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说明】
新课改以后编写的语文教材,其最大的变化恐怕是选入不少新课文,多了一些新作者。余华及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我”在某一天出门远行的经历、感受。它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广泛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比如,小说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个性,但富有象征性或寓言性;语言很有特色,主观化色彩特别浓厚等。
对于这样的小说,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个挑战。限于知识局限,很多语文教师习惯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解读,这往往显得十分牵强。因为它的人物性格既不鲜明也不存在典型性,情节既不集中也不太有明显的波澜起伏,环境既不典型也没有提供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显然,继续使用人物、情节、环境这些传统小说的基本要求来阐释文本,不仅毫无力量,而且容易遮蔽它叙事上的独特性。
为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的解读视角。就目前人们的探索而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 其二,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 其三,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 其四,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其五,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其六,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概括而言,这些教学内容,其核心,关注的是这篇小说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即所谓的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迷宫”“叙事圈套”,比如,文本结构的碎片化、混沌化,叙事结构的非逻辑性和语言的陌生化等,也就是“怎样讲故事”的问题。
【共同备课】
引导:在此前通读课文的前提下,安排10分钟细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请将最有感觉的句子或字眼进行圈注。
第一部分 入乎其内,见得亲切
一、细读文本,请指出哪一字词句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说说理由。
韩小云(以下简称“韩”):司机在公路上做广播操这段印象特别深,很突兀,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
胡根林(以下简称“胡1”):如果不从生活经验去解释,可以从文本内解释吗?
韩:还有“我下巴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胡须是黄黄的,为什么不是黑的?
胡1:你不理解和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也与生活经验冲突?
韩:对的。
杨春丽(以下简称“杨”):“旅店”,“我”一直在寻找旅店,这好像有象征意义。“苹果”,强调一车的苹果,苹果味,吃苹果,抢苹果,“苹果”是不是也有象征含义?还有,“所有的山和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它们呼唤它们的绰号”,很有趣的表达,但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胡1:这与你的生活经验相冲突?
杨:对山,对云喊绰号,感觉这种表达很有趣。
胡1:和你以往的阅读经验不一样。这样表达似乎让人感觉“我”情绪很好,很愉快呢。
胡彩云(以下简称“胡2”):“我”打开车门钻进去,在驾驶室躺下来那段感觉很有意思。“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在这里。我以前读过点余华的作品……余华本来想写残酷的东西,但写出来却给人有要哭的感觉。“我”历经挫折,但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似乎就满足了。作家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不一样,正如著名的小品演员赵丽蓉曾说,你经历悲剧才能更好地演喜剧。另外感觉这篇小说的话语方式很独特,是主观化的视角……
