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來到馬來西亞 Kemaman一個由非盈利機構認養的海龜保育基地,整個海灣長約1500公尺,海龜媽媽上岸後會走到沙灘末端挖一個又大又深的洞,下蛋後,便自行回到大海,留下一個個小生命面對天險,保育員告訴我,海龜平均存活率只有千分之一,你看到的每一只海龜都是一個生命奇跡!
海龜本身天敵就多,從海龜媽媽離開那一刻開始,不論沙灘上的海龜蛋或是孵化成小海龜後回到大海,都有可能成為魚、蝦、蟹、小鳥及任何肉食生物的盤中飧。剛孵化出來的小海龜只有3cm,沒有任何抵抗能力,能夠存活下來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保育員會先將海龜蛋移到離岸邊約50m的地方照顧並記錄,直到他們破殼而出,再將小海龜從距離海邊約7公尺的沙灘上放生,小海龜會記住自己第一次踏上的沙灘,將來長大懷孕後才會再回來。看著小海龜們奮力地從沙灘一步步往海裏爬,畫面很震撼,他們被海浪一次次的打回來,又再一次次的奮力往前沖,來回不下10次,最終被海浪帶向大海,迎向那生存率 1/1000 的未知世界!
改變的力量
人不是不改變,是不願意 「被」 改變! 上過我課的學生都知道,課程開始前我第一個單元一定是 「舒適區」 就是要告訴同學——改變的力量! 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未來,必須要像小海龜一樣奮力往前沖,即便不確定未來如何,也要相信沖過舒適區才有無限的可能!
過去
我只會提醒在職場中想要學習與成長的那一部分人,必須要持續擴大舒適區!我們常聽到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背後就是要不斷擴大舒適區! 因為優秀的人各個都是這樣做! 如果只是停留在舒適圈,那你的發展也就僅限於此了。
現在
抱歉地告訴你,如果想留在舒適圈保住飯碗,就必須改變。外在環境變化飛快,我們現在都站在跑步機上,你不跑起來就會跌下去。 現在的競爭指的是相對速度而不是絕對速度,意思就是你改變的比別人慢,就會被淘汰,對不起因為現在已經沒有舒適區了!
我很幸運也很辛苦
從小到大我的父母、老闆、老師、合夥人……沒有一天讓我待在舒適區,這樣的人生很不容易但我很感恩,因為漸漸我發現了學習區就是我的舒適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態度,讓我可以一直到今天還在學習&成長,持續擴大我的舒適區。
讀書的時候
期末報告老師要我們自己去一家書店門口,往書店內隨手指一個方向,之後便朝這個方向往前走,走到書櫃上碰到的那一本書就是你的期末報告題目。多數同學的報告都是這輩子99%不會看的一本書,這不也是擴大舒適區嗎?
第一份工作
經常加班到半夜把自認完美的專案報告放在總監辦公室,第二天報告原封不動回到桌上……當時想肯定是老闆覺得太差了,我只好重新做一份;隔天報告再度回到我桌上,我檢查後又發現了一些低級的錯誤……離職前老闆告訴我,第一次其實是打掃阿姨一早來看到我的名字,就把報告送還給我,他發現我的報告總是越後面越好,爾後他都是第三版之後才看!
對應外部世界心理狀態
1 .舒適區(c o m f o r t -zone):毫無難度,遊刃有餘,自信滿滿。在舒適區內熟悉的環境和人、事、物,因為一成不變久了說不定你還是專家呢。一旦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將瞬間喪失你的舒適感。
2 .學習區(s t r e t c h -zone):也叫伸展區,有一定挑戰。是較少接觸的領域,需要充分的學習。比如,換一條上班的路線;閱讀平時完全沒有看過的書籍;或輪調另外一個崗位,以上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學習區。
3.恐慌區(Panic-zone):感到憂慮、恐懼。人多的場合公開演講,高空彈跳……課堂上突然被老師指名問問題,因為被點名超出你的預期,如果問題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外,都會令你覺得恐慌。
你在哪個區域?
A.工作生活上都沒有感受到壓力,吃得飽睡得好……處於非常舒適的狀態,你肯定在舒適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人是不會有動力想做出改變的!
