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学盈先生是辽宁民进的老前辈,他在民进老一辈领导人车向忱的影响下投身平民教育,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曾热情地鼓励他把教育抓好。
李学盈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五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镇内一个平民家里。父亲做泥瓦小工,后做点小买卖并种几亩地为生。1916年,正值帝国主义在中国国土上横行霸道,6岁的李学盈和小朋友攥着小拳头 :“将来长大了,我要当教书先生,让中国人识字,把他们赶走!”
在车向忱的影响下投身“平民教育”
1928年,学盈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考入东北大学教育系,有幸结识敬慕已久的车向忱老师,并聆听了车老对平民教育的精辟见解及对时局的严谨论述,学盈以车老为导师,在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中豁然开朗,立志为“教育救国”献出毕生的精力。
从1928年到1931年的6个寒暑假,学盈的全部时间是在从事“平民教育”中度过的。1934年,车向忱在北京西直门里办起了一所师范学校,邀请学盈任教教育心理学科目。学盈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论,受到学生高度评价。
1934年,25岁的学盈毕业,毅然回到家乡新民师范任教,除教授英语课外,还兼授新民农业学校的农业课。他把“民族教育”、“阶级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平民教育”之中。在家乡新民,学盈当过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为家乡的教育奔走呼号。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学盈和同志们办起了新民中学。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坚持为学生讲课。同事们相信他,家长们敬佩他,后来,这个学校居然一下子组建了几个班级,聘请了20多个教职工。
创办私立伊光中学
1946年,学盈同友人及早期毕业的学生一道创办了以回民学生为主体的私立伊光中学。沈阳解放后,学盈无偿地将私立伊光中学上交给国家(后改为沈阳市29中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盈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打报告请示恢复了回民中学、回民小学,帮助辽中县成立了回民小学;新建了四所朝鲜族中学,把朝汉合并的十余所中小学恢复了原貌。后来,学盈相继担任民委、政协工作,始终以一个老知识分子、老教育学者的身份报答中国共产党的恩泽,做出了令人钦佩的艰苦工作。
1969年,学盈被下放到辽宁省建平县张家营子公社七家大队中沟小队,那是一个极其贫困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学盈所在的中沟小队有百多号人,文盲却占了70%。落户不久,学盈在小队干部的支持下办起了识字班,坚持给村民读报,讲国内外大事,全村的青壮年和儿童纷纷参加学习,不少青壮年从“睁眼瞎”变成了能看一般文章和书信。
竭尽全力为教育献计献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盈先后任沈阳市民委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常委和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从1982年起,学盈担任沈阳市政协驻会副主席,主抓文教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学盈始终认为,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是教育基础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曾连续多次组织政协委员下到基层单位调研,向有关部门呼吁和反映要构建沈阳市师范教育体系并制定了全面规划,以逐步落实。
为提高普通教育质量,学盈曾先后几次组织召开了普通教育改革讨论会,还组织教育界的委员去长春、哈尔滨、牡丹江、图们、吉林等市学习教改经验。其后,提出了对沈阳市普教改革的具体建议,为沈阳市规划和发展教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决策参考。
抓教育,学盈高瞻远瞩,对农村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他丝毫不懈怠。
针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起步早、步子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等情况,学盈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改革。1985-1988年,他先后提倡、组织了市内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及农村教育考察,召开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和《关于农村教育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市教委领导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对特殊教育战线的师生,学盈尤表关怀,每逢年节总要来到聋、哑、低智能及公读学校看望师生,听取意见,改进工作。1984年,学盈接受团市委的聘请,担任了残疾青年学校的名誉校长和顾问。
1984年10月,北京人文大学成立后,学盈被聘请为沈阳分校名誉校长。此间,他按时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走访看望了困难学员,对学员的来信来访每信必复,热情接待。1988年,学盈被评为北京人文大学优秀名誉校长。
终身从教 功绩卓著
几十年来,学盈在他主持教育工作期间,带领干部和教师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为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市、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原民进中央委员、沈阳市木兰学校副校长王炳舟称赞学盈是“献身教育的楷模,诲人不倦的良师”。并赋诗:“翠竹荫下新笋青,长幼促膝情意浓。语重心长春雨细,艳阳天里花更红。”感激学盈的谆谆教诲。
原民进沈阳市委会秘书长朱乾振,通过与学盈40多年的相识,评价学盈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老前辈”。
1953年,学盈进京参加了全国回族代表会议,毛泽东主席亲切地接见了他。1957年,学盈率辽宁省各民族代表团去京参加会议,毛泽东、陈云、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他。1963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热情地鼓励学盈把教育抓好。
学盈80年的教育历程,从平民教育起步,进而达到了他报效祖国的愿望,完成了爱国兴学的历史责任。
李学盈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五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镇内一个平民家里。父亲做泥瓦小工,后做点小买卖并种几亩地为生。1916年,正值帝国主义在中国国土上横行霸道,6岁的李学盈和小朋友攥着小拳头 :“将来长大了,我要当教书先生,让中国人识字,把他们赶走!”