胡1:能具体说说吗?
胡2:“胡须黄黄的,迎风飘飘”,前面同学关注到黄颜色,我却对“迎风飘飘”感到有趣……在余华另外的作品《兄弟》中,李光头和这里的“我”都看起来很傻的样子。这些人都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似乎始终没有归宿……这样的课文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困难不小,他们对现实还无法这样去理解。
胡1:能联系作家其他的作品来谈,挺好。但我们能否分两个层次来,先从普通读者的阅读出发,然后再从教师角度?一层层来,先进得了文本,才能读出趣味和感觉来。
王欢(以下简称“王”):读这样的小说,我们会笑出来。……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阅读经验,感觉荒诞,悖于常情,又合乎常理。
胡1:你谈了一个概念——荒诞。我建议,我们先不要有太多概念化的东西,先品读一句一段一字,先品出点东西来。
王:好。除了“胡须飘飘”,小说中的旅店,还有“我”远行,远行,还有倒数第十五句,“我”心窝健全,旅店是“我”美好希望。后面红的背包的象征义是什么……
王:还有,这篇小说不像有的小说,情节很难梳理……突然感觉,叫学生读出什么不是关键,学会怎么读更重要。我以前读这样的小说感觉自己像个神经病。
胡1:你的感觉很敏锐,也很特别。读小说感觉自己像神经病,那真的是进入小说里去了。
黄杰(以下简称“黄”):读下来感觉很荒诞。人比较荒诞,整篇小说写了很多人。“我”是个正常的人,其他人都乱来,尤其司机,“我”想去搭车,司机很粗暴;“我”和他交流,却很快成了好朋友,变成了兄弟。司机东西被抢了,满不在乎,在做广播操;农民骑着自行车,无端地跑来抢劫。小孩殴打我,遍体鳞伤,司机不是同情,而是嘲笑了“我”的狼狈。这篇小说总体来看,很荒诞。“我”经历这次远行,看到外面的世界是慌乱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黄:司机确实不可理喻。有些表达也还奇怪,“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很真实,但感觉不伦不类。
胡1:大家这样谈很具体,很有感觉。读小说第一步要读出点感觉,连我们当老师的对课文没有感觉,很难想象能让学生产生感觉。
孔祥坤(以下简称“孔”):小说写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其中农民抢苹果的事件,生活中也确有其事,很好理解。我二姨家就住在公路旁边,只要某辆车抛锚了,附近的居民就一拥而上,不到一个小时一定抢光……
胡1:小孔把生活经验与课文故事进行了对照,这是人们通常的阅读方式。如果说小说传达的是经验,这种经验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是作者体会的人生经验,另外还有作者体会的叙事经验。这些经验都可能引起读者关注。 二、理解关键点
胡1:大家的语言感受力都很强,我们不妨琢磨一下,这些地方为什么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呢?是和生活经验冲突,还是和阅读经验冲突,是生活的还原很真实,还是很不真实。刚才大家都谈到旅店,谈到汽车,这两个意象显然很有象征意义,我们思考一下。围绕车子和旅店作点讨论。
王:读前面,好像“旅店”指的是一个休息的地方;看后面,如倒数第六段就不是这样了,是不是碰到挫折后的一个希望?……夕阳西下的时候,走着走着……拦不到汽车以后,碰到汽车坏了,汽车就在眼前……眼下“我”又想起旅店——旅店重回到头脑,膨胀起来——旅店就是希望,反复在变化。
胡1:说得很好。
孔:走累了,才想找旅店。后面旅店找到没有,找到了,一辆破汽车。……
胡1:你认同小王说的吗?
孔:我感觉,旅店不只是身体的休息之地,而且是心灵的憩息地。
胡2:我同意孔的看法。十八岁的男孩子需要一个灵魂的憩息地。
黄:旅店,是在什么时候才找到心窝中的旅店?我感觉,从“我”的经历看,旅店是作为一个世界,是不是和外在世界形成了对比?旅店是不是意味着一个完善的人性?
胡1:你能解释一下?
黄:正常的人性……一开始,这个世界是正常的,表现的人性也正常。但“我”出门远行后,一切都在变化,人性丑恶的一面越来越亮出来。
胡1:很独特的阅读体会。但这里会不会有过度阐释之嫌?我觉得判断是不是过度解读有一个标志,就是看能不能通过文本内句子来解释,比较圆融地解释。
王:她说的是,目标是很多很多的,不断在变化。……高处总在诱惑我。旅店是年轻人的一个理想,或梦想。
孔:我们还没对题目进行解释,远行,到底走到多远。这里有个描述,汽车,遍体鳞伤,“我”也遍体鳞伤。可他心窝是健全的,“我”的心窝也是健全。旅店是心灵休息地方。
胡1:我小结一下,我们刚才对旅店主要有三种解释:是希望;是理想;是心灵休息之地。围绕课文,我们讨论一下,旅店是目标吗?是不是一开始就要找旅店?旅店和天色渐晚,最主要和“我”的经历直接相关。这个过程中,我的情感有变化吗?什么情感状态下最需要旅店?
