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科研功利化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教科研负面议论也纷至沓来,教科研承载的林林总总的包袱不堪重负,成为笼罩在教科研上空的一片浮云,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我们不禁思考:面对“功利”,教科研具有怎样的姿态才能拨云见日,走出功利的阴影。
教科研的功利现象客观存在,这有目共睹,而且可以预言,这种现象还将在一定阶段长期存在。反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由于教科研本身造成,其原因有多方面:客观的,主观的;体制方面的,人为的;大背景,小气候……而当前这种功利化泛滥现象也不可能凭个人或学校的力量所能改变,于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的想法是首先应加强对所谓“功利”的认识。从保护教科研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在现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对由于职称、政策等原因,很多学校、老师个人参与教科研而追求获奖、发表论文的行为,不能简单的认为功利化:首先,一所学校长期能够推出研究成果并且获奖,说明学校的科研实力,它只能展示学校的形象与品牌;一名教师长期进行教学研究,教研论文见诸报端或在区域层面崭露头角,它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个人。其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个人或学校考核中,发表论文、获奖是个量化数据,这是有法律依据的,绝非空穴来风;第三,这是一个科研行为追求卓越的表现,这里面有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是劳动成果的结晶,发表、获奖不过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检阅,任何一位参与教科研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与认可。这种情况下的发表、获奖是一个阶段科研行为的坐标,是一个提升与超越的过程;四是利用发表获奖的追求,作为老师们走进教科研的契机,很多老师多年不从事教科研,但在“逼迫”下参与之后发现自己也能发表获奖,增强了自信,有了兴趣,就一发不可收,科研习惯慢慢形成了,如果这样,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五是长期坚持研究写作,始终如一把科研作为发展自己的手段来发表获奖的教师,真是凤毛麟角,如果真的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出现,那真的是教育幸甚,学校幸甚了。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把人归纳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大都属于功利境界,当然处在功利境界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这里是说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摆脱功利,但不能追求片面的功利、绝对的功利,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尽最大的努力,逐步淡化功利,摒弃功利,摆脱功利,逐步向道德境界提升,甚至向天地境界看齐。当然,我不是为科研功利化在辩护,实际上,科研与功能本身是不相容的,科研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科研强调一种独立、一种自由、一种幸福;科研体现为一种品质、一种内需、一种习惯。用“功利”思想支配下的科研只能是昙花一现,用“功利”追求科研只能走火入魔,引火烧身,一个利欲熏心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教科研。因为科研在表明一个人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的同时,更意味着付出与奉献,一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在这种巨大的付出与奉献面前,肯定是望而却步,望洋兴叹。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以长远与发展的眼光看事情看问题,就不会犯错误。眼下,我们的一些学校,可能在科研的起步之初,在追求一些所谓的荣誉;我们的一些老师,可能还在因职称、制度等驱使下才搞科研。但我们应看到,参与比不参与要好,走进去比永远在门外观望、感叹、议论要好。因为,只有走进去,感受与体验,你才有机会成为一个科研人,你才有可能淡泊名利,成为一个真正的科研人。从一个过程来讲,外驱性的动机通过引领与扶持也完全可能转化为内驱性,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就伟大与高尚的,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大公无私的。无论老师们开始是什么样的动机来参与教科研,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在进步、在发展、在提升、在优化,这也就足够了,我们就要用喜出望外的目光与精神,拉一把,扶一把,搀一把;鼓励他们走进来,走进去,走下去。相反,假如我们动辄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老师的这些科研动机,甚至是不屑一顾,那就会大大挫伤老师们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让他们永远在门外徘徊了,岂不悲哉!
