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崛起和经济快速发展,中美汇率之争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程和中美汇率之争的起源,其次揭示了中美汇率之争的基本内容,然后梳理了中美各方的主要观点和社会主流观点,最后分析了中美汇率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美汇率 汇率制度 人民币升值 实际汇率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自1994年之后的第二次汇改,废除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这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开始盯住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大幅收窄,基本上停止了升值趋势。随着各国政府刺激计划的出台和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世界经济逐渐呈现复苏态势,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更是给世界经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2012年4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达到了6.3092,如果从2005年汇改算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升值了30%。
尽管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大幅升值,但美国仍然认为人民币仍被低估,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美国企图将金融危机和美国国内问题归结于人民币汇率,以此来转移国内人们视线和压力。中美汇率之争的经济原因在于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黄益平(2010)认为中美汇率之争的根源是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竞争的摩擦,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凭借人口红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和廉价的出口产品逐渐威胁到了美国国内的产业,并导致了美国工人部分失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2010)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和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当然,是不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美国国内的高失业现象就会消失?学者们还莫衷一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汇率问题已经不再是超越纯粹经济问题,而是逐渐被政治化。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先后两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却收效甚微。失业率高企,市场信心不足,经济复苏缓慢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顽症。因此,面对国际国内压力,奥巴马政府急切需要找个“替罪羊”,转移国内选民的视线。
二、中美汇率之争的基本内容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企图以“汇率操作国”名义逼迫人民币升值。长期以来,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问题;二是人民币是否存在被低估,低估了多少;三是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怎样升值。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实质上就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到底是选择固定汇率制,还是选择浮动汇率制。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存在一个最优的汇率制度适合所有的国家,也不存在一个永恒的汇率制度适合一个国家所有的发展阶段。因此,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诸多国际国内因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就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一个“中间”的汇率制度,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尽管,我国汇率制度受到美国等国家的批评,并称中国政府有意操纵人民币汇率。但是,在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问题上,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极其谨慎的态度。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中国政府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选择,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劣现在还很难断定,但是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二)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
金融危机见证了美国产业的空虚化和过度虚拟化,经济结构的失衡使美国经济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从大趋势来看,中美贸易逆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逐渐上升。中国廉价出口商品逐渐威胁到美国国内产业发展,这也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真正原因。面对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曾先后两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然而美国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曾一度达到10%的历史高位。这些因素都导致美国指责人民币被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是否被低估政治家们和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即使是经济学家们,由于立场不同,对人民币是否被低估问题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尤其是国外的经济学家。克罗格曼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被低估40%左右。但是,在人民币被低估了多少的问题上,现在的分歧很大。其实,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很难判断人民币到底被低估了多少。要判断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就必须知道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在什么水平,然而不同的计量模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尽管,在政治上中国一直认为人民币不存在严重低估问题。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无疑证明了这点。在人民币升值路径上,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路线,到现在已经累计升值30%。在人民币升值策略问题上,国内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即一次性大幅升值和渐进升值。周其仁(2010)认为,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应对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很有必要。人民银行为了汇率的稳定,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带来相应的市场、物价、调控、管制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造成失衡。在操作意义上,人民币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可以防止预期造成的损失。一次性大幅升值可以消除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避免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入流出导致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不稳定性。然而,一次性大幅升值对于中国这样出口依存度很高的国家而言,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下,渐进升值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必然选择。美国一直认为人民币升值步伐太慢,并联同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国内学者也对人民币升值方式展开了讨论。郭田勇认为,人民币相对美元存在升值空间,但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不是消除贸易失衡的“灵丹妙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收支状况,而且快速升值不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会对刚刚回暖的对外贸易造成损害,因此汇率渐进式升值才是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 三、中美汇率问题的各方观点
(一)中美政府观点