胡2:我们不妨进一步梳理一下“我”的情绪或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也许能让我们深入理解旅店的象征含义。
杨:好。
王:我来尝试一下:刚出门是很开心的,看山看云,叫绰号,反复强调那种豪情……;尽管这样,次次都没命地奔,兴致勃勃地打招呼……现在要豁出去了,着急了;“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前面无关紧要……不知该怎么办,想旅店,担忧……下面看到司机做广播操,也很担忧;我很高兴地迎上去,碰壁了;愤怒了;最后到……“我”只能看眼前,“我”最愤怒,但到最后连一丝愤怒地也没有了……到最后在汽车座椅上睡着,又有了一丝安慰……串起来就是:兴奋好奇——着急——兴奋——担忧——喜悦破灭了——找到新的安慰。
胡1:刚才小王理得很清楚。我们从中看到“我”的情感一直在变化,在情感处于负面和消极时,“旅店”成了“我”最大需求,“我”努力寻找。也就是说,旅店不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或希望,而是情感疲惫时的歇脚之地,是心灵困顿时的无风港湾。
第二部分 出乎其外,用得通脱
一、教什么?
胡1:在语文教学情境下的阅读教学包含三个层面,其一,普通读者的阅读,其二,作为语文教师的阅读,其三,换位为学生的阅读。我们课文教学备课过程的阅读就有这三个层面的读。现在我们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这篇课文什么东西必教,什么东西可教,然后进一步考虑怎么教,以及从什么角度切入。
王:首先要教的,主题,比如旅店这个东西的象征含义;第二个语言,我看到这些语言,如“屁股上有晚霞”;还有一个是荒诞,比如情节设置上。
胡1:你平时怎么阅读的?先主题,后语言,再情节。内容和形式是可以两分的吗?油和水一样。
胡1:其他老师说说看,有什么东西可教。
黄:这个“我”,他是一个人物,其次是一个视角。通过“我”观察到作者对这个世界图景。
胡1:怎么教的呢?
黄:“我”看到的司机是怎样、农民哄抢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都罗列出来。
胡1:都罗列出来就是这篇小说。因为这篇小说就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是个限知视角。福斯特把小说分成圆型人物和扁平人物。如果从人物塑造角度,圆型人物是作家人物塑造的终极追求,是恩格斯说的“这一个”;这个“我”显然不是这种类型。该怎么教?教这个可以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我”的经历,第二条是“我”的情感变化。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
黄和胡1:主题。
胡1:用文艺学术语讲,是文学世界。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就是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呢?
黄:荒诞的世界。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经历挫折的。
胡1:一个主题,还是两个主题?刚才小黄似乎表达了两个主题。荒诞的世界背后是“我”在质疑这个世界;后面一个成长的主题背后作者的认识显然认可这个世界。哪一个更合理?
黄:成长的主题。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经历种种挫折……
胡2:这个世界出乎你的意料,荒诞是有点夸大了。
王:作者从另外的视角认识这个现实,这个现实是这么丑恶,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直面这个社会。
胡1:我们刚才三位,显然是赞同成长的主题……
孔:现在没法讨论,因为我不了解余华的追求……成长的主题,可以用其它的文章来教。
杨:这个世界是荒诞……
胡2:这篇小说好像用成长概括不了全部,有那么多隐喻和象征。我倾向于作者想表现这个世界的荒诞。
韩:是不是这两者都有。在对荒诞世界的表现中凸显成长的主题。但这个成长似乎还不是一个年轻人的成长。
胡1:这样说,似乎说得通。好,我们把想要教的,简单梳理一下。
王:教情节、教内心体验感受的变化最后上升到主题的讨论。 二、怎么教?
胡1:怎么教呢?
孔:其实没有什么情节,中学生读一遍就有些了解,比如抢苹果……
胡1:情节该怎么教?
孔:让学生复述就可以。
王:为什么不把两条线结合起来?找一下情节,然后找找“我”情感的变化。情节就像表皮,情感变化像血管。
胡2:可以统一起来,既然情感和情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黄:对“我”的经历学生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
胡1:我们前面谈论了很多旅店和汽车这些意象的象征义,这些要教吗?
王:转换为学生的视角来谈“我”的这些经历,学生肯定有自己的认识。
胡1:谈论旅店和汽车是不是就能谈到主题了?
王:学生谈到这些情节的认识,自然要追问其中很多事件很荒诞。
胡1:这里我插进来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谈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是怎么产生的呢?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对照的结果。但这仅是第一个层面,还有其他层面吗?比如,内在世界——这个文本世界内部的荒诞性。
王:人物言行的反常……变化太快……
胡1:还有吗?比如语言形式……
胡2:有不少语言形式都有陌生化感觉。比如“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像一条船”“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
胡1:小胡感觉很好,这些语言形式是要好好品味的,这也是荒诞感表现。这些东西才是我们要教的。怎么教呢?
