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脓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胸部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5.8±11.3)mL、术后引流量(245.8±32.5)mL、胸管引流时间(5.1±1.7)d、切口长度(6.8±1.4)cm、术后住院时间(7.8±3.0)d、切口感染率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9.3±10.5)mL、术后引流量(325.8±30.8)mL、胸管引流时间(7.8±1.9)d、切口长度(12.4±3.1)cm、术后住院时间(10.1±2.2)d、切口感染率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慢性脓胸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慢性脓胸;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chest small incision surge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yothorax. Methods: selected in March 2003 to March 2015 our hospi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yothorax. 2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25, the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modified chest small incision treatment.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traoperatie blood loss (45.8 + 11.3) for mL, had the flow rate (245.8 + 32.5) for mL, chest tube drainage time, incision length (5.1 + 1.7) d (6.8 + 6.8) cm,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7.8 + 3.0) d,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4%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traoperatie blood loss (69.3 + 10.5) for mL, had the flow rate (325.8 + 30.8) mL, chest tube drainage time (7.8 + 1.9) d, postoperative incision length (12.4 + 12.4) cm,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10.1 + 2.2) d,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was 32%.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chest small incision surgery for chronic pyothorax effect significantly, can do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words: improved chest small incision surgery; Chronic pyothorax.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膿胸是指病菌侵入胸膜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在胸腔内的化脓性感染。慢性脓胸是急性脓性经历6-8周未及时治愈转入了慢性期,较厚的纤维板形成,脓液中毒素吸收减少,急性中毒现象减轻,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症状,而且由于长期的慢性消耗,造成患者出现低热、乏力、消瘦、贫血、低蛋白、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痛、活动时呼吸困难等症状[1]。临床上治疗慢性脓胸主要依靠外科行纤维板剥脱术治疗,传统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治疗,虽然手术视野暴露理想,但是患者肌肉损伤过大、出血多、术后疼痛、肩部活动受限。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采用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2],为了进一步了解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对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后外侧切口手术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1(4%)例感染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8(32%)例感染病例,观察组感染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 患者行传统后侧切开治疗。依据常规手术进行操作,行纤维板剥脱术。
  观察组 患者行改良胸部小切口治疗。(1)患者全身麻醉后,取标准侧卧位,选择沿7肋上缘走形。用电刀在皮肤后外侧口位置划出8-25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经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壁层胸膜和壁层纤维板。(2)用吸尘器吸净浓腔内浓液,将切口周围的纤维板钝性分离3-4cm,使用开胸器撑开肋骨。(3)沿壁层纤维板向肺顶区逐步钝性剥离至纤维板和肺的交界处,将肺和纤维板剥离。沿肺表面向下逐步分离纤维板,直至右肺下叶和中叶与纤维板分离。沿胸壁将纤维板和胸壁剥离,直至脓胸形成的囊完全取出。(4)清楚肺表面残留的纤维条索,修补剥离过程中导致的肺破裂,放置胸腔引流管。(5)采用外翻褥式缝合固定肋骨和肋骨肌肉,保证肋间肌密闭性良好。逐层缝合前据肌、皮下组织、皮肤。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5.2软件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有效率用来检验,用标准差(X+S)进行表示,用百分数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病例,术后均治愈出院。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进几年,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抗药性的产生,脓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脓胸患者也因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发展为慢性脓胸。手术治疗可以快速清除脓胸患者胸腔内容物,促进肺复张,恢复肺功能[3]。
  传统开胸手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便利,但是由于手术创伤过大,增加了术后患者出血量和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患者常因胸痛剧烈而影响肺复张,不利于肺功能恢复,增加了伤口裂开和感染的机会。切口过长。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4]。
  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不切断胸壁肌层,胸壁损伤少,避免胸壁神经损伤,手术创伤小,患者失血少,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改良胸部小切口手术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硕,兰志君,刘鑫.改良胸部小切口治疗慢性脓胸52例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04):482-484.
  [2]張涛,肖建军,李庆华,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36例[J].重庆医学,2013,(15):1752-1753.
  [3]周亚,封锡清,高杰,等.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0,(02):355-356.
  [4]李忠望,李洪林.胸腔镜辅助微创治疗慢性脓胸的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1,(03):186-1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7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消化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35例,行腹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组间的手术一般情况对比显示,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觀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除阑尾皮内缝合治疗阑尾炎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行微创小切口切除阑尾皮内缝合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小切口切除阑尾皮内缝合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但在手术治疗中,需遵循手术适应症要求,以保障手术的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联合组(n=46),对照组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甲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6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有86例甲亢性肝病,对照组有78例甲亢患者,对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特点、肝功能指标及甲状腺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表明,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大,甲亢肝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观察组的ALP、ALT、FT3、FT4指标与对照进行比较,所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住院/门诊收治的38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并与多西他赛和顺铂联合化疗方案作比较。方法:我科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将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用多西他赛和顺铂联合化疗;B组35例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A组总有效率43.2%;B组总有效率58.7%。A组治疗方案有效率低于B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并探讨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PT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患者PLT、PCT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PD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组脑梗塞患者较非房颤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容易出現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热、反应性高血糖等病症;一个月内,房颤病例组脑梗塞患者较非房颤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的死亡率高。结论:房颤是老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7d评分0.56±0.12,14d评分0.63±0.97,21d评分为0.78±0.12,28d评分为0.91±0.01,对照组面瘫7d评分0.21±0.21,14d评分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患者。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椎间孔镜+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并采用Os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