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有多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比例约在20%~30%。有专家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肥胖者可达3000万人以上,超重者达2.4亿人以上。此外,儿童的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1988年至1996年间,儿童肥胖人群的年增长率为9.1%,南方儿童的年增长率达17.5%。
目前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之比为8∶1,儿童超重与肥胖之比为2.1∶1,预示着我国超重与肥胖者进一步加速的增长趋势,因此关注并积极预防和控制肥胖病刻不容缓。
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导致能量的摄入多于消耗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单纯性肥胖。其可能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者与父母肥胖有关。父母中有一方肥胖,则子女出现肥胖的几率为40%~50%;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几率则升高至79%~80%;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肥胖,则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仅为10%。
2.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肥胖的关键因素,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入的热量超过自身消耗的热量。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高脂肪或高糖饮食为主的饮食结构使得人体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3.体力活动缺乏: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的减轻等,使得人体在摄入同样热量的同时,消耗热量的机会减少,从而使每日的热量摄入远远超出消耗,剩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形成肥胖。此外,若每日睡眠时间过多,热量消耗减少,也会造成肥胖。而肥胖的发生又会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不利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
4.心理健康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肥胖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人们总是时时不忘享受饱餐美食后的满足。此外,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人为了解除工作压力,排解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也会选择“吃”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
5.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以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它是维持人体生命力的最低热量需求,即维持呼吸、心跳、血液循环、体温等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热量要求。它占人体每日热量消耗的60%~70%,因此,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不容易肥胖,而基础代谢率低的人则容易肥胖。
肥胖症好发于哪些年龄的人群
1.儿童肥胖症:随着育儿方式及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已经逐年增长。儿童有两个时期最易发生肥胖,一个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肥胖会给儿童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此外,肥胖会对儿童的心理、精神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能出现精神压抑,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变得孤僻,远离集体。
2.中年肥胖症:中年人是肥胖症最好发的群体,正常情况下,在25~6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每年约增加13%,大约在45岁以后,体内的肌肉会逐渐减少,脂肪还会继续增多。中年以后,人体生理功能开始减退,代谢速度减慢,因而热量的消耗也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3.产后肥胖症:产后肥胖也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激素水平的改变,妊娠期女性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子宫、乳房等器官的增大,以及腹壁脂肪的沉积;二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在妊娠期为了让胎儿获取足够的营养,在哺乳期为了给婴儿提供足够的奶水,都会摄入大量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体力活动又明显地减少,使得热量的摄入远远超出了消耗,从而转变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的发生。
4.老年肥胖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阶段,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都发生减退,饮食不节、代谢低下、运动减少、体质减退,以及一些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老年人肥胖的发生。肥胖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
肥胖对哪些系统有危害
1.肥胖症引发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患者的血压高和高胆固醇血症都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易导致脑动脉瘤、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2.肥胖症引起肝胆病变: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剩,造成胆固醇合成增加,使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有利于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此外,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就形成了脂肪肝。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3.肥胖症导致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此外,肥胖者各组织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相对较小,因此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4.肥胖症影响呼吸功能:肥胖造成胸壁与腹腔脂肪增厚,使肺容量下降、肺活量减少,从而影响肺部正常换气的功能。因为脂肪的堆积,亦可能影响气管内纤毛的活动,使其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5.肥胖症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肥胖女性易出现内分泌失调而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症等发生,肥胖还易导致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6.肥胖症增加患癌症的几率:肥胖症患者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特别是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肠癌等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而且发生癌症后比一般人更容易转移,死亡率也更高。
7.肥胖症增加感染机会:肥胖者体态臃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肥胖的体型,易出现怕热、多汗、口腔黏液增多、下肢水肿、静脉曲张、从而使肥胖者的表皮较易受损,一旦碰到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源微生物很容易在黏液分泌物中及被感染的局部生长、繁殖。而脂肪组织又是良好的培养基,为病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之脂肪组织中血管较少,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功能受限,吞食异物的能力降低,常常加重了感染。