在车向忱的影响下投身“平民教育”
1928年,学盈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考入东北大学教育系,有幸结识敬慕已久的车向忱老师,并聆听了车老对平民教育的精辟见解及对时局的严谨论述,学盈以车老为导师,在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中豁然开朗,立志为“教育救国”献出毕生的精力。
从1928年到1931年的6个寒暑假,学盈的全部时间是在从事“平民教育”中度过的。1934年,车向忱在北京西直门里办起了一所师范学校,邀请学盈任教教育心理学科目。学盈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论,受到学生高度评价。
1934年,25岁的学盈毕业,毅然回到家乡新民师范任教,除教授英语课外,还兼授新民农业学校的农业课。他把“民族教育”、“阶级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平民教育”之中。在家乡新民,学盈当过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为家乡的教育奔走呼号。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学盈和同志们办起了新民中学。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坚持为学生讲课。同事们相信他,家长们敬佩他,后来,这个学校居然一下子组建了几个班级,聘请了20多个教职工。
创办私立伊光中学
1946年,学盈同友人及早期毕业的学生一道创办了以回民学生为主体的私立伊光中学。沈阳解放后,学盈无偿地将私立伊光中学上交给国家(后改为沈阳市29中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盈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打报告请示恢复了回民中学、回民小学,帮助辽中县成立了回民小学;新建了四所朝鲜族中学,把朝汉合并的十余所中小学恢复了原貌。后来,学盈相继担任民委、政协工作,始终以一个老知识分子、老教育学者的身份报答中国共产党的恩泽,做出了令人钦佩的艰苦工作。
1969年,学盈被下放到辽宁省建平县张家营子公社七家大队中沟小队,那是一个极其贫困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学盈所在的中沟小队有百多号人,文盲却占了70%。落户不久,学盈在小队干部的支持下办起了识字班,坚持给村民读报,讲国内外大事,全村的青壮年和儿童纷纷参加学习,不少青壮年从“睁眼瞎”变成了能看一般文章和书信。
竭尽全力为教育献计献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盈先后任沈阳市民委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常委和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从1982年起,学盈担任沈阳市政协驻会副主席,主抓文教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学盈始终认为,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是教育基础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曾连续多次组织政协委员下到基层单位调研,向有关部门呼吁和反映要构建沈阳市师范教育体系并制定了全面规划,以逐步落实。
为提高普通教育质量,学盈曾先后几次组织召开了普通教育改革讨论会,还组织教育界的委员去长春、哈尔滨、牡丹江、图们、吉林等市学习教改经验。其后,提出了对沈阳市普教改革的具体建议,为沈阳市规划和发展教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决策参考。
抓教育,学盈高瞻远瞩,对农村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他丝毫不懈怠。
针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起步早、步子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等情况,学盈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改革。1985-1988年,他先后提倡、组织了市内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及农村教育考察,召开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和《关于农村教育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市教委领导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对特殊教育战线的师生,学盈尤表关怀,每逢年节总要来到聋、哑、低智能及公读学校看望师生,听取意见,改进工作。1984年,学盈接受团市委的聘请,担任了残疾青年学校的名誉校长和顾问。
1984年10月,北京人文大学成立后,学盈被聘请为沈阳分校名誉校长。此间,他按时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走访看望了困难学员,对学员的来信来访每信必复,热情接待。1988年,学盈被评为北京人文大学优秀名誉校长。
终身从教 功绩卓著
几十年来,学盈在他主持教育工作期间,带领干部和教师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为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市、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原民进中央委员、沈阳市木兰学校副校长王炳舟称赞学盈是“献身教育的楷模,诲人不倦的良师”。并赋诗:“翠竹荫下新笋青,长幼促膝情意浓。语重心长春雨细,艳阳天里花更红。”感激学盈的谆谆教诲。
原民进沈阳市委会秘书长朱乾振,通过与学盈40多年的相识,评价学盈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老前辈”。
1953年,学盈进京参加了全国回族代表会议,毛泽东主席亲切地接见了他。1957年,学盈率辽宁省各民族代表团去京参加会议,毛泽东、陈云、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他。1963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热情地鼓励学盈把教育抓好。
学盈80年的教育历程,从平民教育起步,进而达到了他报效祖国的愿望,完成了爱国兴学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