行评定,提高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五)为继续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仍然处于准备阶段,法律对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保障和约束均不是很到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通讯机能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约束,让继续教育处于社会的视线之下,让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改进的建设思路
基于继续教育與传统高等教育的不同,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时间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化的继续教育以满足学习者个体性差异为主,针对学习者的自身情况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时间和方式等条件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以学习者为重心的前提下,制定多种学习情景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求学热情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坚持人本理念
在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完整性的同时,以学习者为重心,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来设计课程。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程序,让学习者在课程中感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而不是孤立的学习环境。建立完善的课后反馈机制,使学习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与此同时,这也方便教师对于学员学习情况的掌握,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策略。
(二)针对性课程教学
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制定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学员的需求,让学员更好得到接受知识,也要尽力帮助继续教育学员解决在现实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到自己所欲要资源。还有,需要积极跟进各专业的理论发展,重视资源的使用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
(三)加强合作共享
加强时间范围内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知识的储备,丰富课程的多样性选择。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导致自身的水平下降,更促进了彼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政府牵头或者高校联盟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培训机构、软件公司的合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共同提高。
(四)注重产权保护
信息化教育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其具有教育对象广、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强的特点。然而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尊重作者的劳动价值,于20世纪初创立了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简称CC 协议),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行为来给予不同用户不同的使用许可,避免了以往的极端选项。希望高校继续教育积极CC协议的开发利用,调动更多优秀教师资源来开发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加深,促进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均在不断提高。然而继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平台,更作为一个管理职能影响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所以,为了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需要重视各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源平台的搭建和共享,保护好知识产权,针对性的师资和资源,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高层次、高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姜立,陈士良,韩耀萱等.资源库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123-125.171
[3]刘奉越.国外对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7.
[4]杨京英,熊友达(2011).信息社会世界峰会《ICT 核心指标报告》———《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系列报告之三[J].中国信息界,(10):67 -72.
[5]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 2)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