韩:讨论、分析。
胡1:怎么教讨论还不充分,再梳理一下。
王:需要预习,需要小组合作。
胡1:我们先不要讨论具体教学环节,还是先根据核心内容来讨论一下怎么呈现。
王:对主题认识已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照现实世界,一个对照的文本内部语言。
胡2:先把情节加以梳理。
王:情节让学生复述。然后让学生谈感受,情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矛盾是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比如讲旅店的象征义,如果学生困难,我们就顺坡下驴,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比如关于先锋派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追求。胡老师讲的我挺赞同,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提供点材料,需要直接讲授。
三、学生可能怎么学?起点是什么?
胡1:通过前面讨论,从两个角度,普通读者的角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读,读出了很多东西,我们接下去转换为学生的视角来读,来了解学生读这样的文本有什么样的困难……
黄:学生读这篇文章会产生比较荒诞的感觉,有些语言可能进不去,比如“屁股上有晚霞”,屁股上怎么会有晚霞。其它的句子,比如像开头,胡须迎风飘扬,为什么要写到这些,这些特殊的有意味的语言,学生可能不理解。还有“旅店”出现的频率很高,读完后学生会质疑,为什么“旅店”会有这样高的频率。
韩:学生感觉这样的文本很奇特,比如有些语言很特别,比如十八岁的男孩看到的世界是这个样子。
胡1:学生最想了解,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黄:可能是写鼻子那一段,比如鼻子挂得更精彩了。体会“挂”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主要表现荒诞感觉,更好地切入这个主题。
胡1:我们已经了解学生的这些问题或兴趣点,接下去,我们要考虑怎么来响应这些内容,是布置预习题还是课内花一点时间来明确。如果布置预习题布置怎样的预习题呢,这些问题是我们进入教学时要仔细考虑的。
第三部分:成果呈现:台阶式设计简案
[作者通联:胡根林整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新课改以后编写的语文教材,其最大的变化恐怕是选入不少新课文,多了一些新作者。余华及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我”在某一天出门远行的经历、感受。它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广泛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比如,小说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个性,但富有象征性或寓言性;语言很有特色,主观化色彩特别浓厚等。
对于这样的小说,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个挑战。限于知识局限,很多语文教师习惯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解读,这往往显得十分牵强。因为它的人物性格既不鲜明也不存在典型性,情节既不集中也不太有明显的波澜起伏,环境既不典型也没有提供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显然,继续使用人物、情节、环境这些传统小说的基本要求来阐释文本,不仅毫无力量,而且容易遮蔽它叙事上的独特性。
为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的解读视角。就目前人们的探索而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 其二,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 其三,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 其四,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其五,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其六,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概括而言,这些教学内容,其核心,关注的是这篇小说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即所谓的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迷宫”“叙事圈套”,比如,文本结构的碎片化、混沌化,叙事结构的非逻辑性和语言的陌生化等,也就是“怎样讲故事”的问题。
【共同备课】
引导:在此前通读课文的前提下,安排10分钟细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请将最有感觉的句子或字眼进行圈注。
第一部分 入乎其内,见得亲切
一、细读文本,请指出哪一字词句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说说理由。
韩小云(以下简称“韩”):司机在公路上做广播操这段印象特别深,很突兀,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
胡根林(以下简称“胡1”):如果不从生活经验去解释,可以从文本内解释吗?
韩:还有“我下巴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胡须是黄黄的,为什么不是黑的?
胡1:你不理解和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也与生活经验冲突?
韩:对的。
杨春丽(以下简称“杨”):“旅店”,“我”一直在寻找旅店,这好像有象征意义。“苹果”,强调一车的苹果,苹果味,吃苹果,抢苹果,“苹果”是不是也有象征含义?还有,“所有的山和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它们呼唤它们的绰号”,很有趣的表达,但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胡1:这与你的生活经验相冲突?
