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信阳市与其他五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测评,基于该评价结果指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应该采用“分阶段、分模式”的发展战略,即在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服务创新型模式,在发展中期阶段采用知识技术创新型模式,在发展后期阶段采用全面创新型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构建;模式;路径;信阳市
本文索引:赵俊远,宋冠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9):-171.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0(a)--05
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后,众多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构建城市发展战略中融入创新要素,使得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型,因此创新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城市在新时代获得质的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创新能力逐渐得到区域发展的重视,但是由于不同城市在发展历史、自然环境与资源基础、人口规模、科技实力等众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众多的创新城市类型。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的创新型城市模式,以信阳市为研究案例,探讨其与其他创新城市之间的差异,结合信阳市自身状况,形成信阳市不同阶段的不同创新发展路径。
1 研究综述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查尔斯·兰德里里程碑式地形成了创新型城市的理念,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框架体系[1]。霍尔以部分城市为案例进行研究指出,有创新潜质的城市大部分处于变革的社会形态中[2]。詹姆斯·西米选取欧洲五座城市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高素质人才以及发达的通讯基础设施这两个核心因素[3]。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汪点点(2015)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16个地级市为案例进行了创新型竞争力的对比研究[4]。童纪新,李菲(2015)采用AI改进模型测算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对2004—2013年上海与南京两市的创新集聚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5]。段杰,张智立,龙瑚(2016)分析了深圳自主创新领域的优势与主要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深圳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6]。刘孝斌,胡继妹,沈佳文(2016)以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州为例,通过理论溯源及实例借鉴,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7]。向丽(2018)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逻辑出发,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8]。汤丽洁,蒋旭东,王涛等(2019)以合芜蚌示范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创新型城市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创新型城市低碳发展的路径[9]。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内涵的确定是创新型城市评价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至今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同时,在创新型城市采取的发展路径中,没有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大部分研究只针对当前创新型城市的各项指标采取单一的模式,不利于城市的远景规划与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评价结果,形成信阳市近期、中期和远期创新型城市实施路径,为其他中小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2 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构建
本研究的核心是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对大部分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包含产业、知识科技、环境服务等要素的综合系统,基于此,本文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三力”模型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1 创新型城市结构
2.1.1 产业创新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其创新是驱动城市创新的原始力量,也是对城市经济贡献最大的要素之一,产业创新可以促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进行集聚,从而达到规模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2.1.2 知识科技创新
知识科技创新涵盖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层面,知识创新主要包括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及应用的过程,其贯穿于技术和产品研发全过程,是创新活动的理论架构和城市创新理论源泉,而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路径。
2.1.3 环境服务创新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创新、为民、务实、廉洁”的环境来提供支撑。服务创新对于创新系统具有过渡带和催化剂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促进城市内部各种创新活动的协同与实施。
2.2 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
结合相关分析,本研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结构的“三力”概念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在该模型中,产业创新是基础,知识与技术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首要驱动力,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够走多远,解读为“动力1”;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创新越来越成为城市创新的亮点与主要切入点,其可以视为城市创新的另一股重要驱动力,解读为“动力2”;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等保障之下,这些要素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
3 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
3.1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合适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便于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各个指标的现实位次,以便更科学合理地提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规划与发展模式。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理论依据是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信阳市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出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三个衡量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以2013年科技部发布的《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为依据,结合信阳市城市创新发展的现實状况,选取经济发展、高新产业、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7个指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17个指标作为三级评价指标,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 信阳市与其他创新型城市比较研究
3.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数学模型法和评价指标法两大类。本研究基于上述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以及SPSS软件将信阳市与国内3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省内临近2个城市进行测评比较,指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在指标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障碍因子,基于此结果指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模式战略与对策。该方法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变量,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10]。
3.2.2 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省外的上海市、成都市以及昆明市和省内的郑州市、南阳市与信阳市进行对比研究。由于上海市代表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中心城市,成都市是西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典型,昆明代表了边境具有一定活力的城市;而省内选取郑州市则是由于其为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的代表,也是河南省创新型城市的领头羊,南阳市主要考虑其与信阳临近,在面积、人口规模、城市发展历程等大致类似。本研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城市统计年鉴(2019),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原始数据库,结果见表2。
3.2.3 数据标准化
本研究数据标准化主要采用“最大—最小”法则来进行处理,公式如下:
