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超轻粘土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作的素养与能力,情感表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超轻粘土社团的实践与体会,探讨在超轻粘土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方法:感知超轻粘土艺术之美;享受粘土艺术美产生的过程;用粘土点缀生活,让成就感倍增;关注学生在粘土创作中情感的表达。通过开设超轻粘土泥塑社团,开展超轻粘土微景观课程教学探究,对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超轻粘土、美术素养、审美、创作、情感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发展地位。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大放异彩的时代。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作为新型手工材料的超轻粘土深受孩子们的青睐,因而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开设了超轻粘土泥塑社团,开展了小学美术超轻粘土微景观课程教学探究,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下面就结合本人的实践与体会作一些探讨。
一、感知粘土艺术之美
吴冠中先生曾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美的标准,并且能自觉地运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和衡量事物的美与丑。甚至将这个标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在超轻粘土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让学生感知超轻粘土材质之美
超轻粘土是纸黏土的一种,优点颇多:环保无味、色彩鲜明、超轻、干净、不粘手……超轻粘土可塑性强,可做成各种平面的、半立体的、或者完全立体的造型;它还善于表现各种事物的质感,给学生无限的创作空间:厚重瑰丽的青铜、雪白轻盈的羽毛,光滑靓丽的皮肤,粗糙龟裂的树皮……就像孙大圣的七十二变一样神奇。超轻粘土作品风干后保存时间长、不坍塌、不开裂,可以完美保存作品的原貌。超轻粘土包容性强,与任何材料搭配使用都毫无违和感,是一种极佳的手工制作材料。
(二)学会欣赏超轻粘土作品之美
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粘土手工创作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美,给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超轻粘土或泥塑作品。只有审美能力提高了,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那么怎样引领孩子欣赏优秀作品呢?我常常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孩子思考,如:"你看到了什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这个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教会孩子以直觉感知的方式去感知粘土艺术的美。"从这个作品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吗?"把直接感受与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把泥塑作品艺术形象与补充和丰富。"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有什么感觉?如果让你创作,你会怎样表现?"在感受粘土作品同时,自觉地运用各种知识、理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享受粘土艺术美产生的过程
艺术来源于生活,平时多引导孩子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粘土来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粘土艺术作品创作自然也不例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能的问题。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素养提升的过程。当然,美术素养的提升不是创作一两个作品就能达到的,只有不懈努力坚持创作,量的变化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三、用粘土点缀生活,让成就感倍增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可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用粘土点缀生活,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超轻粘土是一种神奇的材料,不但可以轻易驾驭很多器物的造型,还可以和与其它媒材结合进行创作,而且效果极好:漂亮的粘土画给校园增添了艺术氛围;粘土手指玩偶是学生们的好伙伴;送一只粘土发夹或耳环给妈妈表达一片爱意;小小开关、墙报、宣传栏也可以是轻土创意发挥的最佳地方;给干枯的树枝加上几朵桃花,春天就可以一直住在家里;用粘土给小石头化个妆,那就是一个美丽的镇纸……总之只有你没想到,没有粘土做不到的。我鼓励自己带的一个班用粘土花卉装饰宣传栏,成品相当惊艳,这班孩子对每一个科任老师都说:“老师,看,这是我们自己动手用粘土制作的,你觉得怎么样?漂亮吧!”还有很多孩子说“我希望天天都有美术课,天天都可以玩粘土!”在寻找与超轻粘土结合的媒材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粘土的独特魅力,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倾注情感,享受粘土艺术带来心灵释放的美
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孩子天生喜欢泥巴,玩粘土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当孩子用粘土创作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揉进粘土里;把他们发现的、记忆里所认为的美,揉进粘土里。粘土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孩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怎样让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再次的升华和抒发?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评价、竞赛、展览等活动,给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作品展示的过程是孩子宣泄情感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聆听孩子讲述作品里的奇思妙想;评价作品的闪光点与不足。他们的评价或许有点稚嫩,不够专业,但只要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感受,就已经足够了。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和肯定他们,给他们作恰当的评价,引导他们创作更完美的作品。
实践证明通过开设超轻粘土泥塑社团,开展超轻粘土微景观课程教学探究,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带领孩子在梦幻的粘土艺术世界里遨游,让孩子们在超轻粘土世界里释放原有的天性,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愉悦、自信、、成就感。只要我们用心灌溉,孩子的心田就会开出美妙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郭广志《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美术能力和素养》《学周刊》2012年第五期。