杨:对山,对云喊绰号,感觉这种表达很有趣。
胡1:和你以往的阅读经验不一样。这样表达似乎让人感觉“我”情绪很好,很愉快呢。
胡彩云(以下简称“胡2”):“我”打开车门钻进去,在驾驶室躺下来那段感觉很有意思。“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在这里。我以前读过点余华的作品……余华本来想写残酷的东西,但写出来却给人有要哭的感觉。“我”历经挫折,但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似乎就满足了。作家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不一样,正如著名的小品演员赵丽蓉曾说,你经历悲剧才能更好地演喜剧。另外感觉这篇小说的话语方式很独特,是主观化的视角……
胡1:能具体说说吗?
胡2:“胡须黄黄的,迎风飘飘”,前面同学关注到黄颜色,我却对“迎风飘飘”感到有趣……在余华另外的作品《兄弟》中,李光头和这里的“我”都看起来很傻的样子。这些人都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似乎始终没有归宿……这样的课文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困难不小,他们对现实还无法这样去理解。
胡1:能联系作家其他的作品来谈,挺好。但我们能否分两个层次来,先从普通读者的阅读出发,然后再从教师角度?一层层来,先进得了文本,才能读出趣味和感觉来。
王欢(以下简称“王”):读这样的小说,我们会笑出来。……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阅读经验,感觉荒诞,悖于常情,又合乎常理。
胡1:你谈了一个概念——荒诞。我建议,我们先不要有太多概念化的东西,先品读一句一段一字,先品出点东西来。
王:好。除了“胡须飘飘”,小说中的旅店,还有“我”远行,远行,还有倒数第十五句,“我”心窝健全,旅店是“我”美好希望。后面红的背包的象征义是什么……
王:还有,这篇小说不像有的小说,情节很难梳理……突然感觉,叫学生读出什么不是关键,学会怎么读更重要。我以前读这样的小说感觉自己像个神经病。
胡1:你的感觉很敏锐,也很特别。读小说感觉自己像神经病,那真的是进入小说里去了。
黄杰(以下简称“黄”):读下来感觉很荒诞。人比较荒诞,整篇小说写了很多人。“我”是个正常的人,其他人都乱来,尤其司机,“我”想去搭车,司机很粗暴;“我”和他交流,却很快成了好朋友,变成了兄弟。司机东西被抢了,满不在乎,在做广播操;农民骑着自行车,无端地跑来抢劫。小孩殴打我,遍体鳞伤,司机不是同情,而是嘲笑了“我”的狼狈。这篇小说总体来看,很荒诞。“我”经历这次远行,看到外面的世界是慌乱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黄:司机确实不可理喻。有些表达也还奇怪,“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很真实,但感觉不伦不类。
胡1:大家这样谈很具体,很有感觉。读小说第一步要读出点感觉,连我们当老师的对课文没有感觉,很难想象能让学生产生感觉。
孔祥坤(以下简称“孔”):小说写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其中农民抢苹果的事件,生活中也确有其事,很好理解。我二姨家就住在公路旁边,只要某辆车抛锚了,附近的居民就一拥而上,不到一个小时一定抢光……
胡1:小孔把生活经验与课文故事进行了对照,这是人们通常的阅读方式。如果说小说传达的是经验,这种经验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是作者体会的人生经验,另外还有作者体会的叙事经验。这些经验都可能引起读者关注。 二、理解关键点
胡1:大家的语言感受力都很强,我们不妨琢磨一下,这些地方为什么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呢?是和生活经验冲突,还是和阅读经验冲突,是生活的还原很真实,还是很不真实。刚才大家都谈到旅店,谈到汽车,这两个意象显然很有象征意义,我们思考一下。围绕车子和旅店作点讨论。
王:读前面,好像“旅店”指的是一个休息的地方;看后面,如倒数第六段就不是这样了,是不是碰到挫折后的一个希望?……夕阳西下的时候,走着走着……拦不到汽车以后,碰到汽车坏了,汽车就在眼前……眼下“我”又想起旅店——旅店重回到头脑,膨胀起来——旅店就是希望,反复在变化。
胡1:说得很好。
孔:走累了,才想找旅店。后面旅店找到没有,找到了,一辆破汽车。……
胡1:你认同小王说的吗?
