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篇名为《文化品牌的塑造策略与方式》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文化品牌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消费,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形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与一般生产性有形产品品牌有所差异。后者是先生产商品,再赋予意义,最后形成品牌,而精神性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先赋予意义,再转化为品牌价值,最后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衍生品开发和扩展业务的生产方式。
实际上,文化品牌的特殊性并不仅限于此,这同样也是文化品牌需要更多元发展的原因。
精神性产品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文化品牌更注重情感意义,这使许多文化品牌在赋予产品文化内涵上下了不少功夫。提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节目,或许很多人会很熟悉,但问到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力文化),绝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
其实,实力文化在文化品牌业界早已非常有名,早在2013年,仅有10个人的实力文化就创作出了在当时还很少见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带动了手写汉字的热潮,在全球拥有6.7亿观众,总决赛收视率也达到2.59%,超越了当年非常火的《中国好声音》,并连续三年在受众口碑中排名第一。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一本好书》,实力文化走过了非常多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甚至有一些节目都是在完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便涉及到了实力文化自身的品牌内涵。“以文化实力服务中国”是实力文化对自身的品牌定位,但实力文化董事长关正文更愿意把自己称为翻译和搬运工。
同样以经典为己任的一家公司是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称果麦文化),这家公司提出了“传承文明”的理念,把经典阅读放在第一位,从全球的书籍资料库中挑选了4000余本经典书籍,再从这些书中选出了1000余本书进行出版。
在果麦文化出版的书中,一批超级畅销书已出现:世界名著《小王子》经过青年翻译家李继宏的翻译引发了出版热潮,目前销量已超过350万册;清代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因为翻译问题曾经并无多少知名度,而2016年经过超人气作者张家玮以白话文翻译后,目前销量已超过200万册。
由此看来,十几年前在“文化热”退潮后并受新技术冲击而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出版业,今日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到世人眼前。在亚洲星云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中国文化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中,出版品牌占据其中约20%的席位,这背后离不开“注重经典”这一文化品牌内涵的支撑。
从《小猪佩奇》的文化现象到其延伸品为其所属公司带来12亿美元零售额收入,再到故宫博物院等文化品牌不断跨界联合,以及《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在市场上的成功,近年来,“文化+”的概念越来越火。文化作为灵魂的载体,正在不断与产业进行联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文化品牌。
目前故宫饰品、文具手账、故宫陶瓷等衍生品深受用户喜爱,线上线下购买全面开花。2011年至2014年,故宫博物院网络预售门票比例仅为2%左右。而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已达8.91亿人次,当年的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
如果说传统的博物馆是用联合进行创新发展,那么,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以下简称洛可可)自2004年创立以来就一直走在创新之路上。洛可可创始人贾伟在创业之初只租了一个办公位,直到个人的设计慢慢获得认同,才租到了15个工位。“当时我们是纯工作室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商业逻辑和世界观。”贾伟表示,等到公司人多了起来,才开始转向专业化分工,进行了从工作室模式到流水线管理模式的创新。
但强大设计能力的背后依旧离不开品牌价值观的引领。“每个公司的价值点不一样,有些公司强调效率第一,有些公司强调服务和体验。我们的关键词是设计,而设计本身是创新的,创新背后是创造。”贾伟表示,洛可可的品牌价值观从“挺起中国设计的脊梁”变成“设计美好世界”,变化之中不变的是设计,因为设计才是洛可可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金元浦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文章中指出,自2011年开始,全球掀起创客文化浪潮,我国的创客将创新探索扩展到文化创意和更大范围的创业活动中,大力发挥草根创业者的无穷智慧,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在这种浪潮中,传统的文化产业升级为创意产业,创新、设计和创意成为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所有的创造都是由技术推动的。”这是贾伟反复对《中国名牌》说的一句话,特别是在谈到公司向洛客和洛的转变时更是如此。洛客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传统洛可可的颠覆,贾伟也反复强调,自己创立洛客的目的是要“干掉”洛可可。
洛客(LKKER)是为企业提供产品众创-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产品营销-投资等覆盖产品打造全流程的服务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打通创新设计、生产管理和创新营销三大环节,将用户、企业和设计师联系起来,共同创造好产品。贾伟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那便是以消费者来推动设计,一旦用户有了自己的设计需求,可以发在洛客平台上,来自全球注册的设计师便可以围绕用户的想法进行设计,并在制造商的合作下直接转化为产品。
目前洛客已经拥有100多万的用户参与任务,也有超过3000个合作品牌,覆盖智能穿戴、智能出行、旅游文创影视IP等12个产品领域。为了解释洛平台正在做的事情,贾伟特意现场演示了如何给企业做商标设计的过程,从输入企业名字、选择企业特征和类型,到付款、自动生成设计品,在短短不到2分钟里,商标设计的全过程已完成。“从传统的设计服务到共享设计平台,再到社会化产品创新平台,接下来我们想做的是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生活方式。”贾伟表示,这种方式将以技术为底层逻辑,以专业能力和平台为依托,致力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研发。
