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写具体”想到的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语言积累有限,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想象虽然充满活力,但有时又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所以很多小学生在习作上最大的不足,就是重点内容不具体。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觉得以下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一、用简单的方式构段
  
  习作总要讲究方法。有的说最先确定中心,有的说最先确定内容。其实,一旦进入到“写”的实质阶段,最先在习作者头脑中冒出来的,往往是结构问题。如果不掂量这个问题,写着写着,就会出现写不下去的情况。
  对小学生来讲,最好使用简单的构段方式。概具式可以,总分式也行,平行分布也不失为好办法。这些构段方法都简单易懂,便于掌握。省略了难度,明确了思路,能起到“未成文,胸成竹”的作用。
  
  二、用关联词引领
  
  写什么都得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想一想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接下来有什么变化,在变化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最后怎么结束的,或者,你怎么评价整个过程。这就是最简单的顺序。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确定顺序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习作“分段处理”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原本较模糊的、不易说清的习作过程,变得操作性更强。虽然好的文章应该是一气呵成的,虽然我们提倡学生应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对于初学习作的小学生来讲,“分段处理、流水加工”的方法,未免不是一种更为实际的选择。
  这么说,似乎仍然笼统。其实,按照一定顺序表达,在语言的本质上,就是用关联词来引领某一段话或某一句话。我们细读古今中外的佳作,当作者进入到真正的叙述状态时,无一不从对关联词的操作开始:“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巴金《鸟的天堂》)、“现在我才想起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史铁生《我与地坛》)。所以,我们不妨将“按一定顺序表达”这个短语干脆换成“用关联词引领本段(本句)”,这样,听起来具体,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容易。
  
  三、用人物描写丰富细节
  
  以上确定了习作过程的框架。使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一个粗略的轮廓。但要想做到写具体,最难的,还是怎样“加工”细节。就好比一幅画,勾勒出轮廓以后,着色将起着决定这幅画好坏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习作,虽然有各种体裁,但大多离不开写人(动物、事物)、记事。如:童话、寓言,看图习作,想象作文,无一不是和人物(动物、事物)、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各种写作范围当中,人物(动物、事物)的变化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确定了结构和顺序以后,只需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衬托等方面来描写人物(动物、事物),习作就会自然而然地具体生动起来。
  那么,怎样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呢?可以通过“问题——示范——练习”的模式让学生感知。
  如:写“新年联欢会”,有个学生很好的写出了那天的天气、自己的心情以及教室的布置等,但一写到新年联欢会的表演时,就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盼望的联欢会终于开始了,从头到尾每个节目都很精彩”。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上述习作方法作用的例子。老师可以抓住“精彩”两个字问:“有没有最精彩的?”然后引出 “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是……”一类的句子。这就是概具式的雏形。然后可以让学生回忆,表演者开始怎样,后来有什么变化,你还注意到什么等等,回忆后,让学生用一些词把这个过程连接起来,比如“开始、渐渐地、最后”等词。习作有了这个基本轮廓以后,就可以填充血肉了。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人物描写,如:表演者的情绪、眼神、声音、动作的变化等。这样写起来,线索清晰,内容具体。另外,老师一定要在教学之前先自己“范写”,一来能够更设身处地地了解难点,二来,必要的时候也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展示写作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个段落究竟是怎样写具体的。当然,在“范写”之后,应该再提供几个内容,让学生多做几次类似的练习来巩固这种“写具体”的方法。
  有人说,习作是很难教的。但是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难教是因为老师在讲解的时候,通常惯用概念性的语言表述,让人听后一知半解,如“按一定顺序”、“表达方法”、“突出中心”等,并没有把这些教学语言变成具体可感的话,同时示范和训练也不够。所以,只要教者自己先认真仔细地体会写作过程,然后把体会到的东西用最直观最实在的话说出来,学生的习作,自然会少走弯路,并逐渐进步。
  (作者单位:123005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呢?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目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什么,学得很被动,这样无准备的学,是不可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语文教学质量不易提高。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作文难教,对学生来讲,作文难写。这也是语文教师最苦恼的问题。  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学生一听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写的不通顺、不具体;有的说字数太多达不到要求,总之怎么也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学生平时的观察少、积累少、语言溃乏、教师训练不当等,而这此都是在学生对作文
期刊
把阅读教学改革推向新阶段,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和完全可行的。  一是语言风趣。教师用风趣的语言逗乐学生,激发他们的听课情趣和求知欲望。如:讲古诗《游园不值》,在导入时,师生对话如下:(师):如果在节假日,你兴致勃勃地去找好朋友玩,可人家门却锁着,你的心情如何?生①:扫兴。生②:没趣。生③:伤心。师(笑对第三名学生)你伤心过没有?找人家玩,没见着就伤心落泪,你的感情是不是太脆弱了?一句话
期刊
在教学中,令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的批改,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也耗费了很多精力,而教师评改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意总评和分数,很少琢磨教师圈点和眉批的良苦用心,好像批改作文只是老师的事,老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徘徊不前,收效甚微。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中学语文教师们长期探讨的话题。《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
期刊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更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和情趣,树立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期刊
一、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国家的兴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的作文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
期刊
语文教学中,难在作文。作文“老大难”,凡是教过语文的教师深有感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作文素质必须找准突破口。我认为:突破口应是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同时使学生乐于倾吐。经过多年努力,我所教的班级作文水平有明显的进步。    一、在课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丰富学生观察的内容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而学生往往不注意观察,对于这些现象,我从拓展学生的观察着手,引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越来越普及,计算机作为一种高度交互的媒体,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重要的教学技术之一。从而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直观性差等缺憾。在这里,我就作文教学与现代音像教学媒体相结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一点尝试性的探索。    一、利用音像媒体优势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
期刊
在创新写作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理想途径是开放式写作教学。    一、强化主体意识,讲究开放    “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我情”。开放式写作教学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为
期刊
在新课标语文教学实践中,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许多学生望“文”生愁,更别说是在写作中体会乐趣了。要改变这种艰难的局面,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写作,教师能恰当地处于主导地位,我们不妨调整一下教学思路,让学生们真正地以自己为主体,广大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充分地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人文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吐露心声,喜学乐学,从而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体会创作的乐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