面对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低估,中国政府并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迫于任何外界压力。中国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对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中国坚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改革方向,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但是,美国政府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中国政府有意操作汇率,刺激本国出口,而损害了美国产业发展和国内就业。美国政府坚称,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廉价的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市场,造成美国制造业萎缩和失业率上升。持这种观点美国政要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财长盖纳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以及IMF总裁卡恩。他们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以补贴出口,中国的汇率制度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许多经济体,也拖累了深陷危机的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社会主流观点
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2010)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认为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当许多人都认为它应该升值的时候,会有很多投机的资金涌进来,等着它升值获利。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2010)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在没有市场自由交易的情况下,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都缺乏依据。汇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价格信号,而这个价格只有在充分自由交换的市场里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才能决定,在缺乏市场的情况下,谈人民币汇率是应该升值和贬值都是缺乏依据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2010)表示汇率的调整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经济调整的时候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其中包括汇率的调整,不过汇率的调整需要把握时机。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尼盖尔·伦德尔(2010)认为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对中美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中国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解决控制通胀问题,而美国也可以借此缓解国内压力。
栗书茵、祝青山(2012)认为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国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因素,也有两国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解决美国贸易失衡问题,无疑是本末倒置,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两国贸易争端,加重问题的严重性。黄桂田和谢超(2011)使用产业层面的数据对美国失业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产业结构是其失业率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民币升值无助于降低美国失业率。
总体而言,与美国主流观点要求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不同,国内学者大多赞成渐进升值路线。中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出口依存度较高,快速大幅升值存在“硬着陆”风险。人民币对美元在贸易动态过程中存在升值空间。但是,升值多少、怎样升值却与美国主流观点大相径庭。周宇(2010)认为对中国而言,理想的博弈策略既不是拒绝升值,也不是容忍恶性升值,而是在回避中美贸易战争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
四、对中美汇率的看法及其发展趋势
(一)对中美汇率问题的看法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直接比价,而实际汇率则描述了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后,国内产品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力或竞争力变化情况。若汇率的变化幅度与两国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化幅度相同,则实际汇率水平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在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期间,实际汇率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基于此,我们把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定义如下:
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RE)=■
当RE大于1时,说明人民币被高估。反正当RE小于1时,人们被低估。人民币被低估有利于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若RE呈下降趋势,则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反之,则是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
从图1中可以看出,(1)从1980年到2011年,RE<1,人民币一直处于低估状态,这有利于保持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从1980年到2002年,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被低估越来越厉害,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呈不断加强趋势,这也可以从我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中得到证明。(3)从2003年到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5年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在加上美元走弱,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走势开始上扬,但仍然小于1,说明我国人民币汇率仍有处于低估状态,中国出口产品相比美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竞争力。
总之,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而言,人民币仍有加大的升值压力,从升值趋势而言,升值的步伐有加快的趋势。当然,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除了基本的经济因素外,还有其他例如政治,贸易摩擦等外部压力。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也会上升,如何应对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将是大量出口企业和中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二)中美汇率之争的发展趋势
回顾中美汇率发展历程,美国都往往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汇率之争在去过,现在,甚至将来都将成为中美两国博弈的焦点,中美汇率问题必将常态化和多边化。白钦先和刘刚(2010)认为中国的应对之策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适度浮动,进而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1.中美汇率问题将常态化
随着中国崛起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大国之路的最大威胁之一。美国为了抑制中国的崛起,必将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问题,也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是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美国企图利用人民币汇率问题牵制和打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对华的重要政治手段。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必将长期化,常态化。
2.中美汇率问题多边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逐渐成为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之一。美国为了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逐渐开始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国际舆论压力来对中国政府施压。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逐渐从中美双边问题,逐渐演变成国际多边问题。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常态化和多边化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未来必须面临的挑战和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和刘刚,2010,《中美汇率博弈的根源、过程和影响》,《武汉金融》第9期,4-8。
[2]陈刚和纪振宇,2010,《汇率大起大落对中美都没有好处》,《中国证券报》10月11日版。
[3]黄桂田和谢超,2011,《中美产业结构、中美汇率与美国失业率》,《经济学动态》第2期,18-26。
[4]黄益平,《“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3次报告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3日,详细报告见:http://www.bimba.edu.cn/article.asp?articleid=10443。
[5]栗书茵和祝青山,2012,《中美汇率之争》,《资本市场》第2期,32-36。
[6]周其仁,2010,《汇率低估是通胀的真正原因》,http://zhouqiren.blog.sohu.com /144518960.html。
[7]周宇,2010,《中美汇率之争的三个问题》,《世界经济研究》第10期,10-16。
[8]Paul Krugman,2010 , “Chinese New Year” , The New York Times, Janunary. 01.
