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是邱学华先生。邱先生提出了“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观点。尝试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邱学华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尝试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数学教学,经过30年的发展,尝试教学法已经可以应用在各个年级、各个科目。下面我就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谈谈这种方法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的运用。
一、尝试教学法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习语文的基本方式是朗读和背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通过讲解课文,将知识教给学生。老师像输葡萄糖一样,将知识直接注入学生们的脑中,不论学生需不需要,能不能接受。这样,老师讲得很累,学生们学不到知识,也很累。
尝试教学法帮了老师的忙,如在学习《清平乐》这首词时,朗读与背诵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显得机械突兀呢?尝试教学法中有先学后教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词进行预习,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词的作者、出处,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试着分析词的感情。最后,教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更快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尝试教学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并用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理解课文。
二、先练后讲的方法的具体运用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先练后讲。这对以前的先讲后练的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先练后讲的方法,对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江之歌》是小学五年级必学的课文,是一首抒情诗。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诗可以算作是一首长诗。教师可以针对这首诗来谈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准备练习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们这是一首抒情诗,让学生们先自己朗读,然后划出重音,给诗句分段。比如“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这句诗的正确朗读方法是“你向 / 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其中“气概”应该读出重音。这对把握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准备练习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首诗的作者,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让他们熟知这首诗,最后小组讨论,将诗分层,并分组朗读,在课堂上表演。
2.提出问题
完成上面的准备工作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已经将这首诗朗读了很多遍,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学生们可能会问,《长江之歌》中为什么会有很多重叠句?为什么说长江是从雪山走来的?这首诗明明是在说长江,为什么还会有“高山”“大海”“巨浪”这些词?通过提问,学生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3.自学课本
在学生们提出问题之后,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可以分小组解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自学课文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学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老师讲解
上面三个步骤完成之后,老师就可以轻松地教学这首诗了。对《长江之歌》的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们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除了会在上面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外,肯定还会有其他不同的问题,全班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学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一步,老师要确认学生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知识,掌握了这首诗。《长江之歌》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老师在教授时,要让学生们注意字音的轻重缓急。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在这几句中,老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奔去”“回荡”“推动”等动词,让学生们理解其深意。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和着音乐朗读,这样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增强感染力。
三、正确运用,合理发展
学生们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理解。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们最常做的就是抄写生字,朗读课文,认识字词句。到了中高年级,学生们除了朗读、背诵课文外,还要练习写作。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这些生硬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意义,教授技巧。
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首先要通过阅读大致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在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做足功课,让这些知识在学生们的脑中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在尝试教学中,不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轻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老师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让学生们可以勇于探索知识,勇于创新。尝试教学法,不仅包括上面提到的内容,它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一、尝试教学法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习语文的基本方式是朗读和背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通过讲解课文,将知识教给学生。老师像输葡萄糖一样,将知识直接注入学生们的脑中,不论学生需不需要,能不能接受。这样,老师讲得很累,学生们学不到知识,也很累。
尝试教学法帮了老师的忙,如在学习《清平乐》这首词时,朗读与背诵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显得机械突兀呢?尝试教学法中有先学后教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词进行预习,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词的作者、出处,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试着分析词的感情。最后,教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更快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尝试教学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并用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理解课文。
二、先练后讲的方法的具体运用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先练后讲。这对以前的先讲后练的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先练后讲的方法,对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江之歌》是小学五年级必学的课文,是一首抒情诗。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诗可以算作是一首长诗。教师可以针对这首诗来谈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准备练习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们这是一首抒情诗,让学生们先自己朗读,然后划出重音,给诗句分段。比如“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这句诗的正确朗读方法是“你向 / 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其中“气概”应该读出重音。这对把握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准备练习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首诗的作者,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让他们熟知这首诗,最后小组讨论,将诗分层,并分组朗读,在课堂上表演。
2.提出问题
完成上面的准备工作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已经将这首诗朗读了很多遍,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学生们可能会问,《长江之歌》中为什么会有很多重叠句?为什么说长江是从雪山走来的?这首诗明明是在说长江,为什么还会有“高山”“大海”“巨浪”这些词?通过提问,学生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3.自学课本
在学生们提出问题之后,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可以分小组解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自学课文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学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老师讲解
上面三个步骤完成之后,老师就可以轻松地教学这首诗了。对《长江之歌》的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们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除了会在上面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外,肯定还会有其他不同的问题,全班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学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一步,老师要确认学生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知识,掌握了这首诗。《长江之歌》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老师在教授时,要让学生们注意字音的轻重缓急。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在这几句中,老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奔去”“回荡”“推动”等动词,让学生们理解其深意。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和着音乐朗读,这样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增强感染力。
三、正确运用,合理发展
学生们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理解。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们最常做的就是抄写生字,朗读课文,认识字词句。到了中高年级,学生们除了朗读、背诵课文外,还要练习写作。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这些生硬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意义,教授技巧。
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首先要通过阅读大致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在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做足功课,让这些知识在学生们的脑中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在尝试教学中,不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轻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老师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让学生们可以勇于探索知识,勇于创新。尝试教学法,不仅包括上面提到的内容,它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