一言以蔽之,面对功利,教科研应有的姿态是摆脱功利,淡化功利,走出功利。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把参与教科研内化为一种自我追求、自我需要、自我诉求的品质,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手段与动力,教科研的最大成果不是所谓的发表论文或获奖,而是自我的发展,当我们怀有平常的心态、具有学习的习惯、拥有研究的意识而日复一日投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时,可能所谓的功利色彩就会黯淡无光了,有了这份底气与功力,教科研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科研的功利现象客观存在,这有目共睹,而且可以预言,这种现象还将在一定阶段长期存在。反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由于教科研本身造成,其原因有多方面:客观的,主观的;体制方面的,人为的;大背景,小气候……而当前这种功利化泛滥现象也不可能凭个人或学校的力量所能改变,于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的想法是首先应加强对所谓“功利”的认识。从保护教科研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在现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对由于职称、政策等原因,很多学校、老师个人参与教科研而追求获奖、发表论文的行为,不能简单的认为功利化:首先,一所学校长期能够推出研究成果并且获奖,说明学校的科研实力,它只能展示学校的形象与品牌;一名教师长期进行教学研究,教研论文见诸报端或在区域层面崭露头角,它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个人。其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个人或学校考核中,发表论文、获奖是个量化数据,这是有法律依据的,绝非空穴来风;第三,这是一个科研行为追求卓越的表现,这里面有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是劳动成果的结晶,发表、获奖不过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检阅,任何一位参与教科研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与认可。这种情况下的发表、获奖是一个阶段科研行为的坐标,是一个提升与超越的过程;四是利用发表获奖的追求,作为老师们走进教科研的契机,很多老师多年不从事教科研,但在“逼迫”下参与之后发现自己也能发表获奖,增强了自信,有了兴趣,就一发不可收,科研习惯慢慢形成了,如果这样,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五是长期坚持研究写作,始终如一把科研作为发展自己的手段来发表获奖的教师,真是凤毛麟角,如果真的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出现,那真的是教育幸甚,学校幸甚了。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把人归纳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大都属于功利境界,当然处在功利境界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这里是说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摆脱功利,但不能追求片面的功利、绝对的功利,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尽最大的努力,逐步淡化功利,摒弃功利,摆脱功利,逐步向道德境界提升,甚至向天地境界看齐。当然,我不是为科研功利化在辩护,实际上,科研与功能本身是不相容的,科研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科研强调一种独立、一种自由、一种幸福;科研体现为一种品质、一种内需、一种习惯。用“功利”思想支配下的科研只能是昙花一现,用“功利”追求科研只能走火入魔,引火烧身,一个利欲熏心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教科研。因为科研在表明一个人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的同时,更意味着付出与奉献,一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在这种巨大的付出与奉献面前,肯定是望而却步,望洋兴叹。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以长远与发展的眼光看事情看问题,就不会犯错误。眼下,我们的一些学校,可能在科研的起步之初,在追求一些所谓的荣誉;我们的一些老师,可能还在因职称、制度等驱使下才搞科研。但我们应看到,参与比不参与要好,走进去比永远在门外观望、感叹、议论要好。因为,只有走进去,感受与体验,你才有机会成为一个科研人,你才有可能淡泊名利,成为一个真正的科研人。从一个过程来讲,外驱性的动机通过引领与扶持也完全可能转化为内驱性,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就伟大与高尚的,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大公无私的。无论老师们开始是什么样的动机来参与教科研,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在进步、在发展、在提升、在优化,这也就足够了,我们就要用喜出望外的目光与精神,拉一把,扶一把,搀一把;鼓励他们走进来,走进去,走下去。相反,假如我们动辄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老师的这些科研动机,甚至是不屑一顾,那就会大大挫伤老师们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让他们永远在门外徘徊了,岂不悲哉!
一言以蔽之,面对功利,教科研应有的姿态是摆脱功利,淡化功利,走出功利。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把参与教科研内化为一种自我追求、自我需要、自我诉求的品质,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手段与动力,教科研的最大成果不是所谓的发表论文或获奖,而是自我的发展,当我们怀有平常的心态、具有学习的习惯、拥有研究的意识而日复一日投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时,可能所谓的功利色彩就会黯淡无光了,有了这份底气与功力,教科研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