文化品牌与数字技术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技术也越来越成为文化品牌的新内涵之一。“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促使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实现优化组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金元浦说。
用经典讲故事
实际上,文化品牌的特殊性并不仅限于此,这同样也是文化品牌需要更多元发展的原因。
精神性产品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文化品牌更注重情感意义,这使许多文化品牌在赋予产品文化内涵上下了不少功夫。提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节目,或许很多人会很熟悉,但问到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力文化),绝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
其实,实力文化在文化品牌业界早已非常有名,早在2013年,仅有10个人的实力文化就创作出了在当时还很少见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带动了手写汉字的热潮,在全球拥有6.7亿观众,总决赛收视率也达到2.59%,超越了当年非常火的《中国好声音》,并连续三年在受众口碑中排名第一。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一本好书》,实力文化走过了非常多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甚至有一些节目都是在完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便涉及到了实力文化自身的品牌内涵。“以文化实力服务中国”是实力文化对自身的品牌定位,但实力文化董事长关正文更愿意把自己称为翻译和搬运工。
同样以经典为己任的一家公司是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称果麦文化),这家公司提出了“传承文明”的理念,把经典阅读放在第一位,从全球的书籍资料库中挑选了4000余本经典书籍,再从这些书中选出了1000余本书进行出版。
在果麦文化出版的书中,一批超级畅销书已出现:世界名著《小王子》经过青年翻译家李继宏的翻译引发了出版热潮,目前销量已超过350万册;清代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因为翻译问题曾经并无多少知名度,而2016年经过超人气作者张家玮以白话文翻译后,目前销量已超过200万册。
由此看来,十几年前在“文化热”退潮后并受新技术冲击而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出版业,今日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到世人眼前。在亚洲星云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中国文化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中,出版品牌占据其中约20%的席位,这背后离不开“注重经典”这一文化品牌内涵的支撑。
以创新谋发展
从《小猪佩奇》的文化现象到其延伸品为其所属公司带来12亿美元零售额收入,再到故宫博物院等文化品牌不断跨界联合,以及《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在市场上的成功,近年来,“文化+”的概念越来越火。文化作为灵魂的载体,正在不断与产业进行联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文化品牌。
目前故宫饰品、文具手账、故宫陶瓷等衍生品深受用户喜爱,线上线下购买全面开花。2011年至2014年,故宫博物院网络预售门票比例仅为2%左右。而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已达8.91亿人次,当年的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
如果说传统的博物馆是用联合进行创新发展,那么,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以下简称洛可可)自2004年创立以来就一直走在创新之路上。洛可可创始人贾伟在创业之初只租了一个办公位,直到个人的设计慢慢获得认同,才租到了15个工位。“当时我们是纯工作室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商业逻辑和世界观。”贾伟表示,等到公司人多了起来,才开始转向专业化分工,进行了从工作室模式到流水线管理模式的创新。
但强大设计能力的背后依旧离不开品牌价值观的引领。“每个公司的价值点不一样,有些公司强调效率第一,有些公司强调服务和体验。我们的关键词是设计,而设计本身是创新的,创新背后是创造。”贾伟表示,洛可可的品牌价值观从“挺起中国设计的脊梁”变成“设计美好世界”,变化之中不变的是设计,因为设计才是洛可可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金元浦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文章中指出,自2011年开始,全球掀起创客文化浪潮,我国的创客将创新探索扩展到文化创意和更大范围的创业活动中,大力发挥草根创业者的无穷智慧,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在这种浪潮中,传统的文化产业升级为创意产业,创新、设计和创意成为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凭技术“挑大梁”
“我们所有的创造都是由技术推动的。”这是贾伟反复对《中国名牌》说的一句话,特别是在谈到公司向洛客和洛的转变时更是如此。洛客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传统洛可可的颠覆,贾伟也反复强调,自己创立洛客的目的是要“干掉”洛可可。
洛客(LKKER)是为企业提供产品众创-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产品营销-投资等覆盖产品打造全流程的服务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打通创新设计、生产管理和创新营销三大环节,将用户、企业和设计师联系起来,共同创造好产品。贾伟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那便是以消费者来推动设计,一旦用户有了自己的设计需求,可以发在洛客平台上,来自全球注册的设计师便可以围绕用户的想法进行设计,并在制造商的合作下直接转化为产品。
目前洛客已经拥有100多万的用户参与任务,也有超过3000个合作品牌,覆盖智能穿戴、智能出行、旅游文创影视IP等12个产品领域。为了解释洛平台正在做的事情,贾伟特意现场演示了如何给企业做商标设计的过程,从输入企业名字、选择企业特征和类型,到付款、自动生成设计品,在短短不到2分钟里,商标设计的全过程已完成。“从传统的设计服务到共享设计平台,再到社会化产品创新平台,接下来我们想做的是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生活方式。”贾伟表示,这种方式将以技术为底层逻辑,以专业能力和平台为依托,致力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研发。
文化品牌与数字技术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技术也越来越成为文化品牌的新内涵之一。“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促使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实现优化组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金元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