孔:我感觉,旅店不只是身体的休息之地,而且是心灵的憩息地。
胡2:我同意孔的看法。十八岁的男孩子需要一个灵魂的憩息地。
黄:旅店,是在什么时候才找到心窝中的旅店?我感觉,从“我”的经历看,旅店是作为一个世界,是不是和外在世界形成了对比?旅店是不是意味着一个完善的人性?
胡1:你能解释一下?
黄:正常的人性……一开始,这个世界是正常的,表现的人性也正常。但“我”出门远行后,一切都在变化,人性丑恶的一面越来越亮出来。
胡1:很独特的阅读体会。但这里会不会有过度阐释之嫌?我觉得判断是不是过度解读有一个标志,就是看能不能通过文本内句子来解释,比较圆融地解释。
王:她说的是,目标是很多很多的,不断在变化。……高处总在诱惑我。旅店是年轻人的一个理想,或梦想。
孔:我们还没对题目进行解释,远行,到底走到多远。这里有个描述,汽车,遍体鳞伤,“我”也遍体鳞伤。可他心窝是健全的,“我”的心窝也是健全。旅店是心灵休息地方。
胡1:我小结一下,我们刚才对旅店主要有三种解释:是希望;是理想;是心灵休息之地。围绕课文,我们讨论一下,旅店是目标吗?是不是一开始就要找旅店?旅店和天色渐晚,最主要和“我”的经历直接相关。这个过程中,我的情感有变化吗?什么情感状态下最需要旅店?
胡2:我们不妨进一步梳理一下“我”的情绪或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也许能让我们深入理解旅店的象征含义。
杨:好。
王:我来尝试一下:刚出门是很开心的,看山看云,叫绰号,反复强调那种豪情……;尽管这样,次次都没命地奔,兴致勃勃地打招呼……现在要豁出去了,着急了;“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前面无关紧要……不知该怎么办,想旅店,担忧……下面看到司机做广播操,也很担忧;我很高兴地迎上去,碰壁了;愤怒了;最后到……“我”只能看眼前,“我”最愤怒,但到最后连一丝愤怒地也没有了……到最后在汽车座椅上睡着,又有了一丝安慰……串起来就是:兴奋好奇——着急——兴奋——担忧——喜悦破灭了——找到新的安慰。
胡1:刚才小王理得很清楚。我们从中看到“我”的情感一直在变化,在情感处于负面和消极时,“旅店”成了“我”最大需求,“我”努力寻找。也就是说,旅店不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或希望,而是情感疲惫时的歇脚之地,是心灵困顿时的无风港湾。
第二部分 出乎其外,用得通脱
一、教什么?
胡1:在语文教学情境下的阅读教学包含三个层面,其一,普通读者的阅读,其二,作为语文教师的阅读,其三,换位为学生的阅读。我们课文教学备课过程的阅读就有这三个层面的读。现在我们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这篇课文什么东西必教,什么东西可教,然后进一步考虑怎么教,以及从什么角度切入。
王:首先要教的,主题,比如旅店这个东西的象征含义;第二个语言,我看到这些语言,如“屁股上有晚霞”;还有一个是荒诞,比如情节设置上。
胡1:你平时怎么阅读的?先主题,后语言,再情节。内容和形式是可以两分的吗?油和水一样。
胡1:其他老师说说看,有什么东西可教。
黄:这个“我”,他是一个人物,其次是一个视角。通过“我”观察到作者对这个世界图景。
胡1:怎么教的呢?
黄:“我”看到的司机是怎样、农民哄抢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都罗列出来。
胡1:都罗列出来就是这篇小说。因为这篇小说就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是个限知视角。福斯特把小说分成圆型人物和扁平人物。如果从人物塑造角度,圆型人物是作家人物塑造的终极追求,是恩格斯说的“这一个”;这个“我”显然不是这种类型。该怎么教?教这个可以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我”的经历,第二条是“我”的情感变化。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
黄和胡1:主题。
胡1:用文艺学术语讲,是文学世界。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就是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呢?
