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培养人。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作用,它可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力的同时,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笔者试图从音乐教育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来阐述和分析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其目的和宗旨是为了探索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走向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為我国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5-01
一、音乐教育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德国的贝多芬曾说过“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其表达的意旨无非是音乐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却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而道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情是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情”字,将音乐教育于道德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了。
一个人如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对他的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中学教育中,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树立崇高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音乐教育必不可少。一首好的音乐作品的播送,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依附,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改革学校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举措
很多校园的铃声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示范,不再以刺耳的噪音作为提醒的方式了,代之以优美的音乐声。如可做以下尝试和更新: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以安定学生情绪,有利于快速稳定上课秩序;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以调动学生活泼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的课间时空;放学的音乐用《回家》等,播送通知的音乐用较雄壮的音乐等,这些都值得去探索。在这些铃声的改造中,再不会看到学生听到铃声就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现象了,用乐音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占领学生的耳朵,减低他们的烦躁。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在音乐的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如正确的演唱姿态,良好的心态等。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音乐课虽然希望学生能活跃课堂,但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不行的,无视纪律,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立有序的课堂才能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
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二)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在四川的地震中,我们为许多80、90后少年的优异表现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使我们教师有信心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⑴张熊飞《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 陕西人民出版社
⑵《中小学音乐教育》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5-01
一、音乐教育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德国的贝多芬曾说过“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其表达的意旨无非是音乐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却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而道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情是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情”字,将音乐教育于道德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了。
一个人如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对他的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中学教育中,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树立崇高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音乐教育必不可少。一首好的音乐作品的播送,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依附,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改革学校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举措
很多校园的铃声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示范,不再以刺耳的噪音作为提醒的方式了,代之以优美的音乐声。如可做以下尝试和更新: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以安定学生情绪,有利于快速稳定上课秩序;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以调动学生活泼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的课间时空;放学的音乐用《回家》等,播送通知的音乐用较雄壮的音乐等,这些都值得去探索。在这些铃声的改造中,再不会看到学生听到铃声就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现象了,用乐音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占领学生的耳朵,减低他们的烦躁。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在音乐的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如正确的演唱姿态,良好的心态等。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音乐课虽然希望学生能活跃课堂,但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不行的,无视纪律,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立有序的课堂才能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
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二)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在四川的地震中,我们为许多80、90后少年的优异表现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使我们教师有信心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⑴张熊飞《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 陕西人民出版社
⑵《中小学音乐教育》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