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您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何时开始接触摄影?
A:我在花莲专职从事摄影创作和摄影教学工作,并开办了一家名为“拙知摄影研习班”的培训机构,教学员们如何拍摄好的艺术照片。
说起接触摄影的时间,大概是在我31岁的时候。当时,我正在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艺术摄影。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可以拍的这么美?”此后,我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我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让看似平凡的甚至是视而不见的东西,变得那么美丽?于是,我一边经商,一边搞摄影创作。要知道我之前对于摄影完全陌生,所以说在刚接触摄影的那几年,我遇到的不是麻烦,而是挫折。为什么我拍摄的照片都不能感动自己?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我拿什么去感动观众?
我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只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点点地改进,走了很多弯路。那个时候,我每天都会给洗很多照片,最多的时候,一天会冲洗30-50个胶卷,但却选不出一张好的照片。洗照片的老板都无奈地说,看你每天都洗这么多照片,要不我洗几张我的给你看看。我拒绝了,我就想知道我失败在哪里?那时,我完全不知照片太白叫做过曝,照片太黑叫做曝光不足,我甚至都不知该怎样控制快门和光圈。这个过程约有10年的时间,它让我深刻地知道,摄影是一项高超的技术,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不是谁拿起相机就能拍出作品来的。
Q:是什么原因让您喜欢上“波光弄影”这样的摄影题材?您在创作此类作品时,是怎样的心态?
A:有一天,我就想,在经商上我不能做一等一的人,那么我在摄影上是不是可以有所突破。我的摄影作品会不会让人家感动,让人家啧啧称奇“这是拍的吗?”可以拍胸脯说,“波光弄影”中的作品都是拍摄的,一切颜色都是浑然天成,绝对不是合成得,因为我本身就讨厌合成。合成影像,是看不到摄影的真谛的,那些都是电脑的功力,不是你摄影的功力。
早些年,我也拍风光和人像,但是拍到最后,我感觉到很腻。假设,今天的天气不错,你拍了一座建筑,你感觉不错。但是,明天却比今天的天气还要好,另外一位摄影师也拍来了这座建筑。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的照片一下就被比下去了。被比下去之后,任何人会有一种挫折感,“为什么我拍不过人家”。为什么呢?后来,我想,这不仅仅是个人摄影水平的原因。拍风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了哪一样都不会出好的作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作品怎样才会具有唯一性,怎样让别人看了会拍案叫绝?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一幅天然的影像,称之为“世界的背面”。这幅影像在地平线之下,与我们常人看到的地平面之上的影像相对,但它每时每刻又是变化多端的,绝不会重复。这就是水面上的波光与倒影。这让我瞬间看到了摄影路上的曙光。为了扑捉倒影,我走路时就不停地朝下看,去寻找和发现。直到某天,朋友问我,你怎么总是往下瞅?这时,我才知道这种寻找倒影的动作与眼神,已经改变了我的日常习惯和行为。在后二十年里,我深刻地领悟到,摄影无非就是扑光捉影,摄影没有光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未来。所以,我用世界的万物当题材,在“世界的背面”找对应。比如,我拍云,我不会单纯的去拍夕阳,而是拍摄云的意象。有的云像国画,浓墨重彩,有的淡笔勾勒,这些云转瞬即逝,所以它有唯一性。这些作品,都是天然的倒影。
再如,我拍摄的“争锋”系列,看着是一幅幅唯美的山峰,又似泼墨的国画,而这其实是拍摄的波浪。我拍这些照片,是在东北季风较强的冬天。当台风来袭的时候,海浪打到沙滩上,波浪进袭的时候我不拍,等着波浪退回的时候,我再拍。而这需要很好的机会,极端天气下会出很好的片子,台风来了我出门去海滩,这个过程是很危险的。
可以说,在摄影的16个门类里,80%的摄影人对风光摄影情有独钟,但你很难说谁比谁拍的更好。比如,在群体摄影活动中,尽管大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比角度比器材,但是出来的很多照片依旧具有重大的雷同性,这好比是在集体的模仿与抄袭。我对抽象摄影喜爱,因为那些影像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所以抽象摄影不会拍到相同的。
Q:波光弄影和花莲有怎样的联系?对花莲的优美景色和人文风情,您是怎样表现的?
A: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在花莲创作的。波光弄影是我对花莲优美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手法。花莲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水域清洁澄明,非常适宜艺术创作。除了波光弄影系列,我也有一些写实作品,如花莲有6个原著民族群,我都有记录。再如,拍摄花莲县连续六年蝉联五星级的县长和他夫人一起与原著民跳舞等场面,我需要拍摄写实作品,当然,这属于人文纪实类的作品。
摄影是用照片写历史,写实的影像要重视,另类的抽象艺术创作也不能忽视。所以我用这两种方式来表达花莲的美好河山与人文情怀的。
Q:您认为两岸就摄影交流来说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A: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两岸同是炎黄子孙,中华文化源流长,两岸兄弟一家亲。关起门来,大家都是自己人,应该有实时的互动。互相邀请对方来采风,甚至于对学有专长的摄影工作者要予以重视。
Q:您对当前年轻的摄影人有怎样的寄望?