黄:荒诞的世界。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经历挫折的。
胡1:一个主题,还是两个主题?刚才小黄似乎表达了两个主题。荒诞的世界背后是“我”在质疑这个世界;后面一个成长的主题背后作者的认识显然认可这个世界。哪一个更合理?
黄:成长的主题。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经历种种挫折……
胡2:这个世界出乎你的意料,荒诞是有点夸大了。
王:作者从另外的视角认识这个现实,这个现实是这么丑恶,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直面这个社会。
胡1:我们刚才三位,显然是赞同成长的主题……
孔:现在没法讨论,因为我不了解余华的追求……成长的主题,可以用其它的文章来教。
杨:这个世界是荒诞……
胡2:这篇小说好像用成长概括不了全部,有那么多隐喻和象征。我倾向于作者想表现这个世界的荒诞。
韩:是不是这两者都有。在对荒诞世界的表现中凸显成长的主题。但这个成长似乎还不是一个年轻人的成长。
胡1:这样说,似乎说得通。好,我们把想要教的,简单梳理一下。
王:教情节、教内心体验感受的变化最后上升到主题的讨论。 二、怎么教?
胡1:怎么教呢?
孔:其实没有什么情节,中学生读一遍就有些了解,比如抢苹果……
胡1:情节该怎么教?
孔:让学生复述就可以。
王:为什么不把两条线结合起来?找一下情节,然后找找“我”情感的变化。情节就像表皮,情感变化像血管。
胡2:可以统一起来,既然情感和情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黄:对“我”的经历学生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
胡1:我们前面谈论了很多旅店和汽车这些意象的象征义,这些要教吗?
王:转换为学生的视角来谈“我”的这些经历,学生肯定有自己的认识。
胡1:谈论旅店和汽车是不是就能谈到主题了?
王:学生谈到这些情节的认识,自然要追问其中很多事件很荒诞。
胡1:这里我插进来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谈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是怎么产生的呢?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对照的结果。但这仅是第一个层面,还有其他层面吗?比如,内在世界——这个文本世界内部的荒诞性。
王:人物言行的反常……变化太快……
胡1:还有吗?比如语言形式……
胡2:有不少语言形式都有陌生化感觉。比如“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像一条船”“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
胡1:小胡感觉很好,这些语言形式是要好好品味的,这也是荒诞感表现。这些东西才是我们要教的。怎么教呢?
韩:讨论、分析。
胡1:怎么教讨论还不充分,再梳理一下。
王:需要预习,需要小组合作。
胡1:我们先不要讨论具体教学环节,还是先根据核心内容来讨论一下怎么呈现。
王:对主题认识已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照现实世界,一个对照的文本内部语言。
胡2:先把情节加以梳理。
王:情节让学生复述。然后让学生谈感受,情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矛盾是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比如讲旅店的象征义,如果学生困难,我们就顺坡下驴,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比如关于先锋派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追求。胡老师讲的我挺赞同,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提供点材料,需要直接讲授。
三、学生可能怎么学?起点是什么?
胡1:通过前面讨论,从两个角度,普通读者的角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读,读出了很多东西,我们接下去转换为学生的视角来读,来了解学生读这样的文本有什么样的困难……
黄:学生读这篇文章会产生比较荒诞的感觉,有些语言可能进不去,比如“屁股上有晚霞”,屁股上怎么会有晚霞。其它的句子,比如像开头,胡须迎风飘扬,为什么要写到这些,这些特殊的有意味的语言,学生可能不理解。还有“旅店”出现的频率很高,读完后学生会质疑,为什么“旅店”会有这样高的频率。
韩:学生感觉这样的文本很奇特,比如有些语言很特别,比如十八岁的男孩看到的世界是这个样子。
胡1:学生最想了解,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黄:可能是写鼻子那一段,比如鼻子挂得更精彩了。体会“挂”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主要表现荒诞感觉,更好地切入这个主题。
胡1:我们已经了解学生的这些问题或兴趣点,接下去,我们要考虑怎么来响应这些内容,是布置预习题还是课内花一点时间来明确。如果布置预习题布置怎样的预习题呢,这些问题是我们进入教学时要仔细考虑的。
第三部分:成果呈现:台阶式设计简案
[作者通联:胡根林整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