关键词:中美汇率 汇率制度 人民币升值 实际汇率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自1994年之后的第二次汇改,废除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这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开始盯住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大幅收窄,基本上停止了升值趋势。随着各国政府刺激计划的出台和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世界经济逐渐呈现复苏态势,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更是给世界经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2012年4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达到了6.3092,如果从2005年汇改算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升值了30%。
尽管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大幅升值,但美国仍然认为人民币仍被低估,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美国企图将金融危机和美国国内问题归结于人民币汇率,以此来转移国内人们视线和压力。中美汇率之争的经济原因在于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黄益平(2010)认为中美汇率之争的根源是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竞争的摩擦,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凭借人口红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和廉价的出口产品逐渐威胁到了美国国内的产业,并导致了美国工人部分失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2010)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和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当然,是不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美国国内的高失业现象就会消失?学者们还莫衷一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汇率问题已经不再是超越纯粹经济问题,而是逐渐被政治化。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先后两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却收效甚微。失业率高企,市场信心不足,经济复苏缓慢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顽症。因此,面对国际国内压力,奥巴马政府急切需要找个“替罪羊”,转移国内选民的视线。
二、中美汇率之争的基本内容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企图以“汇率操作国”名义逼迫人民币升值。长期以来,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问题;二是人民币是否存在被低估,低估了多少;三是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怎样升值。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实质上就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到底是选择固定汇率制,还是选择浮动汇率制。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存在一个最优的汇率制度适合所有的国家,也不存在一个永恒的汇率制度适合一个国家所有的发展阶段。因此,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诸多国际国内因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就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一个“中间”的汇率制度,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尽管,我国汇率制度受到美国等国家的批评,并称中国政府有意操纵人民币汇率。但是,在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问题上,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极其谨慎的态度。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中国政府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选择,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劣现在还很难断定,但是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二)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
金融危机见证了美国产业的空虚化和过度虚拟化,经济结构的失衡使美国经济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从大趋势来看,中美贸易逆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逐渐上升。中国廉价出口商品逐渐威胁到美国国内产业发展,这也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真正原因。面对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曾先后两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然而美国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曾一度达到10%的历史高位。这些因素都导致美国指责人民币被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是否被低估政治家们和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即使是经济学家们,由于立场不同,对人民币是否被低估问题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尤其是国外的经济学家。克罗格曼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被低估40%左右。但是,在人民币被低估了多少的问题上,现在的分歧很大。其实,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很难判断人民币到底被低估了多少。要判断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就必须知道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在什么水平,然而不同的计量模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尽管,在政治上中国一直认为人民币不存在严重低估问题。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无疑证明了这点。在人民币升值路径上,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路线,到现在已经累计升值30%。在人民币升值策略问题上,国内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即一次性大幅升值和渐进升值。周其仁(2010)认为,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应对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很有必要。人民银行为了汇率的稳定,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带来相应的市场、物价、调控、管制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造成失衡。在操作意义上,人民币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可以防止预期造成的损失。一次性大幅升值可以消除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避免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入流出导致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不稳定性。然而,一次性大幅升值对于中国这样出口依存度很高的国家而言,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下,渐进升值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必然选择。美国一直认为人民币升值步伐太慢,并联同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国内学者也对人民币升值方式展开了讨论。郭田勇认为,人民币相对美元存在升值空间,但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不是消除贸易失衡的“灵丹妙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收支状况,而且快速升值不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会对刚刚回暖的对外贸易造成损害,因此汇率渐进式升值才是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 三、中美汇率问题的各方观点
(一)中美政府观点
面对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低估,中国政府并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迫于任何外界压力。中国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对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中国坚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改革方向,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但是,美国政府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中国政府有意操作汇率,刺激本国出口,而损害了美国产业发展和国内就业。美国政府坚称,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廉价的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市场,造成美国制造业萎缩和失业率上升。持这种观点美国政要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财长盖纳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以及IMF总裁卡恩。他们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以补贴出口,中国的汇率制度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许多经济体,也拖累了深陷危机的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社会主流观点
