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第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改目标中尤为重要。科学课学科特点决定了科学课堂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特殊性。
情感的范围那么宽广,一堂科学课,究竟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须把握以下策略。
一、课前热身,激情导入
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关键。上课前三分钟是调动学生情感投入的最佳时间,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或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地球的内部》这一课,如何导入新课,书上介绍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三个密封的盒子,分别装上不同的物品,有玻璃球,有黄沙,还有水。向学生提出: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学生一听,要他们猜东西,非常高兴,思维非常活跃。
学生1:可以用手掂盒子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再猜盒子里可能装了什么。
学生2:可以摇一摇,听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从声音上来判断盒子里有什么。
学生3:我想可以用鼻子闻一闻,也许可以从气味中判断。
教师:你们的建议非常好!现在老师就让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请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进行实验的?你得到的信息是什么?你的判断又是什么?
学生1:在实验中我用手摇动盒子,听见里面有“沙沙”的声音,我估计盒子里可能是沙子之类的东西。
学生2:我也是摇盒子的,但我听见里面好像有水流动的声音。但我不能确定是不是水。我只能判断盒子里可能装有一种液体。
学生3:我用手掂了一下盒子。感觉蛮沉的!摇的时候声音也很大!我估计可能是小石子在里面。
教师:刚才大家从实验中得到的一些信息来判断盒子里可能是水、小石子、沙子之类的物体。而地球也像一个无法打开的盒子,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由学生从猜测密封的盒子里有什么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导入到新课打好了基础。
二、讲究艺术,激情维持
40分钟的课堂,仅仅课前5分钟的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讲究艺术,维持激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1,利用动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保温和散热》这一课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创设了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小鸭在雪地里冷得发抖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小鸭的寒冷。紧接着电脑又出示了一则启事:“‘武小动物保护协会’为小鸭征集一个保温盒,请同学们为小鸭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此时,学生产生了对小动物的同情和关爱,教师适时提出疑问:“你认为什么样的盒子才保温?”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让学生去为小鸭设计一个家。学生带着对小鸭的同情和关爱,讨论如何制作保温盒。为小鸭设计并制作出一个既保温。又非常合适的家。
2,利用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上课的语言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千字一腔,毫无感情,即使是很有趣味性的内容也难以讲生动,难以吸引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艺术修养,努力使我们的语言造诣更深一层,有趣的内容再配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教学时便会如虎添翼。这样既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又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扩展与延伸,延续课堂激情
总结,仅仅是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归纳与小结,而课堂的扩展与延伸,是本堂课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接,只有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三到六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上,都大量存在着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观察、实验、记录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都是要求学生把从课上学来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教师一定要因地制宜组织好。
任何一个实验,一个知识点,都有比较明确的情感目标或价值取向,学生在明确了其情感目标或价值取向后,还必须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情感,使理论上的情感得到延伸与升华,从而化为己用。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学生不仅能学得主动、积极,而且能学得生动、活泼,富有高效性、创造性。也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长久的记忆。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信号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情感的范围那么宽广,一堂科学课,究竟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须把握以下策略。
一、课前热身,激情导入
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关键。上课前三分钟是调动学生情感投入的最佳时间,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或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地球的内部》这一课,如何导入新课,书上介绍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三个密封的盒子,分别装上不同的物品,有玻璃球,有黄沙,还有水。向学生提出: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学生一听,要他们猜东西,非常高兴,思维非常活跃。
学生1:可以用手掂盒子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再猜盒子里可能装了什么。
学生2:可以摇一摇,听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从声音上来判断盒子里有什么。
学生3:我想可以用鼻子闻一闻,也许可以从气味中判断。
教师:你们的建议非常好!现在老师就让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请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进行实验的?你得到的信息是什么?你的判断又是什么?
学生1:在实验中我用手摇动盒子,听见里面有“沙沙”的声音,我估计盒子里可能是沙子之类的东西。
学生2:我也是摇盒子的,但我听见里面好像有水流动的声音。但我不能确定是不是水。我只能判断盒子里可能装有一种液体。
学生3:我用手掂了一下盒子。感觉蛮沉的!摇的时候声音也很大!我估计可能是小石子在里面。
教师:刚才大家从实验中得到的一些信息来判断盒子里可能是水、小石子、沙子之类的物体。而地球也像一个无法打开的盒子,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由学生从猜测密封的盒子里有什么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导入到新课打好了基础。
二、讲究艺术,激情维持
40分钟的课堂,仅仅课前5分钟的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讲究艺术,维持激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1,利用动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保温和散热》这一课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创设了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小鸭在雪地里冷得发抖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小鸭的寒冷。紧接着电脑又出示了一则启事:“‘武小动物保护协会’为小鸭征集一个保温盒,请同学们为小鸭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此时,学生产生了对小动物的同情和关爱,教师适时提出疑问:“你认为什么样的盒子才保温?”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让学生去为小鸭设计一个家。学生带着对小鸭的同情和关爱,讨论如何制作保温盒。为小鸭设计并制作出一个既保温。又非常合适的家。
2,利用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上课的语言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千字一腔,毫无感情,即使是很有趣味性的内容也难以讲生动,难以吸引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艺术修养,努力使我们的语言造诣更深一层,有趣的内容再配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教学时便会如虎添翼。这样既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又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扩展与延伸,延续课堂激情
总结,仅仅是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归纳与小结,而课堂的扩展与延伸,是本堂课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接,只有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三到六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上,都大量存在着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观察、实验、记录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都是要求学生把从课上学来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教师一定要因地制宜组织好。
任何一个实验,一个知识点,都有比较明确的情感目标或价值取向,学生在明确了其情感目标或价值取向后,还必须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情感,使理论上的情感得到延伸与升华,从而化为己用。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学生不仅能学得主动、积极,而且能学得生动、活泼,富有高效性、创造性。也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长久的记忆。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信号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