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企业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在不断加强的合作过程中,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可以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的采购管理基本理论,分析企业采购管理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集成化;发展趋势
企业采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像原材料、生产或销售所需要的设备设施等。由于通过压缩采购成本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渐渐突显出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需要解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众多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问题[1]。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打破原有传统的供需模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本篇文章提到的企业采购是指狭义的采购定义,是指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公司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的活动。
制定合理、适当的采购目标是采购管理的关键步骤。首先是对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合适与否与企业的生产销售关系紧密,需要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对供应商的实力、信誉、行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防止供应商恶意抬高原材料价格、产品生产偷工减料、延长交货期限等现象发生。目前,企业的采购重点一般放在供应商所供产品的价格上,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的问题上考虑价格因素会多于其他像供应商信誉、实力、产品质量、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因素。有些企业对采购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无法保证合理的库存。有时候过早采购,造成仓库积压,浪费空间;有时候采购滞后,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企业生产线被迫停工。这些都是目前企业在采购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2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重视
当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企业都将销售板块作为管理的重点。更多的关注在如何将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集中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在产品的宣传推广上,而对采购环节却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往往忽视采购对产销的直接作用,把“采购”这一前期保障与后期销售不能同等对待。
1.2.2盲目采购
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以产品原材料为主要采购内容的工业生产企业来说,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灰色采购。采购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地选择供应商,直接造成采购主体的经济损失,使得一些以次充好的原材料应用到生产当中,对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失。近年来,各地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食品事故等多是源于采购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1.2.3打压供应商
企业采购活动的主要参与对象是采购人员和供应商。采购人员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会对供应商给出的价格进行议价、还价、压价,一味地追求显性的价格最低化,而忽视隐性的综合成本最低化。针对行业内的大型企业而言,规模大,需求量大无疑是企业的生存优势。采购人员也比较善于利用这些买方优势条件一再压低供应商的价格[2]。另一方面,供应商为了维持合作关系,处于劣势的境地只得降低报价,但是这也为两者间长期稳定合作埋下隐患。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国内的知名企业,例如沃尔玛集团在中国各地都存在拖欠供货商货款的问题,而在美国本土这种情况则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拖欠货款会产生一笔高额的赔偿金。
1.2.4采购效率低下
采购环节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企业内部管理、运营制度不健全,导致在采购审批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能对供应商及时下单,原料就会延迟发送,最终影响生产。缺少监督机制是企业采购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企业用于采购的专项资金被人挪用甚至占为己有,会直接导致采购活动无法进行。
2.供应链集成化
2.1供应链集成化概述
在传统的概念当中供应链就是指原材料的转运,现今,供应链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供应链是联系原材料、产品、客户三者之间的网络。供应链内各成员为了实现整体绩效,进行信息、资源的协调整合。集成过程在企业内部会经历三个步骤:(1)初始阶段、(2)功能集成阶段、(3)内部集成;供应链集成主要集中表现在外部集成阶段。供应链集成化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合成作业回路;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策略回路;作业回路形成每个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供应链集成化就是围绕着三个回路展开,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2.2供应链集成化的实施应用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已经取代了“卖方市场”。角色的转变,也改变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方主体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新变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断改进自身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更新周期。供应链集成化则可以将企业之间以及外部的采购协同组合起来,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反映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3.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
3.1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企业的采购人员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首先要对供应商进行寻找鉴别,为企业选择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解决采购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企业与供应商就所需采购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到货期、售后服务等信息进行协商确定后,及时将采购清单发送给企业各部门和供应商,方便企业对生产和库存的安排。
3.2转变采购思想
摆脱传统的以补充库存为目的的采购思想,采购部门应该针对生产的进度和对原材料的要求制定相适应的采购计划。增强采购的主动性,参考或使用准时化采购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因库存过剩而导致的企业储存成本的增加。
3.3转变合作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由一般的合作买卖关系上升为战略合作关系,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利用供应链集成化的优势,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要想转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首先要抛开自身的单一利己思想,消除无条件对供应商价格的打压、拖欠货款等行为,以合作共赢的态度看待与供应商的合作。这样,一方面供应商可以拥有稳定重组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作为企业,可以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在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给予援助,使供应商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提升自身在众多供应商之间的实力,与企业一起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3.4强化激励政策
无论是对供应商,还是企业内部的采购员工,都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企业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认识到自己企业的重要性,从主观意识上加强采购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采取奖金、带薪假期等福利政策激励采购部门员工提高采购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3]。对于供应商,能够确保持续高效的订单就是对供应商最大的激励,企业可以对长期合作、信用较好的供应商分配更多的订单,实现结构优化配置[4]。
4.总结
供应链集成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采购管理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也向着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趋势发展。企业采购部门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寻求改进措施,结合运用新的管理技术手段,转变传统思想,促进企业同供应商之间“黑暗时代”的终结,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共赢为宗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购管理的新变化势必会从长远和宏观的层面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而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岭,蒋馥.供应链的模式与协调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8,7(3):34-36.
[2]陈志祥,马士华.供应链中的企业关系[J],南开管理评论,2001,2(3):56-59.
