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 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什么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事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只有在他们乐于参与活动中,才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教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
  三、实施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同时,我们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2.自主学习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權,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尊重和保证学习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实践性原则。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4.生活性原则。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让他们从现实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5.合作性原则。通过合作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四、以活动促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主要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还可主张"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以活动的方式作为教学基本方式,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素质发展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活动方式也必然呈现出多种形态。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
  1.游戏竞赛类的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一课中可以设计"猜职业"的游戏。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每组给一些写有职业名称的单词卡片,让一个组员提问"What do you do?", 根据另一个组员的肢体语言表演,猜出卡片上的词汇。哪一组在规定时间里猜出的最多,哪一组获胜。
  目的:强化新词汇,操练询问职业的句型,培养集体荣誉感。
  2.信息差的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 Unit2. What’s the matter ? 一课中可以设计"编对话"的活动。
  情景:(1) 一名学生捂住自己的胃,另一人正在帮他检查。
  (2) 一名学生拖着一条腿,颠簸的进门来寻求帮助。
  活动方式: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编排情境对话并表演出来。
  目的:准确地表述出人物所处的情况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3.分析解决问题型的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 一课中可以设计一个"为创建文明班集体提建议"的活动。
  情景:学校号召我们争创文明班集体,我们要争创第一。想一想班上还存在哪些卫生上的不足,怎样礼貌地提出你的建议?
  活动方式:三人一组,一个学生指出班上卫生存在的不足,另一个用句型 "could you please ...?"提出建议,第三人把卫生打扫干净。
  目的: 在操练新句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
  4.调研型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 Unit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一课中可以设计"饮食与健康"的调查。
  情景:在班上做一次调查,采访同学们平时的运动情况。看看哪些同学热爱运动,哪些同学应加强锻炼。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得出结论。
  目的:学会就"运动"的话题自由交际,同时进行健康教育。
  5.合作型活动。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一课中可以接合七年级下册 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的内容,让同学们办一期以"Vacation" 为主题的英语板报。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间分工合作:调查、撰稿、排版、绘画、书写等,各展所长。
  目的:自由地就"度假"的话题展开交际,学习书面表达。学会分工合作,进行美育教育。
  结束语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尝试、完善,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剑丽《怎样学习最高效》,延边大学出版社
  [2]程可拉,刘开津《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辛继湘《课程、教材、教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所执教的课pep 6unit4《What are you doing? A let’s learn》曾获端州区小学青年优质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曾获省教育学会小学英语年会征文评比三等奖、市小学英语年会论文二、三等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经成为共识。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仿佛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也不知从
期刊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课件、黑板板画、词语小浪花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读词导入  1、今天,丁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再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齐读课题)  2、弯弯流
期刊
【摘要】教师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能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心中有话想说却不敢说,课堂气氛较沉闷。针对这现象,我不但努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训练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培养他们的敢说、乐说、有话可说的能力。我在教學中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  一、亲近学生,让学生敢于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由于我新接的班级,学生对我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
期刊
摘要:智力的个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质量。但除了智力因素占主要位置,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智力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能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关键词:求知欲 好奇心 目标定向 态度 奖与罚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在当今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因此,作为沟通二者中介的课堂提问便成了教师们普遍研究的课题。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知识点的教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观。渗透守恒的思想,学习科学进步的历史,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作为渗透化学学科内涵的重要一课。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 学科内涵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守恒观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在初三化学教材中,上册书首先在第46页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介绍到:物质跟氧发生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