B.經常花時間學習、提問,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並期望不斷成長和進步……那麼,你可能在學習區。
C.感覺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想要放棄或逃離現在的環境,那麼你可能在恐懼區。
不同區域的結果
舒適區覺察不到任何壓力,沒有改變的欲望,忽視環境變化,容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結果就是溫水煮青蛙。恐慌區會讓人沒有自信,逃避現實最終自暴自棄……心理學研究表示:只有長期在 「學習區」 才會持續進步。把學習區轉化為舒適區,不斷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跨出舒適區需要不斷地告訴自己 「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海龜本身天敵就多,從海龜媽媽離開那一刻開始,不論沙灘上的海龜蛋或是孵化成小海龜後回到大海,都有可能成為魚、蝦、蟹、小鳥及任何肉食生物的盤中飧。剛孵化出來的小海龜只有3cm,沒有任何抵抗能力,能夠存活下來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保育員會先將海龜蛋移到離岸邊約50m的地方照顧並記錄,直到他們破殼而出,再將小海龜從距離海邊約7公尺的沙灘上放生,小海龜會記住自己第一次踏上的沙灘,將來長大懷孕後才會再回來。看著小海龜們奮力地從沙灘一步步往海裏爬,畫面很震撼,他們被海浪一次次的打回來,又再一次次的奮力往前沖,來回不下10次,最終被海浪帶向大海,迎向那生存率 1/1000 的未知世界!
改變的力量
人不是不改變,是不願意 「被」 改變! 上過我課的學生都知道,課程開始前我第一個單元一定是 「舒適區」 就是要告訴同學——改變的力量! 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未來,必須要像小海龜一樣奮力往前沖,即便不確定未來如何,也要相信沖過舒適區才有無限的可能!
過去
我只會提醒在職場中想要學習與成長的那一部分人,必須要持續擴大舒適區!我們常聽到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背後就是要不斷擴大舒適區! 因為優秀的人各個都是這樣做! 如果只是停留在舒適圈,那你的發展也就僅限於此了。
現在
抱歉地告訴你,如果想留在舒適圈保住飯碗,就必須改變。外在環境變化飛快,我們現在都站在跑步機上,你不跑起來就會跌下去。 現在的競爭指的是相對速度而不是絕對速度,意思就是你改變的比別人慢,就會被淘汰,對不起因為現在已經沒有舒適區了!
我很幸運也很辛苦
從小到大我的父母、老闆、老師、合夥人……沒有一天讓我待在舒適區,這樣的人生很不容易但我很感恩,因為漸漸我發現了學習區就是我的舒適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態度,讓我可以一直到今天還在學習&成長,持續擴大我的舒適區。
讀書的時候
期末報告老師要我們自己去一家書店門口,往書店內隨手指一個方向,之後便朝這個方向往前走,走到書櫃上碰到的那一本書就是你的期末報告題目。多數同學的報告都是這輩子99%不會看的一本書,這不也是擴大舒適區嗎?
第一份工作
經常加班到半夜把自認完美的專案報告放在總監辦公室,第二天報告原封不動回到桌上……當時想肯定是老闆覺得太差了,我只好重新做一份;隔天報告再度回到我桌上,我檢查後又發現了一些低級的錯誤……離職前老闆告訴我,第一次其實是打掃阿姨一早來看到我的名字,就把報告送還給我,他發現我的報告總是越後面越好,爾後他都是第三版之後才看!
對應外部世界心理狀態
1 .舒適區(c o m f o r t -zone):毫無難度,遊刃有餘,自信滿滿。在舒適區內熟悉的環境和人、事、物,因為一成不變久了說不定你還是專家呢。一旦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將瞬間喪失你的舒適感。
2 .學習區(s t r e t c h -zone):也叫伸展區,有一定挑戰。是較少接觸的領域,需要充分的學習。比如,換一條上班的路線;閱讀平時完全沒有看過的書籍;或輪調另外一個崗位,以上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學習區。
3.恐慌區(Panic-zone):感到憂慮、恐懼。人多的場合公開演講,高空彈跳……課堂上突然被老師指名問問題,因為被點名超出你的預期,如果問題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外,都會令你覺得恐慌。
你在哪個區域?
A.工作生活上都沒有感受到壓力,吃得飽睡得好……處於非常舒適的狀態,你肯定在舒適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人是不會有動力想做出改變的!
B.經常花時間學習、提問,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並期望不斷成長和進步……那麼,你可能在學習區。
C.感覺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想要放棄或逃離現在的環境,那麼你可能在恐懼區。
不同區域的結果
舒適區覺察不到任何壓力,沒有改變的欲望,忽視環境變化,容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結果就是溫水煮青蛙。恐慌區會讓人沒有自信,逃避現實最終自暴自棄……心理學研究表示:只有長期在 「學習區」 才會持續進步。把學習區轉化為舒適區,不斷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跨出舒適區需要不斷地告訴自己 「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