Zi=(Xi-Xmin)/(Xmax-Xmin)
其中:Zi为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数据,Xi为某个城市评价指标原始数据,Xmin为所有参评城市某类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所有参评城市评价指标的最大值,考虑到参评城市个数较少,Xmin采用6个城市某个指标的最小值,会使得数据标准化一个为0,一个为1,不能较好地反映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层级性,在此选取Xmin为0,如表3所示。
3.2.4 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把标准化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3.2.5 测评结果
依据主成分分析中每个一级指标提取的两个主成分以及产业创新矩阵、知识技术创新矩阵和环境服务创新矩阵,计算出五个城市在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方面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3.2.6 测评结果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信阳市与其他五个测评城市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的对比情况,把表5测评结果以图示形式展示,结果如图2所示。
首先,从产业创新方面来看,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排在前列,昆明市位居中间梯队,而信阳市和南阳市位居六个城市的低端,在产业创新上信阳位居最后,与其他各个城市差距比较明显,即使与本省份的南阳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昆明市作为西部城市,其产业创新能力和郑州、成都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比同为地市的南阳市和信阳市高一点,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偏远地区城市产业发展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其次,在知识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在六个城市中表现特别突出,位居第一梯队,得分为1.67,成都和郑州位居第二梯队,且与上海的差距较大,昆明位居第三梯队,和成都与郑州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要远高于南阳和信阳,信阳和南阳的得分为负值,说明其在六个测评的城市整体中表现不理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且信阳与南阳相比也有微小差距。在研究中知识技术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这与大量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集中在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在环境服务创新指标方面,上海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领先其他城市几个数量级。信阳市虽然排名较为靠后,但是超越了同省份的南阳市,而且与省外的成都市、昆明市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与郑州市接近,这与信阳市多年“十佳宜居城市”、山水红城的优越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
4 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国外和国内主要城市创新型城市发展历程以及目前信阳市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实力以及环境服务基础条件,信阳市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模式可以采用“分阶段、分模式”的发展战略。
4.1 初期阶段——服务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应采用服务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以服务创新为主线,同时提供灵活宽松的服务政策,通过重点发展服务密集型行业以及优化城市服务体系,把信阳打造成为服务豫南、联结鄂豫皖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区域性物流集散地,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仓储基地,从而使其成为区域性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交通中心。与此同时,信阳市有关部门还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制度创新,以便引导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产业门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服务和引领,从而实现服务创新。
4.2 中期阶段——知识技术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应采用知识技术创新型发展模式。在城市服务和政策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加大知识技术软实力的投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此阶段,信阳市密集型服务业已获得较大发展并且规模与等级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加大对城市科技和知识竞争力的投入力度,逐渐引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此建立分校或分支机构,通过本地提升与外来引进双渠道模式引领区域科技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4.3 后期阶段——全面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应采取全面创新型发展模式。此阶段服务创新已完全成熟,服务业水平达到最高水平且持续稳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也相对较为完善。此时可以鼓励不同创新主体的发展,区域內各类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与服务环境创新的有机整体,使得区域内的创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不断与其他创新城市之间进行交流与融合,构成创新城市联盟。 5 結语
在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信阳市和其他五个城市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产业创新方面,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排在前列,昆明市位居中间梯队,而信阳市和南阳市位居六个城市的低端,在产业创新上信阳位居最后,与其他各个城市差距比较明显,即使与本省的南阳市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在知识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在六个城市中表现特别突出,位居第一梯队,成都和郑州位居第二梯队,且与上海的差距较大,信阳和南阳在六个测评的城市整体中表现不理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环境服务创新方面,上海市具有明显的优势。信阳市虽然排名较为靠后,但是超越了同省份的南阳市,而且与成都市、郑州市以及昆明市的差距并不大。
(2)信阳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应该采用“三阶段”“三模式”的发展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服务创新型模式,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期阶段采用知识技术创新型模式,在创新型城市发展后期阶段采用全面创新型模式。
参考文献
Landry,C.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1 st edition)[M]. London: Earth scan Publications Ltd,2002.
Hall Peter.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 London: Spon Press,2001.
汪点点.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以安徽省16地级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6):6-8.
童纪新,李菲采.创新型城市创新集聚效应比较研究——以上海、南京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9):35-39.
段杰,张智立,龙瑚.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分析及创新能力评价——以深圳为例[J].开发研究,2016(1):58-63.
刘孝斌,胡继妹,沈佳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政策建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湖州市为例[J].工业经济论坛,2016(3):263-274.
向丽.创新型城市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路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60-62.
汤丽洁,蒋旭东,王涛,等.创新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以合芜蚌示范区为例[J].环境与发展,2019(9):213-214.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 10-12.
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Innovative Cities
——Taking Xi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School of Business, Xinyang University
ZHAO Junyuan SONG Guanjie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ies, evaluat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Xinyang City and other five c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nyang innovative cities should adop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age by stage and mode by mode”, that is, the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mode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middle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later stage of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ode is adopted.