2. 李琍《小学超轻粘土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教育探究》,第11卷第二期,2016年四月。
关键词:超轻粘土、美术素养、审美、创作、情感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发展地位。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大放异彩的时代。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作为新型手工材料的超轻粘土深受孩子们的青睐,因而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开设了超轻粘土泥塑社团,开展了小学美术超轻粘土微景观课程教学探究,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下面就结合本人的实践与体会作一些探讨。
一、感知粘土艺术之美
吴冠中先生曾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美的标准,并且能自觉地运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和衡量事物的美与丑。甚至将这个标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在超轻粘土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让学生感知超轻粘土材质之美
超轻粘土是纸黏土的一种,优点颇多:环保无味、色彩鲜明、超轻、干净、不粘手……超轻粘土可塑性强,可做成各种平面的、半立体的、或者完全立体的造型;它还善于表现各种事物的质感,给学生无限的创作空间:厚重瑰丽的青铜、雪白轻盈的羽毛,光滑靓丽的皮肤,粗糙龟裂的树皮……就像孙大圣的七十二变一样神奇。超轻粘土作品风干后保存时间长、不坍塌、不开裂,可以完美保存作品的原貌。超轻粘土包容性强,与任何材料搭配使用都毫无违和感,是一种极佳的手工制作材料。
(二)学会欣赏超轻粘土作品之美
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粘土手工创作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美,给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超轻粘土或泥塑作品。只有审美能力提高了,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那么怎样引领孩子欣赏优秀作品呢?我常常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孩子思考,如:"你看到了什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这个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教会孩子以直觉感知的方式去感知粘土艺术的美。"从这个作品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吗?"把直接感受与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把泥塑作品艺术形象与补充和丰富。"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有什么感觉?如果让你创作,你会怎样表现?"在感受粘土作品同时,自觉地运用各种知识、理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享受粘土艺术美产生的过程
艺术来源于生活,平时多引导孩子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粘土来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粘土艺术作品创作自然也不例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能的问题。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素养提升的过程。当然,美术素养的提升不是创作一两个作品就能达到的,只有不懈努力坚持创作,量的变化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三、用粘土点缀生活,让成就感倍增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可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用粘土点缀生活,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超轻粘土是一种神奇的材料,不但可以轻易驾驭很多器物的造型,还可以和与其它媒材结合进行创作,而且效果极好:漂亮的粘土画给校园增添了艺术氛围;粘土手指玩偶是学生们的好伙伴;送一只粘土发夹或耳环给妈妈表达一片爱意;小小开关、墙报、宣传栏也可以是轻土创意发挥的最佳地方;给干枯的树枝加上几朵桃花,春天就可以一直住在家里;用粘土给小石头化个妆,那就是一个美丽的镇纸……总之只有你没想到,没有粘土做不到的。我鼓励自己带的一个班用粘土花卉装饰宣传栏,成品相当惊艳,这班孩子对每一个科任老师都说:“老师,看,这是我们自己动手用粘土制作的,你觉得怎么样?漂亮吧!”还有很多孩子说“我希望天天都有美术课,天天都可以玩粘土!”在寻找与超轻粘土结合的媒材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粘土的独特魅力,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倾注情感,享受粘土艺术带来心灵释放的美
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孩子天生喜欢泥巴,玩粘土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当孩子用粘土创作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揉进粘土里;把他们发现的、记忆里所认为的美,揉进粘土里。粘土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孩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怎样让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再次的升华和抒发?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评价、竞赛、展览等活动,给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作品展示的过程是孩子宣泄情感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聆听孩子讲述作品里的奇思妙想;评价作品的闪光点与不足。他们的评价或许有点稚嫩,不够专业,但只要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感受,就已经足够了。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和肯定他们,给他们作恰当的评价,引导他们创作更完美的作品。
实践证明通过开设超轻粘土泥塑社团,开展超轻粘土微景观课程教学探究,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带领孩子在梦幻的粘土艺术世界里遨游,让孩子们在超轻粘土世界里释放原有的天性,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愉悦、自信、、成就感。只要我们用心灌溉,孩子的心田就会开出美妙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郭广志《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美术能力和素养》《学周刊》2012年第五期。
2. 李琍《小学超轻粘土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教育探究》,第11卷第二期,2016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