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情景式教学模式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尝试去创设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一个好的情景的引入能吸引住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景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17-02
  多年教学工作,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是高中学习中一门最基本学科,也是最枯燥的、最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中,我发现的确有一部分学生能够随着我的引导将所学内容理解并掌握应用,但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控制之中,甚至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答案都是我们设计好的。这种教学看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参与”课堂活动了,其实质是学生顺着老师的设计,顺着老师的教学思路,顺着老师的期望,进行我们心中有数的“表演”,最终是学生完成老师预定的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全新的教学理念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虽然是旧教材,依然可以老瓶装新酒,将旧教材讲出新意来。课堂中,不只是让学生表面动起来,而是要让他们心动起来。在课堂中,我定位于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好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与情感。所以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识冲突的学习情景,诱发学生质疑的猜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是数学情景?数学教学情景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为更好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情景应是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支撑,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土壤。
  我们又为什么要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教学情景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景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意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情景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
  一切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才能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自身参加数学思维活动的程度。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在课堂中就必须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思维自疑问始,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思维,更谈不到创造性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设定的问题应以某一种情境给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定的教学客观条件。如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设计疑问,布下迷局,引起学生的关注;又如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或提供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使学生面临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惊奇、困惑,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一手段揭露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人思考、探索状态。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应将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发认知冲突。好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这里的关键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找准学生的兴奋点。
  其次要增加教师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内,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心理障碍。使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他们亲切的关怀、帮助、爱护,默默地传递给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融洽的师生情感。例如,对学生们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解答,一起探究,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增进情感,用教师丰富的教学知识,对数学的热爱,追求和对数学工作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同时通过适时的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和鼓励,使他们保持积极的求知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乐于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能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象,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从事创新的、有趣的、或个人爱做的事,并会导致成功和成就。对学生而言,一个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物理有强烈兴趣,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思考他要解决的问题,他对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概括:“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對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往往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善于思考发问,能主动阅读有关书籍,知识学得活。反之,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孩子,往往不善思考发问、死记硬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不利于求知欲发展,甚至还会阻碍求知欲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和自主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另外,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在认知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仍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关键。
  而且,要创设有效的活动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形成,及方法思路的明晰,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也就是说,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各种课型,各知识块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增加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的知识承载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安排各种教学情境的主次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如何梳理数学情境资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原则。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是统一的,创设是展现的基础,展现是创设的目的.它们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果不考虑展现只是盲目的去创设,那自然会违背教育原则和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境方式。创设情境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
  过多的、缺少挑战性的生活情境问题反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一方面来自外部,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内部,即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把情境创设片面理解为情境的生活化,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使数学淡化,那将是对数学情境教学的一大误解。有些已经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完全可以看着新问题的一个情境,而不应该让情境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使情境创设僵化。
  教学实践证明,在不使用情景式数学教学的班级和使用情景式数学教学的班级中,学生在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强弱之分,自然在最终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效果的对比上,情景教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总之,情景创设要摒弃虚假、形式化,使情景创设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生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情景的创设更应注重现实性、基础性、趣味性、思考性、思想性。这样,创设的情景就不再是一束“塑料花”,看起来明艳却没有生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创设情景,数学课堂才会真实而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现象学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同属于质性研究。其区别在于理论背景不同,“经验”内涵不同,研究路径不同,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厘清二者区别,是为探寻建构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精神生命互动。  【关键词】教育现象学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经验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2-02  质性研究一经被引入教育理论界就引起了教育研究者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儿童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46例偏头痛患儿(研究组),取同期我院3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
【摘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广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必须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的形势,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及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7-02  1 引言 
【摘要】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因其道德说教的意味较浓,通常与感伤小说混为一谈,被排除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以外。本文针对家庭小说中五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研究考证,发现家庭小说之所以能够自成一派,是作家们为争取女性话语权、述说自身经历的有意之举。  【关键词】美国家庭小说;女性解放;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8
【摘要】2010年四川高考自主命题文综试卷39题(5)问,围绕某市探索城市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这一现实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描述与阐释,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运用教材关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解释该市城市化实践的价值观及作用,很好地体现了情感价值取向、知识、能力的统一,尤其注重哲学思维的考查,是高考试题中的一道好题。  【关键词】2010年四川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