8.肥胖诱发关节疾病:肥胖患者体重大、下肢关节所需承受的重量较大,长期负重会导致关节老化、损伤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护心知识问答》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比例约在20%~30%。有专家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肥胖者可达3000万人以上,超重者达2.4亿人以上。此外,儿童的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1988年至1996年间,儿童肥胖人群的年增长率为9.1%,南方儿童的年增长率达17.5%。
目前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之比为8∶1,儿童超重与肥胖之比为2.1∶1,预示着我国超重与肥胖者进一步加速的增长趋势,因此关注并积极预防和控制肥胖病刻不容缓。
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导致能量的摄入多于消耗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单纯性肥胖。其可能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者与父母肥胖有关。父母中有一方肥胖,则子女出现肥胖的几率为40%~50%;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几率则升高至79%~80%;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肥胖,则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仅为10%。
2.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肥胖的关键因素,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入的热量超过自身消耗的热量。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高脂肪或高糖饮食为主的饮食结构使得人体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3.体力活动缺乏: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的减轻等,使得人体在摄入同样热量的同时,消耗热量的机会减少,从而使每日的热量摄入远远超出消耗,剩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形成肥胖。此外,若每日睡眠时间过多,热量消耗减少,也会造成肥胖。而肥胖的发生又会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不利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
4.心理健康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肥胖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人们总是时时不忘享受饱餐美食后的满足。此外,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人为了解除工作压力,排解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也会选择“吃”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
5.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以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它是维持人体生命力的最低热量需求,即维持呼吸、心跳、血液循环、体温等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热量要求。它占人体每日热量消耗的60%~70%,因此,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不容易肥胖,而基础代谢率低的人则容易肥胖。
肥胖症好发于哪些年龄的人群
1.儿童肥胖症:随着育儿方式及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已经逐年增长。儿童有两个时期最易发生肥胖,一个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肥胖会给儿童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此外,肥胖会对儿童的心理、精神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能出现精神压抑,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变得孤僻,远离集体。
2.中年肥胖症:中年人是肥胖症最好发的群体,正常情况下,在25~6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每年约增加13%,大约在45岁以后,体内的肌肉会逐渐减少,脂肪还会继续增多。中年以后,人体生理功能开始减退,代谢速度减慢,因而热量的消耗也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3.产后肥胖症:产后肥胖也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激素水平的改变,妊娠期女性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子宫、乳房等器官的增大,以及腹壁脂肪的沉积;二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在妊娠期为了让胎儿获取足够的营养,在哺乳期为了给婴儿提供足够的奶水,都会摄入大量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体力活动又明显地减少,使得热量的摄入远远超出了消耗,从而转变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的发生。
4.老年肥胖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阶段,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都发生减退,饮食不节、代谢低下、运动减少、体质减退,以及一些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老年人肥胖的发生。肥胖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
肥胖对哪些系统有危害
1.肥胖症引发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患者的血压高和高胆固醇血症都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易导致脑动脉瘤、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2.肥胖症引起肝胆病变: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剩,造成胆固醇合成增加,使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有利于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此外,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就形成了脂肪肝。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3.肥胖症导致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此外,肥胖者各组织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相对较小,因此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4.肥胖症影响呼吸功能:肥胖造成胸壁与腹腔脂肪增厚,使肺容量下降、肺活量减少,从而影响肺部正常换气的功能。因为脂肪的堆积,亦可能影响气管内纤毛的活动,使其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5.肥胖症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肥胖女性易出现内分泌失调而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症等发生,肥胖还易导致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6.肥胖症增加患癌症的几率:肥胖症患者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特别是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肠癌等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而且发生癌症后比一般人更容易转移,死亡率也更高。
7.肥胖症增加感染机会:肥胖者体态臃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肥胖的体型,易出现怕热、多汗、口腔黏液增多、下肢水肿、静脉曲张、从而使肥胖者的表皮较易受损,一旦碰到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源微生物很容易在黏液分泌物中及被感染的局部生长、繁殖。而脂肪组织又是良好的培养基,为病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之脂肪组织中血管较少,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功能受限,吞食异物的能力降低,常常加重了感染。
8.肥胖诱发关节疾病:肥胖患者体重大、下肢关节所需承受的重量较大,长期负重会导致关节老化、损伤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护心知识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