[3]杨红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讨,2007(5):161-164.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集成化;发展趋势
企业采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像原材料、生产或销售所需要的设备设施等。由于通过压缩采购成本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渐渐突显出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需要解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众多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问题[1]。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打破原有传统的供需模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本篇文章提到的企业采购是指狭义的采购定义,是指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公司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的活动。
制定合理、适当的采购目标是采购管理的关键步骤。首先是对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合适与否与企业的生产销售关系紧密,需要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对供应商的实力、信誉、行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防止供应商恶意抬高原材料价格、产品生产偷工减料、延长交货期限等现象发生。目前,企业的采购重点一般放在供应商所供产品的价格上,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的问题上考虑价格因素会多于其他像供应商信誉、实力、产品质量、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因素。有些企业对采购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无法保证合理的库存。有时候过早采购,造成仓库积压,浪费空间;有时候采购滞后,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企业生产线被迫停工。这些都是目前企业在采购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2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重视
当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企业都将销售板块作为管理的重点。更多的关注在如何将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集中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在产品的宣传推广上,而对采购环节却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往往忽视采购对产销的直接作用,把“采购”这一前期保障与后期销售不能同等对待。
1.2.2盲目采购
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以产品原材料为主要采购内容的工业生产企业来说,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灰色采购。采购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地选择供应商,直接造成采购主体的经济损失,使得一些以次充好的原材料应用到生产当中,对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失。近年来,各地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食品事故等多是源于采购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1.2.3打压供应商
企业采购活动的主要参与对象是采购人员和供应商。采购人员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会对供应商给出的价格进行议价、还价、压价,一味地追求显性的价格最低化,而忽视隐性的综合成本最低化。针对行业内的大型企业而言,规模大,需求量大无疑是企业的生存优势。采购人员也比较善于利用这些买方优势条件一再压低供应商的价格[2]。另一方面,供应商为了维持合作关系,处于劣势的境地只得降低报价,但是这也为两者间长期稳定合作埋下隐患。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国内的知名企业,例如沃尔玛集团在中国各地都存在拖欠供货商货款的问题,而在美国本土这种情况则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拖欠货款会产生一笔高额的赔偿金。
1.2.4采购效率低下
采购环节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企业内部管理、运营制度不健全,导致在采购审批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能对供应商及时下单,原料就会延迟发送,最终影响生产。缺少监督机制是企业采购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企业用于采购的专项资金被人挪用甚至占为己有,会直接导致采购活动无法进行。
2.供应链集成化
2.1供应链集成化概述
在传统的概念当中供应链就是指原材料的转运,现今,供应链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供应链是联系原材料、产品、客户三者之间的网络。供应链内各成员为了实现整体绩效,进行信息、资源的协调整合。集成过程在企业内部会经历三个步骤:(1)初始阶段、(2)功能集成阶段、(3)内部集成;供应链集成主要集中表现在外部集成阶段。供应链集成化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合成作业回路;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策略回路;作业回路形成每个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供应链集成化就是围绕着三个回路展开,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2.2供应链集成化的实施应用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已经取代了“卖方市场”。角色的转变,也改变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方主体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新变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断改进自身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更新周期。供应链集成化则可以将企业之间以及外部的采购协同组合起来,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反映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3.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
3.1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企业的采购人员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首先要对供应商进行寻找鉴别,为企业选择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解决采购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企业与供应商就所需采购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到货期、售后服务等信息进行协商确定后,及时将采购清单发送给企业各部门和供应商,方便企业对生产和库存的安排。
3.2转变采购思想
摆脱传统的以补充库存为目的的采购思想,采购部门应该针对生产的进度和对原材料的要求制定相适应的采购计划。增强采购的主动性,参考或使用准时化采购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因库存过剩而导致的企业储存成本的增加。
3.3转变合作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由一般的合作买卖关系上升为战略合作关系,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利用供应链集成化的优势,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要想转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首先要抛开自身的单一利己思想,消除无条件对供应商价格的打压、拖欠货款等行为,以合作共赢的态度看待与供应商的合作。这样,一方面供应商可以拥有稳定重组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作为企业,可以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在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给予援助,使供应商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提升自身在众多供应商之间的实力,与企业一起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3.4强化激励政策
无论是对供应商,还是企业内部的采购员工,都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企业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认识到自己企业的重要性,从主观意识上加强采购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采取奖金、带薪假期等福利政策激励采购部门员工提高采购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3]。对于供应商,能够确保持续高效的订单就是对供应商最大的激励,企业可以对长期合作、信用较好的供应商分配更多的订单,实现结构优化配置[4]。
4.总结
供应链集成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采购管理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也向着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趋势发展。企业采购部门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寻求改进措施,结合运用新的管理技术手段,转变传统思想,促进企业同供应商之间“黑暗时代”的终结,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共赢为宗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购管理的新变化势必会从长远和宏观的层面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而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岭,蒋馥.供应链的模式与协调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8,7(3):34-36.
[2]陈志祥,马士华.供应链中的企业关系[J],南开管理评论,2001,2(3):56-59.
[3]杨红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讨,2007(5):161-164.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