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奥巴马就职演说词中存在的隐喻机制做粗略的分析及论述,可以看出:总体来说,旅程、气候和疾病三个范畴在政治隐喻中是较为常见的。
关键词:政治语篇;就职演说;隐喻机制
一、引言
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王寅,2007:406)拉考夫和约翰逊在其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做事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主要是隐喻的。”(Lakoff and Johnson, 1980:1-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就驾轻就熟地运用了隐喻来感染听众并激发了听众的政治热情。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出发点,以奥巴马的就职宣誓演说为个案分析,初步解读政治语篇中隐喻机制的运用问题。
二、政治语篇中隐喻机制的分析
隐喻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106)政治领域的许多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政治家们都往往借助隐喻来生动地描述复杂、抽象的政治问题,借助隐喻的方式去理解和说明政治概念。政治隐喻被大量运用在政治论著、政论文章、政治演讲等语篇中,更是一直起着治国、政辨、为政、劝君等作用。(曹春春,2008)
笔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奥巴马演讲辞中的隐喻较偏向于使用跟政治相似性更接近的物体或事物,比如:旅程、战争、疾病与气候等领域中的隐喻使用较为频繁。
(一) 旅程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
认知语言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and Johnson)在其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当中首次介绍了旅程式隐喻的概念(Lakoff and Johnson, 1980)。学者将涵盖一切旅程表达式的概念总结成为概念隐喻“生命是一场旅行”(Lakoff G, M Turner, 1989)。而旅程在隐喻中的运用并不仅仅指生命,还可以用来指发展过程。在奥巴马的演讲中,这种隐喻处处可见。
例1:Our journey has never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 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
例2: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例3:As we consider the road that unfolds before us... those brave Americans who... patrol far-off deserts and distant mountains.
例4:So let us mark this day with remembrance, of who we are and how far we have travelled.
例5:... we refused to let this journey end that we did not turn back nor did we falter; ...
这些隐喻用法都证明了暗含的概念隐喻“美国的发展之路就是一场旅程”,奥巴马在他的演讲中充分展示了这一概念,让人们回顾了美国发展的艰辛之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将带领美国人民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二)气候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
气候方面的隐喻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所处的严峻形势、困境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气候隐喻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也是处处可见的。
例6: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
例7:… that in the depth of winter, when nothing but hope and virtue could survive…
在演讲的最后,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是以这样颇为沉重的气候隐喻来结束他的就职演说的:
例8: America. 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 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 let us brave once more the icy currents, and endure what storms may come.
众所周知,2008年正是美国经济和政治外交都内外交困的一年,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中用了“clouds”, “storms”, “winter”, “hardship” 和 “icy”等这样的字眼来形象地比喻目前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 疾病在政治隐喻的运用
疾病与人类社会和政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所以用源
于疾病领域的隐喻来描述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端也是很常见的。
例9: To those leaders around the globe who seek to sow conflict, or blame their society's ills on the west... 这里,奥巴马用"ills"来比喻其他国家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同样在汉语的政治语篇中,疾病隐喻也是常见的。例如“国家的经济机制已经瘫痪了”, “瘫痪”形容的是经济机制的失效; “一定要不遗余力的铲除社会的毒瘤”,“毒瘤”揭露了社会严重的弊病等等。
三、结语
本文就奥巴马就职演说词中存在的隐喻机制做了粗略的分析及论述,对旅程、气候和疾病三个范畴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可以看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它本质上是人类的认知现象,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种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隐喻场是处于人类思维深处的概念隐喻的具体语言体现形式(刘婷婷,刘丰,2009)。除了政治语篇之外,对其他各种语篇中的隐喻进行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隐喻的各种功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隐喻。
参考文献:
[1]曹春春.政治隐喻的文体功能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51.
[2]刘婷婷,刘丰.政治隐喻的主观性解读----以克林顿就职演说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50-151.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Lakoff G,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关键词:政治语篇;就职演说;隐喻机制
一、引言
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王寅,2007:406)拉考夫和约翰逊在其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做事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主要是隐喻的。”(Lakoff and Johnson, 1980:1-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就驾轻就熟地运用了隐喻来感染听众并激发了听众的政治热情。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出发点,以奥巴马的就职宣誓演说为个案分析,初步解读政治语篇中隐喻机制的运用问题。
二、政治语篇中隐喻机制的分析
隐喻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106)政治领域的许多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政治家们都往往借助隐喻来生动地描述复杂、抽象的政治问题,借助隐喻的方式去理解和说明政治概念。政治隐喻被大量运用在政治论著、政论文章、政治演讲等语篇中,更是一直起着治国、政辨、为政、劝君等作用。(曹春春,2008)
笔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奥巴马演讲辞中的隐喻较偏向于使用跟政治相似性更接近的物体或事物,比如:旅程、战争、疾病与气候等领域中的隐喻使用较为频繁。
(一) 旅程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
认知语言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and Johnson)在其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当中首次介绍了旅程式隐喻的概念(Lakoff and Johnson, 1980)。学者将涵盖一切旅程表达式的概念总结成为概念隐喻“生命是一场旅行”(Lakoff G, M Turner, 1989)。而旅程在隐喻中的运用并不仅仅指生命,还可以用来指发展过程。在奥巴马的演讲中,这种隐喻处处可见。
例1:Our journey has never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 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
例2: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例3:As we consider the road that unfolds before us... those brave Americans who... patrol far-off deserts and distant mountains.
例4:So let us mark this day with remembrance, of who we are and how far we have travelled.
例5:... we refused to let this journey end that we did not turn back nor did we falter; ...
这些隐喻用法都证明了暗含的概念隐喻“美国的发展之路就是一场旅程”,奥巴马在他的演讲中充分展示了这一概念,让人们回顾了美国发展的艰辛之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将带领美国人民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二)气候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
气候方面的隐喻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所处的严峻形势、困境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气候隐喻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也是处处可见的。
例6: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
例7:… that in the depth of winter, when nothing but hope and virtue could survive…
在演讲的最后,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是以这样颇为沉重的气候隐喻来结束他的就职演说的:
例8: America. 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 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 let us brave once more the icy currents, and endure what storms may come.
众所周知,2008年正是美国经济和政治外交都内外交困的一年,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中用了“clouds”, “storms”, “winter”, “hardship” 和 “icy”等这样的字眼来形象地比喻目前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 疾病在政治隐喻的运用
疾病与人类社会和政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所以用源
于疾病领域的隐喻来描述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端也是很常见的。
例9: To those leaders around the globe who seek to sow conflict, or blame their society's ills on the west... 这里,奥巴马用"ills"来比喻其他国家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同样在汉语的政治语篇中,疾病隐喻也是常见的。例如“国家的经济机制已经瘫痪了”, “瘫痪”形容的是经济机制的失效; “一定要不遗余力的铲除社会的毒瘤”,“毒瘤”揭露了社会严重的弊病等等。
三、结语
本文就奥巴马就职演说词中存在的隐喻机制做了粗略的分析及论述,对旅程、气候和疾病三个范畴在政治隐喻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可以看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它本质上是人类的认知现象,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种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隐喻场是处于人类思维深处的概念隐喻的具体语言体现形式(刘婷婷,刘丰,2009)。除了政治语篇之外,对其他各种语篇中的隐喻进行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隐喻的各种功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隐喻。
参考文献:
[1]曹春春.政治隐喻的文体功能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51.
[2]刘婷婷,刘丰.政治隐喻的主观性解读----以克林顿就职演说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50-151.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Lakoff G,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