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以不同种类、不同形式进入我们的视线,甚至还有一些对他人人身安全造成极大伤害的案件。切实保护被欺凌学生的合法利益,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社会情感学习,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预防校园;欺凌;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77
引言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学生出现沮丧、自卑、情绪失控、成绩下降、逃课等现象,甚至成为学生一生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现象、做好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成为当前重要的议题。本文主要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基础上预防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1.不分场合叫被欺凌者侮辱性外号,说被欺凌者无用。用粗话骂被欺凌者。2.对其身体或物件进行重复的损伤,拳脚相加、殴打、推撞拉扯被欺凌者。3.损坏被欺凌者个人的财产、书包、课本、衣裳等。4.欺凌者明显地比被欺凌者各方面要强势,而欺凌又是在被欺凌者未能正确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宣传关于被欺凌者的消极言论。6.恐吓、威胁、强迫被欺凌者做不愿意做的事,威胁被欺凌者跟随欺凌者命令做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7.给被欺凌者“挖坑”,使其遭遇麻烦,或令被欺凌者受到处分。8.校园欺凌大多数在校园内发生,但校外同学间的欺凌行为也是校园欺凌。9.通常欺凌者不认为自己不对,而且被欺凌者胆小怕事、懦弱,意识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是校园欺凌,常常默默承受、不予反抗或告发欺凌者。
二、校园欺凌出现的原因及问题
(一)家庭因素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旦父母长辈言传身教的理念出现错位的现象,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中形成错误的“三观”,甚至诱发孩子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同时,家长过分溺爱、“棍棒式”教育模式的实施,会导致孩子之间出现攻击性的心理倾向,这也是诱发校园欺凌现象的根源。第四,社会因素。
(二)学生自身价值取向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某些不良的精神文化产品也会毒害他们的思想。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让这些本来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在中小学生的心中变得理所当然,这种态度和心理让他们从心理不愿意学习法律,不重视道德的培养,从而没有形成基本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
(三)学校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常常将“应试”作为核心目标,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会滋生出多种心理问题,从最初的小摩擦演变为校园欺凌现象。
三、加强社会情感学习,预防校园欺凌
(一)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
除“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常规教育形式外,学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宣传校园防暴治暴,增进家校联系,提高学校和家庭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合作。2.邀请派出所、心理专家、司法部门宣传人员来校开展进行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让学生熟知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3.利用教师大会,全员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等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多数为青少年,其行为和主观认识通常还达不到正常人的合理认知。所以在遭受到校园欺凌问题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欺凌时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及时主动地和老师、家长沟通,请求他们的帮助。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合理地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在实践中提升自信心增强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健全制度,全面加强管控
为最大限度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对学生的管控力度。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打击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提供保护。(1)加强监控。在校园内安装摄像头,确保监控无死角。同时,针对厕所等隐私的地方,可以采用专人管理的方式加强管理,也可以采用突击检查的形式,全面加强学校的管控工作,不给校园欺凌提供可乘之机。(2)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预防校园欺凌发生,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全力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及时处理,教育惩戒
对已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应做到不包庇、不袒护,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处理。政教处、综治办应及时调查处置,视情节严重根据学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門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结束语
纵观目前的校园欺凌事件,在普法、用法、守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原因较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比如中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在生活中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自身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愈演愈烈,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敲响了警钟,保护未成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杜媛,毛亚庆,杨传利.社会情感学习,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J].中国德育,2019(06):6.
[2]刘雨.情感视域下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及其治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37(02):75-77.
[3]杜媛,毛亚庆,杨传利.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机制研究: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38-46.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预防校园;欺凌;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77
引言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学生出现沮丧、自卑、情绪失控、成绩下降、逃课等现象,甚至成为学生一生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现象、做好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成为当前重要的议题。本文主要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基础上预防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1.不分场合叫被欺凌者侮辱性外号,说被欺凌者无用。用粗话骂被欺凌者。2.对其身体或物件进行重复的损伤,拳脚相加、殴打、推撞拉扯被欺凌者。3.损坏被欺凌者个人的财产、书包、课本、衣裳等。4.欺凌者明显地比被欺凌者各方面要强势,而欺凌又是在被欺凌者未能正确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宣传关于被欺凌者的消极言论。6.恐吓、威胁、强迫被欺凌者做不愿意做的事,威胁被欺凌者跟随欺凌者命令做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7.给被欺凌者“挖坑”,使其遭遇麻烦,或令被欺凌者受到处分。8.校园欺凌大多数在校园内发生,但校外同学间的欺凌行为也是校园欺凌。9.通常欺凌者不认为自己不对,而且被欺凌者胆小怕事、懦弱,意识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是校园欺凌,常常默默承受、不予反抗或告发欺凌者。
二、校园欺凌出现的原因及问题
(一)家庭因素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旦父母长辈言传身教的理念出现错位的现象,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中形成错误的“三观”,甚至诱发孩子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同时,家长过分溺爱、“棍棒式”教育模式的实施,会导致孩子之间出现攻击性的心理倾向,这也是诱发校园欺凌现象的根源。第四,社会因素。
(二)学生自身价值取向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某些不良的精神文化产品也会毒害他们的思想。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让这些本来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在中小学生的心中变得理所当然,这种态度和心理让他们从心理不愿意学习法律,不重视道德的培养,从而没有形成基本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
(三)学校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常常将“应试”作为核心目标,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会滋生出多种心理问题,从最初的小摩擦演变为校园欺凌现象。
三、加强社会情感学习,预防校园欺凌
(一)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
除“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常规教育形式外,学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宣传校园防暴治暴,增进家校联系,提高学校和家庭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合作。2.邀请派出所、心理专家、司法部门宣传人员来校开展进行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让学生熟知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3.利用教师大会,全员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等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多数为青少年,其行为和主观认识通常还达不到正常人的合理认知。所以在遭受到校园欺凌问题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欺凌时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及时主动地和老师、家长沟通,请求他们的帮助。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合理地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在实践中提升自信心增强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健全制度,全面加强管控
为最大限度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对学生的管控力度。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打击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提供保护。(1)加强监控。在校园内安装摄像头,确保监控无死角。同时,针对厕所等隐私的地方,可以采用专人管理的方式加强管理,也可以采用突击检查的形式,全面加强学校的管控工作,不给校园欺凌提供可乘之机。(2)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预防校园欺凌发生,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全力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及时处理,教育惩戒
对已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应做到不包庇、不袒护,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处理。政教处、综治办应及时调查处置,视情节严重根据学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門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结束语
纵观目前的校园欺凌事件,在普法、用法、守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原因较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比如中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在生活中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自身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愈演愈烈,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敲响了警钟,保护未成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杜媛,毛亚庆,杨传利.社会情感学习,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J].中国德育,2019(06):6.
[2]刘雨.情感视域下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及其治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37(02):75-77.
[3]杜媛,毛亚庆,杨传利.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机制研究: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