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科研功利化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教科研负面议论也纷至沓来,教科研承载的林林总总的包袱不堪重负,成为笼罩在教科研上空的一片浮云,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我们不禁思考:面对“功利”,教科研具有怎样的姿态才能拨云见日,走出功利的阴影。
  教科研的功利现象客观存在,这有目共睹,而且可以预言,这种现象还将在一定阶段长期存在。反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由于教科研本身造成,其原因有多方面:客观的,主观的;体制方面的,人为的;大背景,小气候……而当前这种功利化泛滥现象也不可能凭个人或学校的力量所能改变,于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的想法是首先应加强对所谓“功利”的认识。从保护教科研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在现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对由于职称、政策等原因,很多学校、老师个人参与教科研而追求获奖、发表论文的行为,不能简单的认为功利化:首先,一所学校长期能够推出研究成果并且获奖,说明学校的科研实力,它只能展示学校的形象与品牌;一名教师长期进行教学研究,教研论文见诸报端或在区域层面崭露头角,它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个人。其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个人或学校考核中,发表论文、获奖是个量化数据,这是有法律依据的,绝非空穴来风;第三,这是一个科研行为追求卓越的表现,这里面有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是劳动成果的结晶,发表、获奖不过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检阅,任何一位参与教科研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与认可。这种情况下的发表、获奖是一个阶段科研行为的坐标,是一个提升与超越的过程;四是利用发表获奖的追求,作为老师们走进教科研的契机,很多老师多年不从事教科研,但在“逼迫”下参与之后发现自己也能发表获奖,增强了自信,有了兴趣,就一发不可收,科研习惯慢慢形成了,如果这样,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五是长期坚持研究写作,始终如一把科研作为发展自己的手段来发表获奖的教师,真是凤毛麟角,如果真的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出现,那真的是教育幸甚,学校幸甚了。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把人归纳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大都属于功利境界,当然处在功利境界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这里是说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摆脱功利,但不能追求片面的功利、绝对的功利,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尽最大的努力,逐步淡化功利,摒弃功利,摆脱功利,逐步向道德境界提升,甚至向天地境界看齐。当然,我不是为科研功利化在辩护,实际上,科研与功能本身是不相容的,科研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科研强调一种独立、一种自由、一种幸福;科研体现为一种品质、一种内需、一种习惯。用“功利”思想支配下的科研只能是昙花一现,用“功利”追求科研只能走火入魔,引火烧身,一个利欲熏心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教科研。因为科研在表明一个人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的同时,更意味着付出与奉献,一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在这种巨大的付出与奉献面前,肯定是望而却步,望洋兴叹。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以长远与发展的眼光看事情看问题,就不会犯错误。眼下,我们的一些学校,可能在科研的起步之初,在追求一些所谓的荣誉;我们的一些老师,可能还在因职称、制度等驱使下才搞科研。但我们应看到,参与比不参与要好,走进去比永远在门外观望、感叹、议论要好。因为,只有走进去,感受与体验,你才有机会成为一个科研人,你才有可能淡泊名利,成为一个真正的科研人。从一个过程来讲,外驱性的动机通过引领与扶持也完全可能转化为内驱性,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就伟大与高尚的,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大公无私的。无论老师们开始是什么样的动机来参与教科研,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在进步、在发展、在提升、在优化,这也就足够了,我们就要用喜出望外的目光与精神,拉一把,扶一把,搀一把;鼓励他们走进来,走进去,走下去。相反,假如我们动辄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老师的这些科研动机,甚至是不屑一顾,那就会大大挫伤老师们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让他们永远在门外徘徊了,岂不悲哉!
  一言以蔽之,面对功利,教科研应有的姿态是摆脱功利,淡化功利,走出功利。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把参与教科研内化为一种自我追求、自我需要、自我诉求的品质,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手段与动力,教科研的最大成果不是所谓的发表论文或获奖,而是自我的发展,当我们怀有平常的心态、具有学习的习惯、拥有研究的意识而日复一日投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时,可能所谓的功利色彩就会黯淡无光了,有了这份底气与功力,教科研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他文献
音乐作为最高人类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音乐教育可以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利用音乐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丰富和拓展音乐的教
期刊
一  “士”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是个出现频繁的字。如“男士”、“人士”、“战士”等等。在古汉语中,“士”一般用作单纯词,可以表述很多意义。  “士”是象形字,据郭沫若的解释,本义为“牡器之形”,也就是男性生殖器。若仅根据字形推断,“士”之外形还极似一个把头发梳起的人,上面用一根木棍或木杆把头发串起来,所以本义亦指未婚的成年男子,古代男子要到二十岁才这样束起头发,并且戴上帽子,称为“冠礼”,意味着长
期刊
祖国的大好河山气象万千,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凉浑厚,亦不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纤细温柔。从古至今,那些多情的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慷慨的赠与后,总能及时地写下他们的感受,献上他们心中的赞美,并让后人浮想联翩。  相比较西方文学中热烈奔放的写景作品,中国的写景诗,自有一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含蓄之美。可是,当初中生面对这些艺术奇葩时,知识的局限和阅历的浅薄让他们无法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揣摩观察,“放”在此时  1.揣摩教材,大胆放手  对于某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借助
期刊
一、科学实验“生活化”的内涵  科学实验生活化,就是指围绕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某一个主题,以身边熟悉事物为载体设计的科学实验。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提倡学生把科学实验带回家,包括以生活物品为材料的实验;课堂上无法完成、延伸到学生家中的实验;在家开展实验,提倡学生将课本、作业本、课外书籍中的实验在家能够动手做做。另一方面寓科学原理于生活现象、情景的课堂再现活动等方面内容。提倡在课堂上将实验生活化,尽可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绘画中,留白就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给人创造了一种虚幻空灵的意境;在音乐中,留白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了一个纵横驰骋的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留白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风处觅鱼踪”,给人搭建了一个品味遐想的舞台。  留白留得其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英语学科的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
期刊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选修模块的特点是:物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知识点多,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复习时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侧重能力的培养,做到“以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一、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
期刊
[案例背景]  本案例选自《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大众传媒的影响》,是一节探究课。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网络”一词也只是极小部分学生的专利。课间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任教的三个班级学生中,仅有十几位学生家中有电脑,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告诉学生网络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学生也只是囫囵吞枣的接受,意义不大。同时,也未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决定抓住全体学生都
期刊
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籍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有一个东方故事,叙述了两个不同命运的人所作的梦。其中一个是国王,另一个是乞丐。国王每天夜里梦见自己成了乞丐,而乞丐则夜夜梦见自己成了国
期刊
英语教学既是一个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过程。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课堂效率,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同时让学生有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  一、合作学习的历史背景  合作学习的模式最早兴起于西方,是一种极富创意和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改善以往死板教学模式、沉闷的课堂气氛,并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