Keywords: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mode; path; Xinyang City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构建;模式;路径;信阳市
本文索引:赵俊远,宋冠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9):-171.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0(a)--05
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后,众多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构建城市发展战略中融入创新要素,使得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型,因此创新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城市在新时代获得质的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创新能力逐渐得到区域发展的重视,但是由于不同城市在发展历史、自然环境与资源基础、人口规模、科技实力等众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众多的创新城市类型。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的创新型城市模式,以信阳市为研究案例,探讨其与其他创新城市之间的差异,结合信阳市自身状况,形成信阳市不同阶段的不同创新发展路径。
1 研究综述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查尔斯·兰德里里程碑式地形成了创新型城市的理念,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框架体系[1]。霍尔以部分城市为案例进行研究指出,有创新潜质的城市大部分处于变革的社会形态中[2]。詹姆斯·西米选取欧洲五座城市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高素质人才以及发达的通讯基础设施这两个核心因素[3]。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汪点点(2015)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16个地级市为案例进行了创新型竞争力的对比研究[4]。童纪新,李菲(2015)采用AI改进模型测算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对2004—2013年上海与南京两市的创新集聚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5]。段杰,张智立,龙瑚(2016)分析了深圳自主创新领域的优势与主要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深圳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6]。刘孝斌,胡继妹,沈佳文(2016)以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州为例,通过理论溯源及实例借鉴,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7]。向丽(2018)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逻辑出发,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8]。汤丽洁,蒋旭东,王涛等(2019)以合芜蚌示范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创新型城市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创新型城市低碳发展的路径[9]。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内涵的确定是创新型城市评价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至今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同时,在创新型城市采取的发展路径中,没有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大部分研究只针对当前创新型城市的各项指标采取单一的模式,不利于城市的远景规划与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评价结果,形成信阳市近期、中期和远期创新型城市实施路径,为其他中小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2 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构建
本研究的核心是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对大部分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包含产业、知识科技、环境服务等要素的综合系统,基于此,本文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三力”模型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1 创新型城市结构
2.1.1 产业创新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其创新是驱动城市创新的原始力量,也是对城市经济贡献最大的要素之一,产业创新可以促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进行集聚,从而达到规模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2.1.2 知识科技创新
知识科技创新涵盖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层面,知识创新主要包括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及应用的过程,其贯穿于技术和产品研发全过程,是创新活动的理论架构和城市创新理论源泉,而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路径。
2.1.3 环境服务创新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创新、为民、务实、廉洁”的环境来提供支撑。服务创新对于创新系统具有过渡带和催化剂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促进城市内部各种创新活动的协同与实施。
2.2 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
结合相关分析,本研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结构的“三力”概念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在该模型中,产业创新是基础,知识与技术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首要驱动力,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够走多远,解读为“动力1”;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创新越来越成为城市创新的亮点与主要切入点,其可以视为城市创新的另一股重要驱动力,解读为“动力2”;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等保障之下,这些要素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
3 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
3.1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合适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便于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各个指标的现实位次,以便更科学合理地提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规划与发展模式。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理论依据是创新型城市结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信阳市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出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三个衡量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以2013年科技部发布的《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为依据,结合信阳市城市创新发展的现實状况,选取经济发展、高新产业、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7个指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17个指标作为三级评价指标,信阳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 信阳市与其他创新型城市比较研究
3.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数学模型法和评价指标法两大类。本研究基于上述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以及SPSS软件将信阳市与国内3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省内临近2个城市进行测评比较,指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在指标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障碍因子,基于此结果指出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模式战略与对策。该方法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变量,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10]。
3.2.2 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省外的上海市、成都市以及昆明市和省内的郑州市、南阳市与信阳市进行对比研究。由于上海市代表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中心城市,成都市是西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典型,昆明代表了边境具有一定活力的城市;而省内选取郑州市则是由于其为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的代表,也是河南省创新型城市的领头羊,南阳市主要考虑其与信阳临近,在面积、人口规模、城市发展历程等大致类似。本研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城市统计年鉴(2019),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原始数据库,结果见表2。
3.2.3 数据标准化
本研究数据标准化主要采用“最大—最小”法则来进行处理,公式如下:
Zi=(Xi-Xmin)/(Xmax-Xmin)
