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师创新素质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社会:信息、知识飞速发展,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征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的话题。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素质培养中创新素质尤为重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化学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创新的多样性和考试的统一性、创新的开放性和原有的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当前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一、创新素质的内涵
  作为肩负培养未来创新人才重任的中学化学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这是创造发明的基础动力。古今中外,无数的科学家靠着这种理念,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攻克了科学上的一道道难关。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年轻时具有强烈的创造的愿望和激情,不知疲倦地探索元素间的关系,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象门捷列夫这样的化学家举不胜举,他们之所以有创造发明,其共同点就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就先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2、创新精神。要创新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亲的困难与阻力。正如前人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艰辛,沿着崎岖小路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居里夫人当年为了提取放射性元素镭,历尽艰辛,一边哺乳婴儿,一边顽强地坚持在一间非常简陋的实验室工作,终于从数吨的废弃的沥青铀矿碴中收集到一点点新元素镭。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者顺利完成某个创新项目必需的心理特征,其外在表现就是创新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研究课题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及技术路线,是创新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拉瓦锡与波义耳同样做过在密闭容器中煅烧金属汞实验,由于俩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实验方案有所差异,结果就完全不同。拉瓦锡据此提出质量守恒定律,而波义耳却与真理擦肩而过。
  二、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1、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基础。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激增时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专业高度细分,却又高度综合。新兴科学不断出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学习知识时,要强调指出的是:(1)"学会学习",特别要学会探究性学习,掌握、宣传及应用自然科学方法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信息的获得、加工、储存及提取方法。(2)在学习化学专业基础课的同时,要注意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知识,而学校教育也要在课程的设置及内容方面注意多样性、综合性和渗透性。在化学改革过程中,注意把人们当今关心的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命科学、能源等问题适当引入教学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3)化学教育领域中,尽可能地开设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课题,诸如"材料化学"、"社会中的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等,既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又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4)让学生在校期间抓紧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实践证明:知识面狭窄的老师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也不可能搞创新发明。许多著名的化学家之所以有发明创造,就因为他们有宽广的知识面。
  2、娴熟规范的实验技能是创新的条件。化学教学技能是现代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素质的另一重要层次,教学技能的掌握只能靠练习才能实现。化学实验技能是化学教师的职业性素质。化学教师除了必需具备一般教师所需掌握的一般教学技能外,还必需具备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计划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实验室,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这些仪器是现代人类科研成果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高度集中与融合。通过实验学生既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素质。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各专业基础实验课中增加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学会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科学探究方法的新型化学教师。
  3、探究能力是创新的核心。探究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化学教师必须不断地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給学生,培养出开拓型的、创造型的人才。化学教师还需要善于捕捉各种新的文化信息、科技信息、构建新的教育观及教学方法。勇于改革是,善于探索,如微型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从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地在教育实践、化学教学中完善自身能力,逐步地使自己从经验型转化为探究型的教师。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可以把学生"学化学"的过程转变为"学科学"的过程,从而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率地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中国的发展需要一流人才,一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教师来培育实现。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化学教学创新中争取早日成为一流的好教师,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其他文献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而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和谐校园是当前教育的必然走向,从近期目标看,可改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从长远目标看,可让学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校和亦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校和谐发展呢?  一、以人为本是校和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
期刊
何为规范?规范就是出乎道德而非法规,是人心对自我目标立定的行事标准。学校办学规范应包含决策规范、校务规范、财务规范、收费规范、招生规范、各部门管理规范等。何为特色?即事物表现出来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本身独特的风格。规范和特色两者之间绝不是对应的,也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应该说是递进关系,规范是特色的前提和基础,而特色是规范的高级表现形式。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认为在哪
期刊
摘要:对此,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精细化管理、严肃活泼的这一指导思想,结合中学阶段的实际情况,运用和思考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团结守纪,又有积极健康个性的班级建设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班级管理 精细化 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是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出素质和品
摘要:本文提出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中儿童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并指出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规则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自定班规,创造环境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树立榜样,在愉悦中培养小学儿童的规则意识;采用自然惩罚法等。  关键词幼小衔接 规则意识 培养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一个"小社会",需要有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或章程作
摘要: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界已明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将它作为推动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尝试构建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人本化理念 高等教育管理 体系研究  一、重新审视大学的本质,加强大学人本化管理的认识  大学是什么?从大学诞生之初的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众
[摘要]高校的党建工作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具有很深的意义,能够提升其思想素养,让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背景下,把持自己突破对自己的突破,取得各方面的成功。但是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驻外学生的党建工作上,无法与其进行思想的交流成为主要的难题。因此高校需要从党建工作的本质出发,研究如何才能提升驻外学生的党建工作,本着提升党员质量的目的,加强创新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驻外
摘要美国犹他州大学图书馆联盟(UALC)网络导航课程是目前美国最成功的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典范,通过对该网络导航课程的开发形式、课程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展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提供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UALC 信息素质教育 合作教育  1.引言  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最早开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为信息素质而合作口号,高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逐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各项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而为国家民族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则是摆在新世纪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正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评价应能满足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