A:摄影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印刷品。比如,我的每张作品只制作一幅艺术收藏品,独一无二,亲手签名用印并附有典藏证书。所以,搞艺术摄影一定不要让别人认为一次可以洗上几万张。如果那样,别人去买明信片就可以了。
对于年轻人,我想说:凝聚心酸的血泪,才能有拥抱成功的喜悦。世上没有不可能,只有不相信。教材为辅德为先,年轻人要有肚量和分享精神,此外,创作要多元,理念要深远,饮水要思源。
A:我在花莲专职从事摄影创作和摄影教学工作,并开办了一家名为“拙知摄影研习班”的培训机构,教学员们如何拍摄好的艺术照片。
说起接触摄影的时间,大概是在我31岁的时候。当时,我正在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艺术摄影。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可以拍的这么美?”此后,我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我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让看似平凡的甚至是视而不见的东西,变得那么美丽?于是,我一边经商,一边搞摄影创作。要知道我之前对于摄影完全陌生,所以说在刚接触摄影的那几年,我遇到的不是麻烦,而是挫折。为什么我拍摄的照片都不能感动自己?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我拿什么去感动观众?
我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只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点点地改进,走了很多弯路。那个时候,我每天都会给洗很多照片,最多的时候,一天会冲洗30-50个胶卷,但却选不出一张好的照片。洗照片的老板都无奈地说,看你每天都洗这么多照片,要不我洗几张我的给你看看。我拒绝了,我就想知道我失败在哪里?那时,我完全不知照片太白叫做过曝,照片太黑叫做曝光不足,我甚至都不知该怎样控制快门和光圈。这个过程约有10年的时间,它让我深刻地知道,摄影是一项高超的技术,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不是谁拿起相机就能拍出作品来的。
Q:是什么原因让您喜欢上“波光弄影”这样的摄影题材?您在创作此类作品时,是怎样的心态?
A:有一天,我就想,在经商上我不能做一等一的人,那么我在摄影上是不是可以有所突破。我的摄影作品会不会让人家感动,让人家啧啧称奇“这是拍的吗?”可以拍胸脯说,“波光弄影”中的作品都是拍摄的,一切颜色都是浑然天成,绝对不是合成得,因为我本身就讨厌合成。合成影像,是看不到摄影的真谛的,那些都是电脑的功力,不是你摄影的功力。
早些年,我也拍风光和人像,但是拍到最后,我感觉到很腻。假设,今天的天气不错,你拍了一座建筑,你感觉不错。但是,明天却比今天的天气还要好,另外一位摄影师也拍来了这座建筑。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的照片一下就被比下去了。被比下去之后,任何人会有一种挫折感,“为什么我拍不过人家”。为什么呢?后来,我想,这不仅仅是个人摄影水平的原因。拍风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了哪一样都不会出好的作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作品怎样才会具有唯一性,怎样让别人看了会拍案叫绝?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一幅天然的影像,称之为“世界的背面”。这幅影像在地平线之下,与我们常人看到的地平面之上的影像相对,但它每时每刻又是变化多端的,绝不会重复。这就是水面上的波光与倒影。这让我瞬间看到了摄影路上的曙光。为了扑捉倒影,我走路时就不停地朝下看,去寻找和发现。直到某天,朋友问我,你怎么总是往下瞅?这时,我才知道这种寻找倒影的动作与眼神,已经改变了我的日常习惯和行为。在后二十年里,我深刻地领悟到,摄影无非就是扑光捉影,摄影没有光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未来。所以,我用世界的万物当题材,在“世界的背面”找对应。比如,我拍云,我不会单纯的去拍夕阳,而是拍摄云的意象。有的云像国画,浓墨重彩,有的淡笔勾勒,这些云转瞬即逝,所以它有唯一性。这些作品,都是天然的倒影。
再如,我拍摄的“争锋”系列,看着是一幅幅唯美的山峰,又似泼墨的国画,而这其实是拍摄的波浪。我拍这些照片,是在东北季风较强的冬天。当台风来袭的时候,海浪打到沙滩上,波浪进袭的时候我不拍,等着波浪退回的时候,我再拍。而这需要很好的机会,极端天气下会出很好的片子,台风来了我出门去海滩,这个过程是很危险的。
可以说,在摄影的16个门类里,80%的摄影人对风光摄影情有独钟,但你很难说谁比谁拍的更好。比如,在群体摄影活动中,尽管大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比角度比器材,但是出来的很多照片依旧具有重大的雷同性,这好比是在集体的模仿与抄袭。我对抽象摄影喜爱,因为那些影像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所以抽象摄影不会拍到相同的。
Q:波光弄影和花莲有怎样的联系?对花莲的优美景色和人文风情,您是怎样表现的?
A: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在花莲创作的。波光弄影是我对花莲优美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手法。花莲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水域清洁澄明,非常适宜艺术创作。除了波光弄影系列,我也有一些写实作品,如花莲有6个原著民族群,我都有记录。再如,拍摄花莲县连续六年蝉联五星级的县长和他夫人一起与原著民跳舞等场面,我需要拍摄写实作品,当然,这属于人文纪实类的作品。
摄影是用照片写历史,写实的影像要重视,另类的抽象艺术创作也不能忽视。所以我用这两种方式来表达花莲的美好河山与人文情怀的。
Q:您认为两岸就摄影交流来说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A: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两岸同是炎黄子孙,中华文化源流长,两岸兄弟一家亲。关起门来,大家都是自己人,应该有实时的互动。互相邀请对方来采风,甚至于对学有专长的摄影工作者要予以重视。
Q:您对当前年轻的摄影人有怎样的寄望?
A:摄影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印刷品。比如,我的每张作品只制作一幅艺术收藏品,独一无二,亲手签名用印并附有典藏证书。所以,搞艺术摄影一定不要让别人认为一次可以洗上几万张。如果那样,别人去买明信片就可以了。
对于年轻人,我想说:凝聚心酸的血泪,才能有拥抱成功的喜悦。世上没有不可能,只有不相信。教材为辅德为先,年轻人要有肚量和分享精神,此外,创作要多元,理念要深远,饮水要思源。