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2010)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认为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当许多人都认为它应该升值的时候,会有很多投机的资金涌进来,等着它升值获利。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2010)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在没有市场自由交易的情况下,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都缺乏依据。汇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价格信号,而这个价格只有在充分自由交换的市场里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才能决定,在缺乏市场的情况下,谈人民币汇率是应该升值和贬值都是缺乏依据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2010)表示汇率的调整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经济调整的时候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其中包括汇率的调整,不过汇率的调整需要把握时机。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尼盖尔·伦德尔(2010)认为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对中美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中国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解决控制通胀问题,而美国也可以借此缓解国内压力。
栗书茵、祝青山(2012)认为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国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因素,也有两国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解决美国贸易失衡问题,无疑是本末倒置,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两国贸易争端,加重问题的严重性。黄桂田和谢超(2011)使用产业层面的数据对美国失业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产业结构是其失业率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民币升值无助于降低美国失业率。
总体而言,与美国主流观点要求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不同,国内学者大多赞成渐进升值路线。中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出口依存度较高,快速大幅升值存在“硬着陆”风险。人民币对美元在贸易动态过程中存在升值空间。但是,升值多少、怎样升值却与美国主流观点大相径庭。周宇(2010)认为对中国而言,理想的博弈策略既不是拒绝升值,也不是容忍恶性升值,而是在回避中美贸易战争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
四、对中美汇率的看法及其发展趋势
(一)对中美汇率问题的看法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直接比价,而实际汇率则描述了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后,国内产品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力或竞争力变化情况。若汇率的变化幅度与两国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化幅度相同,则实际汇率水平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在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期间,实际汇率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基于此,我们把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定义如下:
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RE)=■
当RE大于1时,说明人民币被高估。反正当RE小于1时,人们被低估。人民币被低估有利于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若RE呈下降趋势,则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反之,则是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
从图1中可以看出,(1)从1980年到2011年,RE<1,人民币一直处于低估状态,这有利于保持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从1980年到2002年,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被低估越来越厉害,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呈不断加强趋势,这也可以从我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中得到证明。(3)从2003年到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5年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在加上美元走弱,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走势开始上扬,但仍然小于1,说明我国人民币汇率仍有处于低估状态,中国出口产品相比美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竞争力。
总之,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而言,人民币仍有加大的升值压力,从升值趋势而言,升值的步伐有加快的趋势。当然,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除了基本的经济因素外,还有其他例如政治,贸易摩擦等外部压力。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也会上升,如何应对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将是大量出口企业和中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二)中美汇率之争的发展趋势
回顾中美汇率发展历程,美国都往往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汇率之争在去过,现在,甚至将来都将成为中美两国博弈的焦点,中美汇率问题必将常态化和多边化。白钦先和刘刚(2010)认为中国的应对之策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适度浮动,进而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1.中美汇率问题将常态化
随着中国崛起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大国之路的最大威胁之一。美国为了抑制中国的崛起,必将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问题,也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是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美国企图利用人民币汇率问题牵制和打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对华的重要政治手段。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必将长期化,常态化。
2.中美汇率问题多边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逐渐成为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之一。美国为了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逐渐开始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国际舆论压力来对中国政府施压。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逐渐从中美双边问题,逐渐演变成国际多边问题。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常态化和多边化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未来必须面临的挑战和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和刘刚,2010,《中美汇率博弈的根源、过程和影响》,《武汉金融》第9期,4-8。
[2]陈刚和纪振宇,2010,《汇率大起大落对中美都没有好处》,《中国证券报》10月11日版。
[3]黄桂田和谢超,2011,《中美产业结构、中美汇率与美国失业率》,《经济学动态》第2期,18-26。
[4]黄益平,《“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3次报告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3日,详细报告见:http://www.bimba.edu.cn/article.asp?articleid=10443。
[5]栗书茵和祝青山,2012,《中美汇率之争》,《资本市场》第2期,32-36。
[6]周其仁,2010,《汇率低估是通胀的真正原因》,http://zhouqiren.blog.sohu.com /144518960.html。
[7]周宇,2010,《中美汇率之争的三个问题》,《世界经济研究》第10期,10-16。
[8]Paul Krugman,2010 , “Chinese New Year” , The New York Times, Janunary.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