其中:Zi为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数据,Xi为某个城市评价指标原始数据,Xmin为所有参评城市某类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所有参评城市评价指标的最大值,考虑到参评城市个数较少,Xmin采用6个城市某个指标的最小值,会使得数据标准化一个为0,一个为1,不能较好地反映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层级性,在此选取Xmin为0,如表3所示。
3.2.4 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把标准化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3.2.5 测评结果
依据主成分分析中每个一级指标提取的两个主成分以及产业创新矩阵、知识技术创新矩阵和环境服务创新矩阵,计算出五个城市在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方面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3.2.6 测评结果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信阳市与其他五个测评城市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和环境服务创新的对比情况,把表5测评结果以图示形式展示,结果如图2所示。
首先,从产业创新方面来看,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排在前列,昆明市位居中间梯队,而信阳市和南阳市位居六个城市的低端,在产业创新上信阳位居最后,与其他各个城市差距比较明显,即使与本省份的南阳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昆明市作为西部城市,其产业创新能力和郑州、成都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比同为地市的南阳市和信阳市高一点,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偏远地区城市产业发展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其次,在知识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在六个城市中表现特别突出,位居第一梯队,得分为1.67,成都和郑州位居第二梯队,且与上海的差距较大,昆明位居第三梯队,和成都与郑州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要远高于南阳和信阳,信阳和南阳的得分为负值,说明其在六个测评的城市整体中表现不理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且信阳与南阳相比也有微小差距。在研究中知识技术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这与大量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集中在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在环境服务创新指标方面,上海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领先其他城市几个数量级。信阳市虽然排名较为靠后,但是超越了同省份的南阳市,而且与省外的成都市、昆明市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与郑州市接近,这与信阳市多年“十佳宜居城市”、山水红城的优越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
4 信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国外和国内主要城市创新型城市发展历程以及目前信阳市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实力以及环境服务基础条件,信阳市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模式可以采用“分阶段、分模式”的发展战略。
4.1 初期阶段——服务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应采用服务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以服务创新为主线,同时提供灵活宽松的服务政策,通过重点发展服务密集型行业以及优化城市服务体系,把信阳打造成为服务豫南、联结鄂豫皖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区域性物流集散地,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仓储基地,从而使其成为区域性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交通中心。与此同时,信阳市有关部门还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制度创新,以便引导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产业门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服务和引领,从而实现服务创新。
4.2 中期阶段——知识技术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应采用知识技术创新型发展模式。在城市服务和政策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加大知识技术软实力的投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此阶段,信阳市密集型服务业已获得较大发展并且规模与等级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加大对城市科技和知识竞争力的投入力度,逐渐引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此建立分校或分支机构,通过本地提升与外来引进双渠道模式引领区域科技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4.3 后期阶段——全面创新型
在该阶段,信阳市应采取全面创新型发展模式。此阶段服务创新已完全成熟,服务业水平达到最高水平且持续稳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也相对较为完善。此时可以鼓励不同创新主体的发展,区域內各类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创新、知识技术创新与服务环境创新的有机整体,使得区域内的创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不断与其他创新城市之间进行交流与融合,构成创新城市联盟。 5 結语
在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信阳市和其他五个城市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产业创新方面,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排在前列,昆明市位居中间梯队,而信阳市和南阳市位居六个城市的低端,在产业创新上信阳位居最后,与其他各个城市差距比较明显,即使与本省的南阳市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在知识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在六个城市中表现特别突出,位居第一梯队,成都和郑州位居第二梯队,且与上海的差距较大,信阳和南阳在六个测评的城市整体中表现不理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环境服务创新方面,上海市具有明显的优势。信阳市虽然排名较为靠后,但是超越了同省份的南阳市,而且与成都市、郑州市以及昆明市的差距并不大。
(2)信阳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应该采用“三阶段”“三模式”的发展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服务创新型模式,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期阶段采用知识技术创新型模式,在创新型城市发展后期阶段采用全面创新型模式。
参考文献
Landry,C.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1 st edition)[M]. London: Earth scan Publications Ltd,2002.
Hall Peter.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 London: Spon Press,2001.
汪点点.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以安徽省16地级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6):6-8.
童纪新,李菲采.创新型城市创新集聚效应比较研究——以上海、南京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9):35-39.
段杰,张智立,龙瑚.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分析及创新能力评价——以深圳为例[J].开发研究,2016(1):58-63.
刘孝斌,胡继妹,沈佳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政策建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湖州市为例[J].工业经济论坛,2016(3):263-274.
向丽.创新型城市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路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60-62.
汤丽洁,蒋旭东,王涛,等.创新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以合芜蚌示范区为例[J].环境与发展,2019(9):213-214.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 10-12.
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Innovative Cities
——Taking Xi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School of Business, Xinyang University
ZHAO Junyuan SONG Guanjie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ies, evaluat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Xinyang City and other five c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nyang innovative cities should adop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age by stage and mode by mode”, that is, the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mode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middle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later stage of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ode is adopted.
Keywords: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mode; path; Xinyang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